分享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金色年华554 2017-04-23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原创:陆开武

公号:春风巷(ID:cfx8963)

(接上篇)

三、帝国大辩论

李陵军团全军覆没之处距离汉军边塞仅有百里,得知这一噩耗,守军驰报长安。

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心情最复杂的当属汉武帝,李陵本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悔不该同意他抗命以偏师出塞,现在死活还不知晓。当然,最好是战死,汉帝国自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太需要一个激励士气的英雄典型了。李陵鏖战沙场,为国捐躯,慷慨赴死,报效君王,既成全李氏满门忠烈的形象,又能给全国军民树立一个感动中国的典型,这是多好的题材啊。

发生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把坏事转化为好事,汉武帝深谙传播之道。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汉武帝下令召见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安排看相人观测,但未看出李陵妻母脸上有死丧之色。

就在帝国的宣传机器即将开动之时,又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砸来:李陵投降匈奴了。

该死不死,令朕情何以堪?白白辜负了对你的一番栽培。

气急败坏的汉武帝找来留任宫廷侍卫的陈步乐,一顿臭骂,你当初是怎么向我报告的,怎么最后竟然兵败投敌?

无法回答的陈步乐只好自杀。

看到老大暴跳如雷,群臣马上一边倒,跟着齐声大骂李陵贪生怕死,辱没了帝国好形象。

聒噪声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响了起来。

注意,这个声音从此将让一部书写中国历史的巨著名篇磨砺而生,熠熠生辉。

说话的人叫司马迁,汉帝国的历法官员,《史记》此时还仅仅是他心中一个正在酝酿的梦想,他要为李陵辩护:

李陵一向讲究孝道,讲究诚信,常常奋不顾身为国家赴汤蹈火,这是他长期以来的素养,有国士之风。现在遭此不幸,你们这帮只顾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家伙就在这里胡说八道,任意诋毁,老子鄙视你们。

李陵仅率五千步兵,深入敌境,与数万敌骑英勇作战,令匈奴人顾不上抢救伤员,只好召集更多部队来参战。李陵孤军深入,转战千里,箭尽道绝,士兵赤手空拳,冒着敌人白刃箭雨,殊死搏斗。能得到士兵以死力战,即便古时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被俘,然而他与敌人激战的战绩,足以光耀天下。

司马迁这番话掷地有声,也比较符合事实,但认为李陵是被俘,用了一个模糊的字眼:“身虽陷败”。

紧接着,司马迁给出了对李陵的判断:“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认为李陵之所以没有战死,杀身成仁,是假投降,日后一定会找合适机会回归大汉。

这个判断,就有点想当然了。先等一等,看李陵是否会真的脱身逃回来,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

但在气昏了头的汉武帝看来,司马迁就是在为李陵诡辩:

自己最看重的青年才俊,重点培养的明日之星,而且还是声名显赫的李广将门之后,竟然叛国投敌,真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你要是战死或者自杀,还能给国家留下一笔宣传资源,至少当初老子没看走眼。

现在,你让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放?更主要的是,这个影响太坏了,严重损害国家形象。

还有,这次统帅主力部队的李广利,自己的小舅子,打得也不好,司马迁这番话怎么有股指桑骂槐的味道?敢影射皇帝?

汉武帝越想越气,大手一挥,把司马迁拿下,割了!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受此奇耻大辱,支撑他活下来的最大动力,就是把《史记》一定要写出来。

老子的蛋没了,但老子流芳百世,光芒万丈。

四、在沉沦中挣扎

从口出狂言立下军令状到兵败投降,一切,如同一场梦魇。

从下马受降那一刻起,那个壮志凌云、桀骜不驯的青年才俊不见了,那个头顶显赫家族光环的将门之后不见了,人性的纠结与软弱,让李陵从此坠入漫漫黑夜。

史书云: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自从李陵投降之后,李氏家族身败名裂,家乡陇西昔日门下宾客皆以此为耻。

事后,汉武帝冷静下来,觉得李陵兵败主要没有得到及时救援。听说李陵残部有四百多人逃回,安排人前去迎接慰劳。此时,李陵家人都还安然无恙。

一年之后,汉武帝还是放不下这位昔日爱将,命令老将公孙敖率部深入匈奴境内寻找李陵。

公孙敖转了一圈,一无所获,回来后上奏汉武帝:“我抓到匈奴俘虏,说李陵已经死心塌地地在帮单于练兵,准备对付大汉,所以我无功而返。”

听闻此言,汉武帝勃然大怒,我对你小子已经仁至义尽,那就怪不得我了。

下旨,“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灭族,满门抄斩。

至此,陇西名门李广一族灰飞烟灭。

后来,汉朝有使者到匈奴,李陵见到后质问:“我当初带领五千步兵横行匈奴,最后因为没有援军接应而失败,我没有什么对不起汉朝,为什么还要诛灭我全家?”

使者回答道:“汉朝听说您李将军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听罢,长叹一声:“那个教匈奴练兵的李将军是李绪,并不是我李陵。”

这个李绪,原本是汉朝塞外一个都尉,匈奴来攻时投降。单于很看重这个李绪,位置还在李陵之上。

就因为与我一个姓,才让我全家被害。李陵对这个李绪恨得牙痒痒,派人找机会把李绪给刺杀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降将,都是为了苟活性命,本因同病相怜,自己才是祸及家人的原因,李陵却把责任推卸给了李绪。

听说李陵把李绪杀了,单于老妈大阏氏不干了,想要把李陵杀了。单于还挺看重李陵,急忙派人把李陵藏到了北方去,直到老妈死后,才把李陵找回。

谁说匈奴人都是野蛮人?这个叫且鞮侯的单于就很可爱,不仅看重,而且扶持李陵,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光棍汉李陵,封其为右校王。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李陵平时在自己的领地,碰到有大事商议时,才返回王庭。

匈奴的组织体系是部落联盟,单于是国王,其下为左贤王、右贤王,右校王应该就是右贤王。从这个分析看,李陵的封地在阿拉善高原以北的大片地区。

阿拉善高原,其东界贺兰山,西界北山(马鬃山),南边是河西走廊,北边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外蒙古,古籍中称之为“大幕(漠)”、“翰海”、“流沙”等等。从张掖北60公里以外的古代居延要塞出发,穿过阿拉善高原这片茫茫沙漠之后,便是李陵投降匈奴后游牧的地方。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驾崩。

汉昭帝即位,由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佐朝政。

还记得霍光是谁吗?战神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有名的美男子,头号男神,上官桀又是霍光的儿女亲家。两人都是李陵还在京城时的铁杆哥们,现在成为国家重臣,很牵挂这个叛国投敌,在遥远北方草原度日如年的兄弟。

遥望西域   李陵:叛国者传奇(二)

于是,霍光派遣李陵在陇西老家的老朋友任立政三人出使匈奴,想把李陵召回来。

任立政到了匈奴王庭,招待酒会很隆重,李陵已经“胡服椎结”,着胡服,头束发,一副匈奴人打扮。酒酣耳热之际,任立政悄悄对李陵说:“少卿(李陵字少卿),你受苦了!霍光、上官桀向你问候。”

李陵问道:“这两哥们都还好吧?”

任立政说:“他们请你回归大汉,共享荣华富贵。”

心如死灰的李陵说了六个字:“丈夫不能再辱。”

从此,与汉帝国恩断义绝的李陵沉沦在北方寒冷的漫漫长夜。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