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中医常见的28种临床脉象详解+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三分钟教你把脉+脉诊口诀

 云水禅心688 2017-04-24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中医常见的28种临床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临床脉象详解,看完人人可学!

中医常见的28种临床脉象详解,看完人人可学!

中医常见的28种临床脉象详解,看完人人可学!


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

脉法,可真不容易学,尤其是没有跟师,自学中医的人,很多都无可奈何的对脉法敬而远之,因为书中所说的浮沉尺数,甚至是二十八脉,可以说但凡认识字的都能看懂,可是看懂不等于“摸”懂……

真真的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

一把起脉了来,根本就不识得是何脉,更别说凭脉象去判断身体五脏六腑,表里上下的病症了,这可怎么办?难道脉法就不学了?

我这么说吧,我打算写这一篇章文章,就是为了让你完完全全的掌握脉法,你信吗?

别瞎想了,我都不信!凭一篇文章,就掌握脉法,那古人还费什么劲的写一大堆书留给我们研究啊

但是呢,虽然这一篇脉法内容,不可能让你完全掌握脉法,却可以让你敲开脉法之门,算是一条捷径吧,这条捷径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钥匙……

这条“钥匙”是什么呢?快关上门,认真看下去:

其实切脉呢,古人无非就是想通过我们平时把脉的地方,也就是寸口,去判断人身阴阳的盛衰,往简单了看,所谓的脉,在血管里,无非就是两种东西,一是气,二是血,一阴一阳是也,而所谓的阴阳盛衰是什么呢?

真真的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

注意看下面这两句话:

盛衰,我们这样来理解,盛者,气之盛衰,气之大小、盈余,当我们把脉时,是脉动有力的,也就是阳态之脉,如洪大,有力,长实等,这些脉证明了什么?就是阳气太过,火太旺了。

那么反过来,是脉静无力时,就是阴态之脉,如迟脉、沉脉,细脉等,这样的脉,就是阳气不足,或者说阴气太过。

那么从这两句话,你有没有悟到什么呢?

我们举个例子吧,你就知道这两句话,有多么实用了:

(举例前,先讲一下左右三部的定位,我们把脉看作真气的一气周流,左手三部为气之升,右手三部为气之降,左尺为肾,左关为肝脾,左寸为心,右寸为肺,右关为胃胆,右尺为命门)

比如一个患者,通过把脉,左右六部脉,我们先判断整体再判断局部,整体,就是左右三部的整体有力与否?如果整体来看是有力的,我们就初步往阳热太过去分析,如果整体是无力的,我们就往阳气不足去分析。

真真的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

然后再细细判断寸、关、尺三部,左手六部的脉之有力无力,比如患者整体是无力的,然后偏于右寸一个部位是比较有力而洪大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也就是说,整体无力,阳气不足,右寸有力,右寸为胃胆下降之路,这说明什么,说明患者是整体阳气不足,而胃胆之气不降,胃胆有阳火太过之证。

真真的把脉捷径 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脉法

掌握了这个脉的情况了,但好像还太模糊了,还不好用药啊,怎么办?

假如,当我们掌握了患者的脉象情况时,还不能完全得出诊断,其实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漏掉了其他辨证方法啊,比如患者的症状,舌诊,问诊,等等,把这些结合在一起……

怎么结合,最后就留给你自行领悟了,有了一个综合的脉象判断,再结合其他诊断,往这方面细细体悟一下吧!

金华佗特约作者邓远杰自述:数载前,吾因病四处寻医,几经医治,不了了,后决心自治,而邂逅于我国人医学,而后自治而愈,幸甚也,吾本学易,粗通阴阳五行,转而学医,因我国人之中医,乃合于阴阳之术,释自然万物之根源,不敢独留,妄以绵薄之力,倾吾所学,述于网络,只盼可助我国医之术发扬光大,则心感欣慰也。

三分钟教你把脉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病人的)的寸(食指)、关(中指)、尺(无名指)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从这个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

[转载]三分钟教你把脉
  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 太弱也不行  大多有脾胃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  太弱  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 了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    一般有咳嗽现象  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  太弱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类 太强  左手关脉弱的话脾胃问题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身沉困 

三分钟教你把脉 -  红杏 - 红杏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三分钟教你把脉 -  红杏 - 红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MOD}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肿瘤也常见牢脉。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脉诊口诀

老中医脉诊口诀,入门必备 !

老中医脉诊口诀,入门必备 !

老中医脉诊口诀,入门必备 !

老中医脉诊口诀,入门必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