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02字丨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左右 上周遇到一位自述痛了二十几年的腰,严重的时候起床都很困难。我帮他触诊的时候发现腹内外斜肌绷的很紧,整个下段肋骨(第五、六、七肋)被锁的死死的,肩胛骨和肋骨被困在一起了。详细问诊后得知他在发生腰痛之前是颈背痛,后来颈背不痛了,腰开始痛了。 其实在我们身体当中,一个异常的张力除了喜欢研究最近的路线把力传导出去之外,它还喜欢让这个被传递出去的张力找到一个稳固的“张力保护”,而能够为颈背的异常张力提供这样保护的结构最佳的选择就是腰腹。这个共构的建立就会导致肋骨下面的腹内外斜肌绷紧(张力增高),这个时候整个胸背和腰腹之间的最佳的受力连接状态被打破,这个时候腰部或因前面的腹内外斜肌绷紧而诱发疼痛,或因腰部肌群本身紧张性的保护收缩而痉挛诱发疼痛。 所以一般像这种腰痛如果我们让患者趴在床上逮着他的腰就是一顿的点按揉捏,虽然当时能把肌肉放松,但是患者只要做一下弯腰和后仰的动作,肌肉筋膜会马上回到原来紧张的状态,因为肋背和腰腹的异常共构并没有被真正解除,你只是通过一个外力强行的破坏了这个“张力保护”。 我们的人类的脊柱它是双凹的曲线,这个曲线就是为张力的“互相挪用”而精心设计的,我们要真正意义上去纠正与它相关的像肋骨以及相关肌肉筋膜这些软组织的时候,不是哪里歪了就啪啪两下扳正。其实只要我们把脊柱相关的骨性结构(尤其是肋骨)、以及周边的软组织给他纠正之后,有时候我们只需要给患者一个顺势的牵引力的情况下让患者深深地吸一口气,你都会清楚的听到脊椎复位的响声。 尤其是胸椎转正之后在去动肋骨会简单很多,因为肋骨会跟着胸椎的旋转而翻转,而且是带着肩胛骨一起歪斜。 在问诊中这位患者还向我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他的姓生活不是很幸福。其实像这种情况和腰腹软组织紊乱导致的冲脉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所以也叫十二经脉之海。它和我们的生殖机能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以前的宦官(太监)被阉割掉宗筋(睾丸)之后之所以不能生育,就是因为伤了冲脉所致。 做完了问诊和触诊之后我初步诊断他的根源问题在下段肋骨,所以对他的下段肋骨进行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先让患者坐位两手抱头,我们从侧方两手抱住患者下段肋骨用我们的头顶在患者腋窝下,让患者做深吸气的时候我们去从下往上翻动肋骨,直到手下感觉肋骨转顺为止,如果你手下感觉比较差,可以以患者症状减轻为判断标准。 为了大家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肋骨是如何从下往上一根一根的摊开的,下面我为大家做一个演示视频: 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让患者侧身靠在我们顶在其腋窝的头上,这样患者才能完全放松。 或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同样让患者手抱头,我们一手提着患者后背的皮肤,一手贴着患者下段肋骨,借着筋膜的滑动来转肋骨。因为筋膜的滑动系统除了可以吸受机械性刺激之外,还可以保证外感受器(皮肤受体)和本体感觉器(肌肉内和深筋膜中的受体)的自主性。所以我们身体每一次肌肉收缩都可以传播到皮肤。同样,每次皮肤的刺激也可以传到底层结构。 (浅层筋膜) 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浅层筋膜拥有对抗身体各个方向的拉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通过浅层筋膜带动肋骨的时候一定不能“生拉硬拽”的野蛮方式,而是轻柔的去带。还有就是呼吸。呼吸太重要了,因为我尝试过很多次不顾呼吸去动肋骨几乎全都失败了。 有时候甚至我们只需要把患者的体位摆到一个最放松的状态,引导他做深吸气肋骨都会被转正,去年我在成都的一个小巷子里看到有位做气功治病的师傅可以在手不接触患者的身体的情况下,通过给患者摆个他要求的体位,然后来帮患者治病。但是他只治颈肩痛,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师傅这样做之所以有效果,某种程度上还是因为他是帮患者摆好了一个对结构间滑移重组做有利的体位,然后再在这个体位的基础上通过去引导患者的呼吸,让结构间自己滑移重组。之所以只治颈肩痛是因为颈肩部最容易借着呼吸被引动,当然这位师傅的“秘方”即不是他嘴里念念有词的咒语,更不是他那手舞足蹈的架势,而是给患者的摆的体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