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罕第九】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水晶猴子 2017-04-25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释词

①《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过市,故有此言。

释义

有人说这是讲了一句大实话。其实,孔子发这样的感慨是有背景的,《史记》中有记载。卫灵公与南子坐在车上招摇过市的时候,路上那些人争相来看大美女,并不忌讳她是一个行为不检点,有很多丑闻的人。孔子跟在车后看到这样的情景,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也一样,很多大明星,绯闻不断,道德方面也不怎样,但一出来,引来一帮子人围观,红火得很。更有甚者,有些明星长久不被关注,就主动爆出点绯闻来,自己炒作一下。这种招数还屡屡奏效。

所以这句话即使有那样的背景,说的也是一句大实话,人都是好色的。好色是人的本性,告子说“食色性也”,到了清朝,焦循还在说“食色性也”。好色跟喜欢吃美食是一回事,是天生的。好德,是后天通过教育以后,才有的一种精神追求。前面说“与命与仁”,好色就是孔子说的“命”,好德就是孔子说的“仁”。好色是生而知之的,好德是学而知之的。我们没有必要掩藏人性中的某些方面,是怎样就怎样。南子名声不好,孔子也去见了,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有的说是因为南子把持了朝政,孔子想在卫国办事,不能不去见南子。有的说孔子是个大帅哥,南子要见他,孔子不得不去。其实就因为好色去见了南子,也不伤害孔子伟大的形象。这样的孔子可能更真实,更可爱。不过,既然孔子对天发誓了,我们还是相信他见南子没有邪念。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释词

①篑:土筐。

释义

功亏一篑的成语就是来自这里。譬如要堆一座山,就差最后一筐土了,你停止不干了,山没有堆成,是因为你自己停止不干了,并不是山太难堆了。又譬如平地,虽然只要那么一筐土就填平了,你去填了这一筐土,地平了,并不是因为这块地很容易平,而是因为你去填了这一筐土。这后面一句我的解法和别人的有些不同,“平地”大都理解为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覆一篑”是倒上堆山的第一筐土。

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有多难,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于你自己有没有恒心和毅力。功亏一篑,由于吾心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行千里,在吾心进而不止。成功与不成功都是由自己决定的,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努力向前走了这一步就成功了,没有坚持到最后就失败了。其实成功不成功关键就是最后一筐土,往往难也是难在最后这一筐土。所以很多事情不必老想着结果,只需要持之以恒,一直做下去,做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也就成功了。读书也是这样,不需每天想着已经读了几本书了,一直读下去,不为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很多。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的好品德。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释词

①惰:懈怠。

释义

“语之而不惰”就是听我说话从不懈怠。坚持不懈,成就了颜回。这里讲的和前面一句是同一个道理,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孔子在别的地方说,他曾经与颜回整天地说话,而颜回一声不吭,只是听着。语之而不惰,大概也是说的同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孔子为什么多次提起呢?一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好的听众,心里高兴。我给你们讲《论语》,上个学期讲,这个学期接着又讲,乐在其中,为什么,因为你们愿意听。二是因为只是听着而不感到疲劳,确实不容易。讲的人得意,讲起来不疲倦,听的人毕竟要被动一些,容易疲劳,也只有颜回能“语之而不惰”。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释词

①《集注》: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

释义

“可惜啦!”孔子对于颜渊的死很痛惜,因为他总是看到颜渊一天天地进步,从未见过他止步不前,这样的学生死了真是可惜了。颜回要是没死的话,肯定可以成大器的,名声应在曾子、子夏、子贡之上。这一章和前面两章是同一个意思,要自强不息,永不懈怠,日新其德。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释词

①秀:指禾黍吐花。

释义

苗徒壮实却不开花,花徒好看却不结果,这样的情况很多,多是因为缺乏坚忍不拔的韧性,还是因为没有恒心。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绚丽一时而已。除了自己不努力的原因,还有外在环境的原因。有两种外力残害了好苗子,一种是粗暴的直接的践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外力总是摧残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招人嫉恨,真正有才能的人让统治者很不放心。另一种外力正好与第一种相反,施肥太多,浇灌太多,长得太快了,反而经不起风吹雨打。很多人才过早吹嘘,得到太多追捧,反而最后不能够获得成功。有人考察过,那些神童最后出成果的人并不多。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释词

无闻:《译注》:无名望;《今读》:不明白道理。畏:敬畏。

释义

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有这样的历史观。很有趣的是,每一代人都说年轻一代是堕落的一代。我们那个时代大人就批评我们听流行歌曲,邓丽君、李谷一、毛阿敏,这些人的歌当时也被称为靡靡之音,大人们觉得还是革命歌曲好听。现在我们听自己的儿女唱的那些歌曲也不禁感慨,这有什么好听的?靡靡之音!孔子就不是这样的,后生可畏,年轻人肯定要胜过老一代,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年轻人是很爱护的,很开明的,很积极的态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孔子又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后生可畏,但到了四五十岁了,还没什么作为的话,那也没什么可畏的了。后面一半被很多人忽视了,其实同样重要。这一句是告诉年轻人,不要以为年轻就是资本,不努力,没恒心,也不会有出息。四十岁就要出名,五十岁是底线。孔子自己到五十岁就很有名了,当到中都宰了,接着又步步高升,当到了司寇。孔子要是再晚一点出名,是不是会把底线往后移呢?移可以移,但五十岁以后出名确实有点难了。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释词

法语: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巽与之言:顺从己意的话。巽与:顺从,附和。绎:分析。

释义

批评的话是否正确,看它是否符合法则,符合法则的一定要改。好话听了高兴,好话并不都是恶意的,听了后要加以分析,不要一高兴起来就忘乎所以,不知自己为何人。这样人才能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