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跪坐的消亡,我们丢失了什么?

 tjboyue 2017-04-25

我国古代原本是没有椅子的,也没有现代吃饭用的大圆桌,人们普遍都是跪坐着交谈、读书、吃饭、休息等。可以说,古人初始的生活起居状态就是一种平面风格——席地而坐,择地而卧,身体受力重心不离地面。但是,自从西方的椅子传入中国后,就改变了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将平面变为立体。


唐代以前的人们,在室内仍以席为主,人们的主流坐姿仍然是席地而坐。需要一提的是,席地坐也是有规矩的,必须跪坐,当时称之为正坐。跪坐就是臀部放于脚跟上,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做“长跪”,也叫“起”。成语“促膝谈心”是说两个人跪坐在地上的席子上谈话交流,越谈越亲密,不知不觉地越来越近,膝盖都碰到一起了。至于随意地盘腿而坐,古人称胡坐。同样是坐地,正坐胡坐相差很大。胡坐以卑贱不恭的臀部着地,把不洁的足部正面示人,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他人的恭敬都大打折扣。因此很长时间里,胡坐被华夏礼仪看作失礼的表现。


跪坐才是华夏古人的标准坐姿,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家居态。与跪坐相得益彰的是中国人宽大飘逸的汉服,跪坐在席上,最能体现中国文明端庄、肃穆、宁静、谦恭等礼仪风范。虽然进入隋唐后,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有文化包容力和兼容并蓄的时代,社会已经不那样强烈地排斥胡坐了,但是跪坐仍具有传统礼法的地位。不过唐朝后期,文人的地位越来越低,武夫占据了社会的统治阶层,社会风气日渐堕落,大唐迅速走向衰亡,可能与胡坐越来越流行有着巨大关系。


关键变革发生在宋朝,中国进入平民时代,市井的活跃,经济的繁荣,使椅子终于在全社会普及开来,以至上至皇家,下至平民,都坐到了椅子上生活,中国人的起居方式终于发生根本性变化——平面变成了立体”。这种改革给中国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影响了建筑风格、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心理和精神气质,让中华璀璨的文明进程走向衰落。宋朝以后,中国人的思维从此渐趋僵死、老迈、枯燥、压抑……



跪坐的消亡,使中国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跪坐作为一个文化重要的符号标志,随着椅子的舶来,慢慢消亡在中华的文明中,随之消亡的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很多优良传统。例如,朋友之间再也不可能促膝谈心了,夫妻之间也无法举案齐眉……想想看,古人跪坐在席上,双膝相依四目相对,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都离得很近,很容易坦诚相待相互交心。若是放到今天,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椅子上再促膝在一起,不但两个人自己觉得别扭,旁人看来也必觉得不伦不类。人与人原来诚挚地正面相对,变成了坐在椅子上侧身相顾,或是隔着桌子拉开了距离,坦诚、信任的品格从此渐失……


正因为在历史上摈弃了跪坐(正坐)的礼俗,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变了——端正平稳变成了歪斜不定,原本的典雅变成了渐沾市侩粗俗与慵懒散漫之气。而席居生活,实为一种大起大落的生活——坐卧得低,突然站起便显高,因为中间落差的距离很大。这种大起大落天生就是四平八稳的反义词,容易形成一种果敢、锐利和具爆发力的性格。而当中国人普遍都在高桌高椅高床上生活了以后,由于坐卧站立的距离落差小了,大起大落的感觉便没有了。奇妙的是,这时候中国人的性格也走向了四平八稳,并且用中庸来解释自己四平八稳的合理性,把古人的哲学概念也拖进庸俗的境地。


跪坐的消亡,固定了中华文化的性格特征

现在,已经有人在医学的角度上,发觉正坐对中国古人思维的影响了。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冥思苦想的时候,突然站起来走动,这时候,脑中灵光一闪……医学上的解释大意是从地上跪坐的状态突然站起,由于距离落差大,体内气血上冲,刺激脑部神经,使大脑思维功能瞬间加强,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诱发灵感的迸发。古代文人在思考、写作的时候,由于思绪翻飞,难免会围绕着案几站站坐坐(没有椅凳羁绊,站站坐坐很容易),多少哲思的火花,便在那许多次站起后的瞬间闪现。


虽不能武断地说这种站站坐坐就等于在提高智力,但古人一会儿贴着地面思考,一会儿又凌空思考,这种大落差的转换或许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体验,从而影响到思想的性格特点,以至影响、形成一个民族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心理。中国文明最大部分的智慧成果也正是产生在那个席地跪坐的时代,尤其在正坐习俗最盛的周、秦、汉、魏、晋时代,是中国人最具灵性的时代,全面固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特征。


跪坐的消亡,减弱了中国人的思维优势

纯粹的华夏哲学精神就是跪于天地之间思考,这是典型的东方思维修炼,讲究的是顿悟,是灵光的闪现,是一瞬间就使思维达到终点。与之对应的西方人思维,反倒是一种四平八稳的思维,它不讲究顿悟,不需要太灵光,重视的是过程,重视老老实实地推论,所以西方人的逻辑演绎能力强于中国人。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各有优长,由于文化背景各异,很难兼而优之,但是,要俱失之却并不难!也许是巧合,自中国人普遍地从地上站起坐到椅子上去以后,中国人的思维从此走向僵化,曾经有过先秦的深邃、魏晋的灵睿、盛唐的飞扬,而自宋以后,则渐趋僵死、老迈、枯燥、压抑。中国人一贯擅长的东方思维能力亦步亦趋地下降,只有在禅学中还得到了几许继承,而逻辑思维更是自古以来的弱项,从此以后,中华文化呈萎缩不前之势,盖因中国人的优势思维正在减弱,而劣势思维也未能增强之故。


跪坐的消亡,丢失了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

其实正坐的优处还不只如此,它真正的意义是吻合中国古人的哲学思维和对待天地的态度。坐于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而采取跪坐,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这正是华夏文明的原道精神;与之相对的是西方人凌空而起立体起居,象征着疏远自然、不敬天地,故西方人热衷改造自然。

当中国人全部习惯坐椅子的时候,这时的日本人突然又模仿起中国古人的跪坐了(朝鲜人更习惯盘腿坐,也即胡坐)。因此今天我们不要鄙夷日本人喜欢跪坐,他们是我们的学生,只不过作为老师,我们自己后来弄丢了最珍贵的坐姿。这一丢失不要紧,整个民族的阳刚之气也慢慢丢失了!所以自宋以后,中国在外族面前屡受屈辱,不复当年华夏之雄伟。



相当巧合的是,瑜伽的金刚坐姿与跪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很多年前我第一次金刚坐姿调息时,也是如坐针毡分分妙妙都是煎熬。如今在我的瑜伽课堂上,有时也会带领大家练习金刚坐,对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件痛苦的事。然而,当你知道跪坐有如此之多的益处时,会不会学着与疼痛共处,去聆听身体的声音呢?


跪坐减少驼背及脊柱病变的发生

跪坐对整个脊椎的生长发育和保养都是最佳的坐姿。《黄帝内经》上说:粗守形,上守神!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持形体端正。人的脊柱就像汽车的大梁,汽车大梁上放着发动机、水箱、变速箱等,大梁下再安上轮子,汽车就可以跑了;人的脊柱上也挂着人的五脏六腑,人的手和脚也象汽车轮子一样,支撑点在脊柱上,这样人就可以正常运动。大家知道买二手汽车,不能买出过事故的车,出过事故的车,车的大梁会有变形,大梁变形汽车的油耗就会增加,整体汽车的损耗也会增加。人的脊柱也一样,如果出现小关节错位或脊柱侧弯,就会导致五脏六腑不能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会影响相关脏腑的气血运行,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患者脏腑的病变。


跪坐很好地保护了我们的膝骨

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9亿骨性关节炎患者,4O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而6O-75岁人群的发病率高于5O%,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O%。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关节疾病,将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引起中老年人群致残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跪坐恰恰能保护我们的膝骨,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跪坐降低男性阳痿的发生

现代医学告戒我们,长时期坐着对身体不利,尤其不利于男性健康。因为男性的生殖器不适宜长时间受到来自下方的托力,久而久之将损伤男性功能,如果还是长时间坐在柔软的坐具如沙发,则情况更糟。甚至有过这样的极端例子见诸新闻:某青年因为痴迷上网,长时间风败俗。因为坐椅子把睾丸坐坏死的男子毕竟很少,但这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长时间坐椅对男性生殖健康客观上存在威胁性。研究表明,常年坐在办公室的男性,阳痿的发生率比其他职业男性高出几倍。所以现代医学建议白领男性,为了自身健康,不要在椅凳上坐得太久,隔一段时间就要起身活动。


跪坐可以产生一股刚毅正大之气

采取跪坐的姿势读书、听课、冥想,你可以感觉到身上仿佛在酝酿着一股刚毅正大之气。这种大气,与那种大大咧咧、靠在椅子上的慵懒散漫之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人可能觉得跪坐的样子刻板,岂知那正是一种刚性的符号,那端端正正一动不动的姿势,其实内含着一股爆发力!中国人性格最果敢刚健的时代,也正是那个普遍着的时代。在很长的岁月里,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地,以这种刚直、恭敬、典雅的姿态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先秦人就是这样面对面跪坐着产生了丰富的哲学理论,汉唐人就是这样跪坐着傲视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