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北方HOT论坛]王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houhuiys 2017-04-29

  由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承办的第九届北方“HOT”论坛于4月14日-1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北大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就如何克服乳腺癌内分泌的耐药,随后,就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内分泌治疗耐药以及卵巢功能抑制等问题接受本刊专访。

北大人民医院王殊教授


内分泌治疗敏感性

  Luminal型乳腺癌中高危人群的复发转移还是很突出的问题,目前仍然缺乏精准的预测指标,目前一些多基因预测模型正在研究中,有一些可以预测近期的复发风险,另外一些可以预测远期复发风险,目前尽管还没有公认的预后预测模型,但是临床病理方面的一些指标,例如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Her-2状态等一般的高危指标也有应用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做任何治疗都有过度和不足之嫌,所以用这样的治疗必要做到患者可耐受、预期可以从治疗中获益。受体阳性型乳腺癌都是可以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但一定是受体强阳性患者获益最明显,一些研究表明Luminal B型乳腺癌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较小,但都是一些小样本临床研究,尚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



内分泌治疗耐药

  临床上ER或PR单阳性的病例也是存在的,而且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更差,ER或PR的缺失表达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答案是肯定的,其实ER阳性PR阴性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同时还有ER阴性PR阳性的病例,临床医师可能无法将上述病例区分到哪个分子分型亚组中,而在病理上是需要严格复核的,乳腺癌的异质性很强,也有可能有这样的一群细胞存在,从目前来看,这种比例是非常低的,如果出现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指标不相符的情况,如ER、PR表达状况明显不相符、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Ki-67表达比例特别低,首先要复核病理指标的表达,之后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研究。


卵巢功能抑制

  关于卵巢功能抑制(OFS)问题,指南推荐应用于年轻、高危的乳腺癌患者,那么在临床上考虑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年龄和危险度的权重该如何把握呢?其实,年龄和危险度不能割裂开来看,因为年轻也是一种高危因素,为什么界定在年轻呢,因为SOFT和TEXT的亚组分析显示在年轻患者亚组中,三苯氧胺联合卵巢功能抑制较单用三苯氧胺有更大的获益,所以将年龄最为一个界定因素,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做化疗的病人有更长的生存获益,但化疗不能作为评判指标,因为化疗组大都具有高危因素,所以我认为,这两点都不能完全割裂开,我个人观点认为做任何治疗,必须对患者做全面的考虑,不能局限在某一点上做绝对的判断


撰稿:孙亚冬 邵营波 | 审核:王承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