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数字原住民,南方科大实验学校对学习重新设计

 惊涛拍岸849 2017-05-01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重磅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的理念转变?》,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在报告的序言中开门见山地写道:

“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迅猛变革的时代,我们都会把目光聚集在教育如何创新,如何迎接未来这一问题上。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需要用共进的思维,与未来共进、与时代共进,与国际共进,与师生共进。”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唐晓勇介绍了他们团队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元素,进行与未来共进的跨学科课程统整改革。

一起来看看这所位于以创新为城市标杆的深圳的学校如何进行教育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以下内容由搜狐教育·智见根据南方科大实验学校副校长唐晓勇演讲整理,内容有删减。

作者:唐晓勇(南方科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校长)

编辑:搜狐教育·智见

为何要构建统整项目课程?——面对数字原住民,学校需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

未来的社会主导者应该具备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数字素养、跨界交流合作等能力。当前,我们传统的课程还属于聚焦知识传授的“程序型课程”,这种课程形态主要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知识。因此,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构建了基于STEM+课程特征的“统整项目课程”,实现对学生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团队共同的观点是“构建统整项目课程,让学习与生活高度关联,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其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互联网+”、“STEM+”,同时,“阅读”成为整个课程的底层支撑。

我们课程的三个关键词:统整、项目、技术。项目课程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进行分科与跨学科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分科教学让学生变得专业,跨学科则让学生变得完整。统整是课程内容的重组,技术则作为学习的底层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在对学校课程改革时从学习工具、学习空间、学习场景、课程形态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诚然,传统的应试学习是避不开的,所以在我们进行课程设计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流程再造。从传统的线性课程到现在的统整项目课程,两种课程并行,也就是传统的基于应试的学习和创新的跨学科学习,两种学习彼此融合,并行进行。

第二,从课程开始的视角看,我主要从学科与主题两个角度进行。

第三,我们推行机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合作制。而不是一个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目前我国教师结构的现状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需要教师间彼此合作,打破传统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

第四,同时实行项目负责制,一个年级一位老师负责,目前经过两年多时间,已经培养出20多位专业的项目负责人。

学习内容的设计——学科内部横向与纵向统整,超越学科

课程超越课堂视角,让学生进行浸润式学习,不是单纯的某一节课的学习,而是一个课程更多聚焦于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在课程改革上基于学科主要是学科内部横向与纵向的统整,同时,也保持超越学科的项目统整。

目前,团队1-6年级有12个比较完整的课程。

一年级的课程是六大生态系统和世界文化。我们要相信孩子,经过实践,我们已经做了三次这样的课程,效果非常好。在课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为热带雨林、苔原、沙漠、海洋组、温带落叶林和非洲草原等六组。



















二年级做多元智能课程,这个课程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什么?让老师了解多元制,让家长用多元智能的方式看待孩子。

二年级的还有一门课程——美丽中国,这个课程正在全国直播,每周星期一、星期二上午学习,周五晚上解读。

三年级是水的世界课程。这些图有些是老师设计,有一些是学生设计的。这些课程中间都是有关联的,在介绍茶文化时,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进去。最近三年级的孩子们在研究用冷水泡茶,怎么泡?为什么这样泡?

六年级学生学习的项目“噪音污染”。

在课程中,我们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社会等科目统一起来,都是由项目负责人统筹。

学校的课程形态,首先是“大课”,全体孩子都加入进来,大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帮助孩子确定兴趣,然后是“分组学习”和“分科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用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数学老师用数学课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科学老师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带着孩子们探索、发现。

在课时安排上,每个课程大致需要12-14个课时,跨度5-6周,每周一天或半天时间进行一个课程。

学习工具的设计——“技术就像空气自然地浸润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

为什么要设计工具?在数字时代用数字工具,搭建支架,可以有助于我们解决没有工具支持下很难解决的问题。

新工具带来了什么?互动性、可视化、信息源。新工具让学习分析可视化,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整个过程,老师更多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人”和“课程”,技术就像空气,自然地浸润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凸显人的发展。

南科大实验学校在将信息化引入教与学中,推进新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中,整体推进以智能终端、无线互联等新技术运用为特征的课程改革,让新技术作为学习的沟通媒介和学习支架工具,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构建数字教学文化。

与此同时,学校开发在线课程,构建混合学习模型。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依据学科课程特点开发在线课程,建立“网络在线学堂”。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环境和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学习模型探索,创新学习模式。

但是“技术并不等于变革”,很多学校高大上的技术不少,但是学校的学习并没有发生变革,仅仅有技术,无论多么先进都无法等同于变革。

学习空间的设计——“在教室永远排排坐,再大的改革也是打折的”

在学习空间上,如果我们的孩子永远是在教室里排排坐,再好的改革也都会“打折”的。

学习的转变,人与人之间的观念要改变。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教室绝不用电子白板,桌椅随时根据课程学习进行变换。主机在哪里?线在哪里?你都找不到。

根据不同的时期,每个课堂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课桌椅随时在发生变化。

第一个是U字型,在学生表演的时候用的较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五个人合作最有效,因此六个人变成五个人。

还有wifi型,这都是根据学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在学生阅读中心则是大空间,让灯光照着书架,孩子们都觉得书太美了。“我要阅读,环境让孩子们有阅读欲望,孩子们在这里有安全感。”

学习场景的设计——与学习内容关联浸润式学习

学习场景的设计,和学习内容相关联,这样会提升学生的理解度。

比如一年级做“六大生态和世界文化”课程的探索,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等等,全部是上图这样的方式。

顶上侧面全部是色彩斑斓的油纸伞,墙上是儿童的思维导图,这是"美丽中国"课程学习。

统整项目课程关键策略是怎样的?就是整个课程以问题为导向,而问题始终伴随学生学习。项目学习制,STEM元素,数字技术支持,而阅读作为顶层支持,引领和评价整个项目。

面对未来,我们校长、教师、学生、课程、技术、管理都要发生改变,校长应该拥有开放的心态。教师的专业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需求不仅仅是传统讲的教师素养,现在的学生是与我们出生不在同一个年代,他们是数字原住民,而我们是数字移民,所以学校、教学、老师都要发生改变。

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泰戈尔·《昨天的名字》

智见介绍:搜狐教育原创账号,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孩子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