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胯

 张孟龙58 2017-05-01

 

    拳界历来就有“宁传十手拳,不传一手胯”的说法。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肯轻易传人。胯,它上连接脊柱和承担上体重量,至下关联到大腿与膝关节运动,可谓腰腿的连接枢纽,也是全身运动量最大的关节。作为武术人体运动中枢的它,要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手臂弓态力通过脊柱下传到腰胯,并形成腿弓运用到地面,然后再通过腰胯反传于稍节,所以腰胯这个大关节必须灵活有力、上下贯通。诸如:太极拳的圆裆,力由脊发,乃至丹田发力,都和胯关节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说力由足发、脊发或者腰胯发都是一码事。

    开胯,实际就是灵活腰胯和拉伸周围肌肉韧带的运动。胯就是盆骨周围相关运动以股骨头运动为主并相关键的部位,我们称为胯。胯的灵活用力可以通过两条腿向下,还可以通过脊柱到达夹脊分别至两手。因此,参与胯运动的部位就涉及很多肌肉韧带组织。我们根据这些可能参与运动的肌肉部位将胯分为——前后里外,左右两侧,接下来咱们来说说这几个胯的部位:前,是髋关节和侧腹部结合的部位(现在的斜方肌区域);后,是盆骨后沿最高点与腰肌结合部(收尾闾鼓命门就是拉伸这个部位,让这里的肌肉更好的参与运动);里,是骶骨(尾巴骨)插入盆骨那个部位;外,是大腿根股骨头与盆骨臼窝结合处(这里以灵活练习为主);左右,是盆骨和臀部结合处。单纯看,就是胯骨轴两个(腹股沟)盆骨后上沿两个,臀部后下沿两个,盆骨前上沿两个,内部还有一个尾巴骨,明白了这几个,就可以着重练习这几个部位。

    骨头不会发力,能发力的是盆骨周围的肌肉组织,让这些连接部位的肌肉群和小肌肉群更多的参与运动就是开胯。开胯主要是开发盆骨最高沿和腰肌的结合处的小肌肉群,使之运动协调灵活,参与运动。沿这个高点,向后就是腰椎第四节,也就是传说中的命门,向前连接的就是肚脐,这个部位也恰恰是过去所说的丹田区域。臀部盆骨下沿也得练习,这样才能上下协调发挥更好的作用。胯的练习关键是膝盖固定,胯能松开(拉伸),再能合住的瞬间,发力一定最大。

    先说脊柱,脊柱是条鞭子,鞭子的手柄是骶骨,是尾骨,也就是插入盆骨那部分。成年人,它基本与周围组织粘连了,并且已经退化,也就意味着只有活动盆骨才能引起尾骨的被动上传运动。盆腔内关系人的生殖系统,活动这个部位对健康有很大帮助。从外观看,脊柱相当于立在盆骨这斜山坡上了,那么降低盆骨后沿,就相当于脊柱垂直站立了,所以就产生了尾闾略收、后凸命门一说。气沉丹田,就是脊柱周围肌肉相对松沉,肋骨下腹肌肉放松,使上体重量尽量落到胯骨上似坐高凳,就出现了敛臀鼓腹,并放松臀肌肉和腰肌肉向外下方舒展,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用臀把骨盆包起来的感觉就自然出现了敛臀鼓腹。脊柱,很重要,也很脆弱, 强化腰肌是保护它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常人不注意还能扭了腰,那么武术发力这么强劲的动作对它肯定不利,所以横向的发力一定要注意要领:腰胯与肩膀是一个平面的运动,脊柱只是一个传导和支撑。都说胯是筋骨力,实际是臀部大腿乃至腰肌(后胯)的力。想达到有效的锻炼,就必须减少膝关节的运动,尽量让盆骨周围的肌肉参与运动, 那么就出现了我说的几个胯的周围角度拉伸旋转练习, 任何单一的运动效果都不好。裆圆,是胯关节的事,有的人却在膝盖上找撑劲,那就大错特错了。

    胯周围结构的固定导致了前后运动范围过小,必然导致左右运动能力强大,也就是肌肉拧转力大,这就是拧裹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内家拳讲究身体中正,但为什么有的图片却是上身向前倾斜的?我们可以利用上述部位进行自我分析思考!胯的角度很关键,像所谓的千金坠(推拉不动)、立柱顶千斤、套踝走路(一人蹲下两手抓紧你的一个脚踝,你还能自然行走,将对方带倒! )……都与调整胯的角度有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马步站立(脚尖微外撇),膝关节大于90度并固定住,尽量保持小腿垂直地面(膝盖不超过脚尖),两手掌掌心向上,小指侧放在腹股沟,大腿角度不动,上身保持自然正直不变,开始前倾,用腹股沟这个夹角夹住手掌,这时的外形好像冬天滑雪的姿势,让人在你背后抱住你使劲上提,此为千斤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