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别人物法则 包括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联系员,用现在流行的词翻译就是 PR (Public Relation)会张罗事,能摆平事的人,他们有一个称呼特别亲切「大哥」,路子广。 内行,是指在某一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而且还乐于分享。他们是某一领域的 Geek,比如,他们会将最好用的一些东西推荐给你,提升你的生活、工作品质。 推销员,很好理解,就是BD(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拓展人员。 能将这三者集一身的就是KOL意见领袖,比如罗振宇,李叫兽、李笑来等,他们发起一场活动,就能迅速得到传播。 李笑来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订阅量 148000 多,他本身是亿万富翁,教人财富自由,称得上是内行。 联系不同领域的KOL做宣传,充当联系员的角色,再加上有自己的互联网传播阵地,微博、微信、新生大学等平台,充当了内容BD的角色,让这个专栏在《得到》一骑绝尘,成为 NO.1 。 2、附着力法则 没有翅膀,个别人物法则也白搭。比如,我朋友公司是做跨境电商的,找了同道大叔投放宣传,几十万的广告费,卖出的产品才几千块。 就是在附着力上出了问题,商品烂、用户支付流程繁琐、文案不好,这些都不得而知,肯定是某方面出了问题,如果在投放前,通过MVP测试出问题,解决掉,就不会让钱打水漂。 3、环境威力法则 格拉威尔给了两个案例阐述环境威力。 第一:破窗理论,一个小恶会引发更大的恶。在环境上面,一块玻璃碎了,不及时维修,更多的玻璃就会被打碎,犯罪事件就会频发。 它的实质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我们的内心状态。可以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牛,就要和牛人在一起;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好了,你也可以造很多句的。 第二:邓巴150法则,邓巴这个人提出,要引发大规模流行,首先要发起人数在150人以内的小规模流行。 这是我觉得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一点。 先做小样本测试,小规模范围内流行开了,说明附着力这个因素解决了,传播已经插上翅膀了。这时候再根据个别人物法则投放,剩下的还是不能持久引爆一场流行。 为什么呢?讲一个罗永浩的故事。 《长谈》栏目采访罗永浩,他说每次发布会之后,有三个星期的自然传播期,过了这三个星期热度就降下来了,因为没有钱铺渠道,造成后续锤子销售量上不去。 总结下:当你想要持久引爆一场流行时,先通过150法则进行小样本测试,找出最具附着力的翅膀,然后,做好资金预算,投放不同领域的KOL,这些KOL基本上都是一次传播,如罗永浩所说,过了自然传播器热度就降下来了。 所以,要引爆大的流行,显然是:得有钱,大面积铺线下渠道。 这是格拉德威尔不会告诉我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