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的架构
(一)什么是信息
所谓信息,是传递思维想法的线路或说是通路。宇宙中充满着密密麻麻的线路,凡在宇宙内所发生的事,或是曾经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有思维能力的灵性物,其信息皆可以从线路上被接收。因此,宇宙内没有所谓的秘密,只要能将杂乱无章的线路理出头绪,便能自由地传送或接收信息。
(二)什么是信息网络
信息线路相互交织,组成信息网络。对于每一个有思维能力的灵性物来讲,自身周围的信息线路最好整理,也最容易掌握,离自身越远的信息便越难掌握。思维的传讯速度及传讯力,会随着距离增大逐渐减弱,传讯力传送到哪儿信息线路便整理到哪儿。思维传讯力关系着信息接收层级的高低,必须拥有超强的思维传讯力,才能将《九重天经》的信息传递至宇宙的每一个空间。
(三)信息网络的架构
所谓信息网络的架构,是指寻找并结合其他潜意识的思维力,将彼此的思维力结合,将信息网络无限地扩张开来。因任务及目标过于广大,非一人所能办到,强调团结一心是为了加强思维的传讯力,唯有团结一心,将大家的思维力组合起来,才能快速地将《九重天经》传送出去。经常将自己的兄弟及子弟兵放置在腹腔中,并不断默念3396815,可以将他们的心召唤前来。然后,再围成圈不断地默念3396815,与弟兄们的信息相联后,才能将大家的心相互融合在一起,信息网络才能架构得更好更快。在信息联接的时候,不应该出现不良的思维意念,更不可有过与不及等不一致的思维意念出现,更不能有憎恶他人的思维想法。这些不良的思维意念,将影响思维力传讯的稳定性及传讯的速度。当信息网络能布满全宇宙空间时,表示已经将杂乱无章的线路整理铺设好,此时,才是《九重天经》发挥其作用力的时机。
(四)共振效应的产生
思维力的传递需要靠能量来发射,腹腔是能量泉源所在,膻中是思维意识的发射及接收台,祖窍显现所有膻中接收到的信息,是信息影像台。发射、接收及显现皆需要能量协助,想象于腹腔时,能刺激推动思维意识的发射,当能量发射出去的同时,思维意识也跟随负载于能量中。因此,能量发射力会影响到思维力的传递速度及距离,思维意识则左右决定思维力的方向及目的。即使不想在腹腔,腹腔能量还是会将思维力传递出去。比如佛家的“内观法”,将欲观想的形象想在心中,并时时观照察觉形象的变化,当形象变化时,思维意识也会起相应的变化,而思维意识的变化,能改变影响周围环境,虽然观想的部位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发思维意识的变化。但相比较而言,将形象想在心中,速度慢穿透力弱,传递距离近。不如想象在腹腔中,传递力会更强,更容易激发对方的思维意识,形成共振效应。
好比射击,箭必须放在弦上并向后开弓,拉到极限时放手一搏,箭便向前发射出去。因此,向后开弓及放手一搏间,要领的拿捏及掌握,关系着射击力的远近。在放手一搏前,必须先有目标,才能准确地将箭射到目标上。向后开弓与放手一搏,是一紧一松的关系,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关系,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行为。更具体地说,是有目的的行为,但又要以平常心来看待结果及达成的时间,放手一搏有保持心情平静的意思。腹腔中的形象,在没有刻意导引的情况下,自行突破冲到膻中时,表示思维力已经成功发射出去,接下来才会有心心相印的现象。
(五)心心相印现象
所谓心心相印,是指一方能将思维力传递给另一方,并产生共振效应,思维意识在信息影像台中形成相互交流。思维力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是因为心里存有彼此,志同道合者、恋人、有亲情血脉关系者还有冤家,彼此间容易形成相互感应。因为冤家也好,恋人也罢,都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彼此,如果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则不仅有超强的感应力,彼此的思维力甚至会相互牵扯,所谓冤家路窄,越是不想看见对方,越是讨厌对方,越是容易聚头。
例如:第七十回《信息相联(之二)》中,天尊由于不愿意帮助清修地的灵性走出困境,而先行独自离开,但还是逃避不了即将面临的困境,害怕及后悔之余,突然想起陈年旧事,此时,认清自己自私自利的面目,并流下了忏悔之泪。同时他异常想念圣僧,渴望临死前能再见上圣僧一面,这时,圣僧的图像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圣僧告诉他说:“不可以放弃,勇于认错,迎接未来。”天尊会出现此幻象,关键点在于天尊在悔悟时,因过于思念想念,并且渴望见到圣僧,所以与圣僧的思维波相互联接,这是信息相联所形成的特殊现象。 当对方的影像能浮现在脑海时,便已经联上线能和对方心心相印。有许多人并未能在脑海中看见对方的影像,而具有相互感应之能力,是因为信息影像台有障碍物,无法将影像显示出来,这样信息影像台则需要清理。
(六)心电感应
所谓“心电感应”指心灵相通者,彼此间的思维幻象产生互动,当一方思维意识中出现对方的幻象时,另一方也能与之感应。“心电感应”与“心心相印”的区别在于,心心相印是前提,在心灵相通的基础上,具备特殊天缘的双方,可以产生相互的“心电感应”。 “心电感应”产生在特定对象之间,并非任意两者间都能产生,必须是心灵相通者,比如悟空与唐僧之间,因师徒缘分深厚,加上心灵相通,就容易产生“心电感应”,而长老由于与唐僧之间缺乏默契,所以需要磨合。
“心电感应”产生时,一方可能并不知道另一方所传递过来的思维意念,但自身深层思维意识知道,假以时日或者在同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例如,梦见对方或是突然想起对方等。发出思维意念者,虽然清楚自己的意念,但可能并不十分明白对方回应与否,以及是否也产生认同,这是一般的“心电感应”。如果能与自身深层思维意识中,对方的幻象产生互动及交流,便能相互传递彼此的思维及想法,拥有如此层级的“心电感应”力时,不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思维意念。例如,当唐僧受困于虎爷地界的地牢中时,悟空从心里向唐僧发出问候,而唐僧感应并回复的时候,“师父好像感应到了,师父的声音从我的心里出现。”所谓:用心挂通心相印,心中竟然也有声;千古修炼秘中秘,没有真传怎么行?
精神及情绪绷得过紧,不利于思维波的辐射,会影响彼此的相互感应力,以致于无法产生“心电感应”,甚至由于波动的频率不稳定,接收者的情绪混乱,所辐射过来的波会扰乱思维力,以致形成闷躁的现象。比如,当悟空因过于担忧唐僧的安危,而唐僧也过于恐惧之时,虽然悟空发出意念,但彼此间不仅无法顺利形成“心电感应”,而且由于受到唐僧情绪的干扰,悟空开始感觉心慌意乱。应放宽心胸,将担忧恐惧等情绪暂放一旁,保持轻松平和,便会变得较为客观,有利于接收思维力的波动,加上又有相互感应的能力,因此,收与发能达到同步效应。
念3396815三遍,有助于增强“心电感应”的产生及强度。应用3396815密码,还可以稳固波动的频率。如果一方能掌握自己的思维波动,逐渐地也能透过波动的频率来调整及改变另一端的波动频率,另一方的思维情绪也会随着波动的频率而有所调整。悟空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与唐僧取得感应,还帮助唐僧将思维波动稳定下来,唐僧“感觉有股能量扑面而来,胸口变得好舒畅,情绪也逐渐放松了”,悟空从而进一步与唐僧取得联系。
(七)掌握他人思维交流
掌握他人思维交流,需要捕捉对方思维力之波动,必须有相当的功力。而功力的高低层级决定时间的长短。思维力之波动,是思维意念辐射出去的波,波动反映发出思维意念者功力之高低及层级。功力及层级越高者,其思维力所传递出去的波动越细腻,越不易被掌握。即使被掌握,因过于细腻也不易被解开。相反功力及层次越低者,思维力所传递出去的波动越粗糙,容易被发现及掌握,破解者掌握住波时,若能将自身的思维波与之相互重叠,便是所谓的“同步效应”,同步之时自然能清楚此思维波的意念想法。如果用语言传递思维,也是先有意念活动,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只要有思维意念的活动,便有波动力。而且,通过语言所辐射出来的波动,更是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所辐射出来的波动,会形成所谓的幻听现象。如果是应用“心电感应”来交流,即便是顺风耳,也无法听取。借助3396815可以快速探测出对方的思维波动力。 请按以下二维码下载APP软件 进入首页查看更多经典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