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芜二实小:自能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成功奠基

 阡陌躬耕 2017-05-02
2017-03-06?来源:中国教育报

  “老师,这个问题还是让我来讲吧!”在山东省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学生自主登台当“小先生”已成常态,他们会用自我的理解与方式,进行自信的讲解、得体的展示。“让出”讲台的老师们,也会像学友一样当起听众,与学生共分享、同质疑。在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课堂是能苑,班级是能苑,学校是能苑,学生们个个自律、自主、自立、自强,描绘了成功人生的壮美底色。

  “我们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立足于叶老的自能教育思想,让师生重拾自信,找回教学的兴趣与源泉,夯实教书育人的思想与行动根基。”这是学校实施自能教育的根基与源泉。“自能”即自己能行,立足于“自”,着眼于“能”。“自”是指自律、自主、自立、自强,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人、主体、主角;“能”为主观能动性,有具备素质、形成能力之意。学校构建了以自律为基础、以自主为核心、以自立为根本、以自强为目标的自能教育体系,着力从道德、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让学生成为自我发展、自觉成功的人。

  教育之基在课程课程之基在管理

  课程是课改的护航线。我校以自能教育理念为统领,打造了自律、自主、自立、自强的“四自”课程。

  一是自律课程,培育习惯良好、行为优雅的学生。构建以少先队活动、规范教育、习惯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自律课程。通过开展每周一习惯、“最美学生评选”、路队建设、规范教室—示范教室—完美教室晋级评选等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二是自主课程,培育学习自主、会学善知的学生。学校先后编印了晨诵课程《清晨的一缕阳光》、午写课程《书写生命传奇》,探索编印了《语文与品德》《数学与科技》等两套校本教学指导手册。学校实行基础学科与校本学科的长、标、短三级课时制,一级是多节连排的长课,如社团活动、综合实践、主题体验式品德课等,将一周甚至几周的课时进行集中使用、集中训练,保证活动效果;一级是标准课,如传统课表上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按照一节35分钟进行授课;一级是每节15分钟的短课,如晨诵、午写特训等校本课程。三级课时制保障了各类课程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是自立课程,培育懂事明理、素质高尚的学生。学校构建了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自立课程。通过开展“一室一品”工程,严格落实社团活动管理评价方案,通过期末分级达标认证和素养评比等活动,不断推进社团活动的纵深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才的喜悦。乐高机器人、舞动梦想、德弈围棋、国粹象棋、凤鸣合唱团等多个社团活动室在全国各级各类活动中斩获佳绩。

  四是自强课程,培育学识渊博、善于创新的学生。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形成了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让学生逐步形成远大的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二是家委会拓展系列。大力实施开门办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激活家委会资源。学校引导规范各级家委会将家长资源按主题生成系列课程。防疾病、敬老、爱心、游园、种植、手工等课程已初见规模,每年家委会活动达上百次,有效地拓展了学校教育的深度。三是校际联盟拓展系列。学校与复旦大学附属小学、韩国大邱灵仙小学等国内外名校结为友好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师生游学活动。这种游学活动让学生领略到大都市教育和异国教育的风采,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受教育的宽度。

  课堂是主阵地成效是试金石

  自能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落脚到每名学生身上。课堂是主阵地,成效是试金石。

  自能驱动。我校不断优化“六自四环”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在原推进预习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下自学和小组合作”为支点,撬动课堂的转变,实现教学内容任务化、学习方式自主化。

  预案引路。我校多次邀请各级专家及教研室领导到校举行专题培训、指导,组织骨干教师编制了任务驱动式预案设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自学、合作、展示等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实现了知识的高效内化和能力的快速养成。

  培育骨干。本学年,我校大力探索实施智慧课堂教学,在原三期课改的基础上,找到课堂教学新的增长点。多名教师走出莱芜走向全国去展示我校的自能课堂。我校教师先后在全国第七届两岸同课异教小学教学精品课堂教学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示范课展示赛、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研讨会等各级赛事上获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提升,近几年来,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稳步提升,名列全区前茅,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构建大德育体系采取小切口介入

  学校围绕“自能教育”核心理念,不断探索德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构建大德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少先队—班主任—任课教师一体化的“一二三四”德育教育体系。即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德育教育主题,如感恩教育、爱国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等;树立“大德育观”和“教学德育观”两个观念;坚持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文化“三条主线”;利用好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和德育主题特色教育四个平台。

  一是进行品德改革。创建“感触—感动—感悟”的走心体验式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编印了《主题体验式德育教育手册》,让学生由课堂学德育变为生活悟道德。同时学校配套出台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点评、教师终评的行为评测方式,使学生在反复的评价中增强自觉意识,继而转变为学生的正确行为,真正实现由纸上德育到实效育德的嬗变。

  二是实施独立教育。从生活学习入手,学校家庭联手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了内务整理—卫生清洁—家庭帮手—老师助手—人际交往,从低到高每个年级一个训练主题的自理教育系列。学校通过开展“生活本领运动会”“我的事情我做主”、整理书包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自理能力的形成。

  三是落实文明监督岗。学校在全校设立42个监督岗位,每天由一个班的学生值守,重点检查、纠正校内乱跑乱喊、打闹追逐等不文明行为。同时配合每日以国学经典行为准则为“文明密码”的内化工作,让学生在管理中自省、在生活中自律,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遍地开放。

  和风细雨内化于心一草一木外美于形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独特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我校以此为切入,实现了由自能教育向自能文化的华丽转身。

  理念文化润思想。我校根据自能教育的理念,确定了“自能教育、成功人生”的校训,确立“求真求实、自主有为”的校风,“崇德博学、厚生慧导”的教风,“善思益趣、乐学致远”的学风,努力培养自律、自主、自立、自强的儒雅少年。

  环境文化沁人心。学校把自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了每一座楼、每一个走廊、每一面墙壁。先后完成了以“诚”“雅”“慧”“远”命名的楼宇、楼道文化以及书画长廊、理念壁画、完美教室、文明办公室等文化氛围创建,校园的每一处都蕴含着文化的芳香,每一处都传递自能自强的正能量。

  动态文化育内涵。除显性校园文化外,承载着自能内涵的动态文化也在逐步形成。如学校的五园建设,即自能校园、平安校园、实力校园、活力校园、幸福校园,以读书季、体育季、科技季、艺术季和毕业季为载体的校园节日建设等等,无不渗透着自能教育的理念。

  精神文化养品格。学校积极创办校刊《能苑》及校报,坚持每月校报,每季校刊,在传播自能教育理念的同时,展示师生的才华。学校在校园内外矗立多个视频播放平台,随时随处将自能理念和校园动态滚动播放,有效地浸润、熏陶了师生思想。

  为学生成长赋能,为成功人生奠基。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自能教育,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个体到合作、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师生在这样的能苑,收获着成长,收获着素养。亓睿阳、王会涛同学在CCTV5举办的围棋民间争霸省中小学比赛中获优秀小棋手称号;陈俊豪同学在CCTV14中央电视台全国少儿主持人大赛中获奖;在第16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亓瑞腾、李钰泽、韩宇辰同学荣获创意赛小学组一等奖;郑景豪、吴圣明同学在山东省少儿棋类运动会中国象棋比赛中分获幼儿组第一名、第三名,取得一二级棋士称号,填补了全市在这一项目中的空白;在全市讲故事比赛中,耿雪晴同学获冠军并被推荐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在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中,我校再获小学组团体总分之冠和道德风尚奖,其中陈咏絮两破全区小学组女子400米纪录;我校男生破全区4乘100接力纪录。学校的课题“自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重点课题,并以全市之冠的成绩顺利结题,莱芜市教科所专门在我校召开现场会推广我校的课题成果。学校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实验基地、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国家教育部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培训基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百余项荣誉。

  最是实践能致远。自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新路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航标。在深化课改的阳关大道上,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自能教育实践,必将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