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麻杏石甘汤的一点经验

 哈瓦那1 2017-05-03
 
楼主临池学书 2017-02-07 13:14:04 春节过后,又一阵呼吸道感染袭来,其表现大同小异,发热、咽痛、咳嗽、喘息、咳吐黄痰,痰粘稠,究其原因还是与春节期间作息不规律,食用过多肥甘厚味导致痰热内生,加上立春后阳气升发,内热蒸腾引起本病。麻杏石甘汤便有了用武之地,麻杏石甘汤首见于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用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生石膏半斤。其方平喘与清热共存,对发热、口渴、喘息、咳吐黄痰有较好的疗效,若恶寒、口不咳,咳吐稀白痰便不是本方的适应症。麻黄与石膏的典型配伍方证在伤寒论中多见于三方,其一,麻杏石甘汤,石膏两倍于麻黄便压制住麻黄的发汗作用,将其变为平喘清热之剂;其二,大青龙汤麻黄量大于石膏,此方便有了两种功效,一是可以发汗清热解表,用于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的大青龙汤证,二是用于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的溢饮病。其三,越婢汤中麻黄剂量小于石膏剂量的三分之一,用于治疗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可见这种剂量的配合可以起到解表、清热、解除水肿的作用。由此可见,麻黄剂量与其产生的作用息息相关,小中剂量麻黄可以解表,平喘,大剂量麻黄可以利水消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