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志龙:开餐厅产品重要还是模式重要?

 浪儿陈游 2017-05-03

你的火爆 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餐饮营销,

就找中国餐饮营销研究院!

定位 | 策划 | 方案 | 落地 | 引爆| 






这是昨天发出来的文章,由于系统出现小障碍,今天发出来了。


今天在出差,早早把文章发出来,说实话,你不了解策划这个行业,太烧脑,转速高,别人都在减肥,我在增肥,这就是人与猪的区别,开个玩笑,别当真,这是昨天做的一家开业引爆营销,排队,排队,排队,就是用中国餐饮营销研究院逆袭营销思维,火爆场面分享给您!好了,不说了,聊正事。



注意打开方式,比较费流量!





下面面是火爆场面分享!


电视台栏目专访↑







全是人头↑







火爆热闹↑









我的概念里,开店两个重要,开餐厅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模式。既然如此,产品的深刻理解就非常必要。




在写字楼旁边开餐厅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不仅仅因为生意几乎集中在中午阶段,超级忙,而且因为价格很难做起来,总体利润会偏低。道理很简单,这里的上班族中午吃饭时间非常紧张,他们首要追求是快速和填饱肚子。快,要求商家增加服务人员和厨房的生产能力,而填饱肚子这个简单要求,希望东西不花哨,满足吃饱即可,价格要求低。





在休闲娱乐的商场四楼的餐厅却相反,如果你做得快,一切从简,桌椅板凳用最简单的,盘子用最便宜的,价格也很低,谁还会去吃呢。这里的餐厅需要你的东西色香味俱全,不仅吃好,而且摆盘好看,食材和餐具也要讲究,因为这样更有层次,更有面子,而且说明自己也是讲究的人。






写字楼的快餐厅提供的是吃饭的基本属性或者核心属性-填饱肚子。因为这里的人只需填饱肚子。而商场4楼的餐厅需要的不仅仅“吃饭”填饱肚子,而是期望自己的食物更讲究,以显得自己也是个讲究的人。





为什么排队买东西的地方会有更多人的排队,因为很多消费者是没有主见的,他们认为买这个东西会让自己感觉“合群”。产品都包含两种属性,第一是产品本身的价值,第二是顾客的期望价值。





今天群里有位做冒菜的老板本来生意很好,但是后来周边竞争者多了很多,生意下滑很多,就因为大家比拼的是谁家的冒菜正宗,或者说谁家冒菜的分量大,或者谁家的冒菜配菜丰富等等,大家比来不去的是冒菜本身的属性。消费者是茫然的,既然都说自己是正宗的,那随便选一家就好了,反正都差不多。僧多粥少,每家的营业额自然就下去了。




其实很多时候,顾客的期望价值是需要商家主动引导的,今天群友给这个冒菜朋友提供了的建议很好,比如宣传自己的汤是如何熬制的,是健康的汤底,比如说明自己的牛油是哪里产的,首先不是地沟油,而且是正宗的四川某地的正宗牛油,还有人建议增加厨房的开放透明程度,让人看着吃着都放心等等,这些措施其实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期望属性。




低级品牌传名字


高级品牌传精神




也有人讲到了“工匠精神”,其实这个标签给人的联想就是产品质量好,精益求精,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东西,顿时变得高大上,你愿意掏更多的钱来购买。





去年我店里的冬季产品,为什么比前年的好卖很多?因为前年我只是把东西做出来卖而已,没有增加里面的情感因素。而去年冬天的产品是我的主题是“在这个没有暖气的南方,食物是最好的温暖,”这一句话在菜单上,标签上,产品宣传册上,还有朋友圈里都有明显,没出去一份热品,店员一定要说,“给您弄热一点吧啊”,还有就是‘趁热吃哦’。让产品有了关爱,有了温暖,让每一次出单都变得一次关爱。前年冬天的热品和去年冬天的热品价格是一样的,东西也基本相近,但是营业额却相差三倍。这也是把握了顾客期望价值的比较好的案例。




群里还提到了“一人为本”,听起来很深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买锤子手机的大多因为罗永浩,听逻辑思维的大多因为罗胖,我老婆有蛮多女粉丝,买我们家东西的顾客很多因为喜欢我老婆。因为顾客的逻辑是这样: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好不好,但是因为我相信背后做出来东西的人,也就相信东西会好。




所以,顾客的东西。其实是买了两样东西:产品的核心价值+产品的期望价值。


核心价值好理解,如何挖掘产品的期望价值呢?

第一步:知道你面对的顾客群体是谁?

第二步:他们的共同特征和需求是什么?这个很难,但是要 观察,要  了解,要洞    察。这也是做需要学到的本领。

第三步:让自己的产品主动迎合顾客的需求和额外需求。

第四步:说出来,引进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