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万历青花瓷赏析

 cxag 2017-05-03

明代万历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这一期间资本主义开端萌发,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因为宫殿和上层社会关于细瓷的追求和废弃禁海,致使瓷器产值剧增,青花瓷品种繁复,数量无穷,还呈现了专供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青花前期承继了嘉靖、隆庆朝个性,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开端运用浙江青料,器物外型也开端改动,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此个性一向影响了明末甚至清初青花瓷器的相貌。万历朝青花瓷前期承继了嘉靖、隆庆两朝个性,晚期开端运用浙江青料,器物外型也开端改动,逐步形成了自己共同的个性,并一向影响到明末甚至清初青花瓷的相貌。故国外一些专家称万历朝为我国青花瓷的“改动期”。从瓷器数量上来看,万历青花瓷产值剧增,品种繁复,还呈现了专供外销的特别装修青花瓷。如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编著的《明代青花瓷》一书中介绍的“明万历青花象首军持” (图1)。“军持”亦称“君持”、“捃稚迦”,为梵语“Kundika”的音译,是释教徒饮水和洗手用具。此件军持通高20.5公分,象首,涵义“和平有象”。小流,背部有轮盖口,直颈,腹部饱满,平底。由背究竟饰青花锦地纹,内绘留白的兔纹,象颈部饰青花璎珞纹。为典型的万历朝外销瓷。据统计,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二级以上万历瓷器共535件,其间青花瓷为286件,占总数的53%以上。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保藏万历瓷器共525件,其间青花瓷为266件,相同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流落国外和民间的青花瓷更是数目无穷,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万历期间瓷业烧造依然以青花为主,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盛况。

(1)

万历青花胎土淘炼不行精密,所以总体质地不如前朝,较粗松,制造技术也不如前朝精密。

官窑小件器物胎体精密致密,且白腻,大器稍差,釉面光润肥厚,足内施亮青釉。

民窑器胎体大多厚重,修胎不规整,琢器类有显着接痕,碗、盘类的圈足足径对比大,底足制造草率,大多为粗砂底,有显着的跳刀痕,单个的是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基地落款处常有洼陷,露胎处有火石红和铁锈斑驳。前期的釉面对比细腻、肥厚,光泽度激烈,玻璃质感极好,晚期的釉质淡薄,还常有缩釉景象。

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撇口碗的口沿有极小的凸起边,盘塌底严峻,碗、盘足内有跳刀痕和火石赤色。

万历前期依然运用回青青料,发色浓重美丽,蓝中泛紫。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回青料用竭,开端运用浙江产的浙料,因为这个期间对青花钴土矿料有了新的技术,从传统的水选到火煅,敏捷提高了青花的发色质量,使得浙料呈色翠绿幽蓝,蓝中泛灰,多有晕散,颜色颇具寂静感。

万历青花瓷不一样期间的外型

万历朝发明了一些新的器物,有筒瓶、壁瓶、莲花瓣式盘、四吉祥开光花鸟盆、高达73公分的大瓶和多棱器。首要外型有花觚,分撇口式、洗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还有带环耳、兽耳、贴兽纹等。

盒类有四方形、圆形、桃形、银锭形、双层、四层、多层式节盒、带屉式、天盖地式等。

文房用具类有笔插、笔管、笔洗、笔船、龙形笔山、调色盘、印盒水滴、烛台等。

盘类有八方形、梅花形、莲瓣形、葵花瓣形和出口外销大盘(胎体较薄,宽板沿口,器身有莲花瓣形开光,内绘花卉、杂宝等,这种外销大盘一向连续制造到清初)。

炉类有钵式炉、方形四足炉、筒式炉、鼎式炉、瓜棱炉、莲瓣炉、兽耳炉等。

罐类器形多种,口形分直口、花口、敛口,腹形有扁圆、八方形、瓜棱形,巨细、高矮各不相同,还有蟋蟀罐的外型对比多,有圆筒形、扁圆形、方形、梅花形、瓜棱形、葵花瓣形等多种。

瓶类有六棱瓶、梅瓶、蒜头瓶、筒形瓶、葫芦瓶、壁瓶。蒜头瓶比嘉靖朝时开阔,颈部较粗,圆腹,圈足,有的带兽耳。葫芦瓶小口细颈,有圆形、瓜棱形腹身,也有上圆下方形。壁瓶有葫芦形、半圆形、莲花口式、瓜棱形等外型,巨细各异。

万历官窑除多见的盘、碗、瓶之类外多制文具,大器份额也较大,如花缸、绣墩、梅瓶、花觚、地瓶、大盘等。小件器物精密,大件草率。

民窑多见各式盘、碗、杯、碟、瓶、炉、高足杯、出戟尊、提梁壶、军持、鼓凳、各式洗、烛台、方炉、笔架、笔杆、调色盒、瓷塑人像等。

雕塑类最著名的有青花吹螺人、布袋和尚、八仙、南极仙翁、真武神君、观音菩萨、文昌帝君、仕女、童子和各种佛像

万历青花器形品种繁复,大件器物数量不少,60公分以上的梅瓶、70公分以上的花觚、30公分以上的大碗等较为多见。且梅瓶形体变长,瓶颈细长,瓶口颈转机处锋芒突出,不像前期梅瓶那样无显着锋芒。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图2)。此瓶高72公分,口径10.4公分,足径19.3公分。瓶口细高,器身瘦长,瓶上有盖,宝珠纽。盖与腹面上均绘龙纹,龙身姿矫健,耀武扬威,十分威猛大气。此瓶器型巨大规整,釉面润泽,是万历青花大器的代表作。蒜头瓶也是万历期间呈现较多的一种瓶式,口及腹部的各种线条改动构成了此类瓶的多种方式。

图2

图3

壶的外型品种也许多,有的沿用前代壶式,有的在本来基础上又加以改动。特别是明代提梁壶以万历青花瓷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量为窗格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六棱提梁壶”(图3)。此壶通高22公分,六棱形,敛口,硕腹,浅圈足,弯流,高提梁,带兽钮盖。腹部画人物故事六则,肩部及底有边,各画蕉叶纹,口画勾云纹,提梁画松竹梅及回纹一道,流上画回纹及花蝶,盖面画云纹,兽钮加染青色。

万历朝花觚、香炉、盒类、罐类青花瓷的外型也相当丰厚。花觚分撇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还有带环耳、兽耳、贴兽纹等。香炉有钵式炉、鼎式炉、莲瓣炉、兽耳炉等。盒类有四方形、圆形、桃形、银锭形、双层、四层、多层式节盒、天盖地式等。罐类器形多种,口形分直口、花口、敛口,腹形有扁圆、八方形、瓜棱形,巨细、高矮各不相同,还有蟋蟀罐的外型对比多,有圆筒形、扁圆形、瓜棱形、葵花瓣形等多种。此外这一期间文房用具类也许多,有笔插、笔管、笔洗、龙形笔山、印盒水滴、烛台等。

万历青花瓷不一样期间的用料

万历前期青花瓷运用“回青”青料制作,颜色呈蓝中泛紫,浓艳清亮。以北京首都博物收藏“明万历青花莲瓣形盘”(图4)为例,此盘口径18.8公分,外型共同,构思奇妙,形如一朵怒放的莲花。口内莲瓣的凹饰双勾垂云纹,盘的平整中心书梵文,周围绘两周满意云纹,以弦纹相隔。外壁第一层莲瓣内书八个梵文,用八朵花卉为隔界,第二层莲瓣尖部绘出叶脉纹,根部空白,突出莲瓣怒放的作用,近足部堆叠花瓣。因为青花颜色蓝中闪紫,故此器为万历前期商品。莲花为释教圣物,此盘应为释教礼器。万历中期选用“回青”青料加石青,呈蓝中泛灰色,具有严肃的作用。晚期回青料用竭,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开端运用浙江产的“浙料”,俗称“浙青”。因为这个期间对青花钴土矿料有了新的技术,从传统的水选到火煅,敏捷提高了青花的发色质量,使得“浙料”呈色翠绿幽蓝,蓝中带灰,多有晕散,颜色颇具寂静感。而民窑青花瓷用“浙青”制作的青花大多呈色淡浅。

万历青花瓷胎釉的特征

前期万历青花瓷胎质除少量较为精密外,绝大多数胎质都对比粗糙厚重,露胎的胎骨有火石红和铁锈斑驳;釉面对比细腻、肥厚,光泽度激烈,玻璃质感极好。而中期釉质肥厚莹润,釉色泛青,呈乳白色或白色。晚期尽管釉层淡薄不均,还常有缩釉景象,可是器型对比丰厚,以拿手各式文房用具为特征,有笔洗、笔架、瓷砚、印盒等等,多为青色。

万历青花瓷的纹饰

万历青花立异的纹饰比别的各朝代的都多,且构图繁密、主次不清,稍显杂乱。许多器物里外满工,绘满了装修图画,甚至在一件器物上绘了不一样内容的二十几种吉祥图画。琢器类的瓶、觚等立件,构图简略的全器只用一种体裁的纹样制作,大多选用多层装修的办法,从两层三层一向多到八九层的都有,每层内容都很丰厚。但也有疏朗娟秀的,比方说在青花瓷上“透雕”,即在器型上镂空纹饰,如北京保利2010年拍卖的“明万历镂空云龙纹盖盒”(图5),倒也精巧新颖、独具匠心。此件盖盒直径21.3公分,盖心装点花蕊,盖面镂空纹孔,盒身绘潇洒灵动的云龙纹,极具神采,全体绘画具有万历期间典型的粗犷个性。纹饰虽烦琐而不乱,镂空技术的运用令层次丰厚明晰。

图5

前期万历青花的绘画技法选用相似隆庆朝的方法,线条有阴阳深浅之分;后期绘画简略马虎,笔法幼嫩。晚期有代表性的技法是青花淡描、铁线描和淡水点染,构图时用线条加极淡的青料单线或双线勾出图画的概括,线条流畅简练,再加以烘托填色,画面颇有水墨画的作用。还有一些特有的装修方法,如在白地蓝花的画面上加绘蓝地白花的纹饰,画面蓝白互映。还有在画面上预留的空白处用单线描写主题纹饰,称为“预留空白”。

图6

因为外销的需求,构图上万历青花大量选用了开光的方式来体现纹样,“锦地开光”即是万历朝青花瓷装修的一大特征。它借鉴于云锦,锦地有古钱锦、米字锦、梅花锦等,开光的方式有圆形、长方形、四方花瓣形、长方花瓣形等。如1996年我国嘉德拍卖的 “明万历青花开光人物图盖罐”(图6)。此器高40公分,鼓腹丰肩直口,底施轴落六字双圈官窑款,带有宝珠纽盖。肩饰缠枝灵芝,胫绘变形莲瓣,腹部是四面开光,内画人物图,盖上装修以折枝花卉和云纹。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所绘人物生动逼真,规划疏朗,层次明晰,是明万历期间的典型青花器物。盖上有纹一道,罐口磕一处。再如1982年出江西广昌编年墓出土的明万历外销转内销的青花瓷盘,欧洲人称“嘉橹”,日本人叫“芙蓉手”,也是典型的外销开光瓷盘。

图7

万历青花首要纹样有云龙纹、双龙纹、穿花龙纹、穿花团龙纹、龙舟纹、龙凤纹、月影梅斑纹、卷云纹、杂宝纹、蕉叶纹、缠枝杂宝纹、灵芝纹、八卦纹、进宝图等。如2011年北京诚轩拍卖的“明万历青花穿花龙纹蒜头瓶”(图7)。此器高45.5公分,自上而下分别以青花绘卷云纹、璎珞及杂宝纹、卷云纹、蕉叶纹、缠枝杂宝纹、龙穿斑纹、花叶纹,共七层纹饰。纹样繁而不乱,极富层次感。青花发色浓艳,略有晕散。胎体厚重,外型挺立,传世较为罕见。杂宝有珊瑚、海螺、十字杵、古钱、银锭、象牙、犀牛、火珠、方胜、云板等,常常运用其间八种图画则称为“八宝”或“八吉祥”,没有像前朝那样规定呆板。人物纹首要是制作婴戏、仕女、仙人、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达摩,还有戏剧插图等,另外在人物纹旁边往往还配以山石、梵文、八宝、龙纹等。纹样的特征是人物体形对比失真,画面多有道教颜色。仙翁的脑门很高,像冬瓜。小孩儿的头大,后脑勺大,和身体不成份额。具有万历青花特征的纹样还有娃娃攀斑纹、狮子穿斑纹、灵芝纹、天宫麋鹿图等。天宫麋鹿图绘于器心,是为“厚禄”之意。

万历青花瓷的款识特征

万历青花上的款识具有共同的年代个性。从字体规划到字体书写,与前代皆有不一样。一是将朝代款与吉言或斋名、王府名、干支相结合,构成一体的款识,如“大明万历年德府造”、“大明万历辛丑年造”等。二是朝代款识,改动前朝隆庆款的“造”为“制”。三是字体上改动前朝的以楷书为主,而用篆、隶、行、楷。笔法刚劲有力,正经整齐。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如北京首都博物收藏“明万历青花莲瓣形盘”盘底(图8),很少运用“万历年制”四字款。还有和别的字句合用的,如“古周贪吃,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图8

万历民窑青花上的年款有“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制”三种。除年号款外也有“福”、“禄”、“寿”,以及“福寿康宁”、“万福攸同”、“堆金积玉”、 “富有佳器”、“天禄佳器”等吉语佳句款。

款识

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很少运用“万历年制”四字款,只要和别的字句合用的,如“古周贪吃,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民窑器年号款有“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制”三种。除年号款外也有古语款、称颂款、图记款等,有“福”、“禄”、“寿”、“万福攸同”、“堆金积玉”、“玉堂佳器”、“富有佳器”、“天禄佳器”等

详细咨询请关注微信(ID:133700695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