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和糖,哪个才是高血压头号元凶?

 博览众长123 2017-05-05

原创 徐乃佳 丁香医生

血压高的人,往往会被要求少吃盐。


可是有的人每天按时吃降压药,饮食清淡,这样做几个月下来,血压却控制得不尽如人意。


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忽视了另一种白色晶体——糖。


为什么高血压不仅要少吃盐,还得少吃糖呢?


今天丁当就请来了徐乃佳医生,跟大家说说,糖和盐对高血压的影响。

游离糖,高血压的隐形推手


图片来源:123rf.com.cn


制造食品时的添加糖,确实是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红糖、冰糖、果葡糖浆,加上天然存在于蜂蜜、果汁的糖分,这些糖又被称为「游离糖」。


与米饭、面条里含有的淀粉不同,游离糖里的果糖成分,尤其是果葡糖浆,是升高血压的主谋。


过量的果糖摄入,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再加上体内的水和钠排泄减少,增加了血管里的容量,血压自然就会升高。


另一方面,糖进入身体后,还可引起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常常诱发或加重高血压,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尤其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小心,食物中的隐形糖


图片来源:123rf.com.cn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论是否有血压问题,都应该尽量少摄入游离糖。


最基本的,要将游离糖摄入量减少到摄入总能量的 10% 以内。2016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 50 g,最好控制在 25 g 以下。


然而,减少糖分摄入,并不是只要不吃糖和甜食就可以了。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各种游离糖,尤其是果葡糖浆,已在食品行业广泛应用。


游离糖,隐藏在各种饮料、面包、饼干、糖果、冰激凌之中,也潜伏在各种家常菜品比如红烧肉、番茄炒蛋、凉拌菜里。


如果高血压患者对此类食物毫无节制,控制好血压可能并非易事。


对于加工食品,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里,通常能找到食物的含糖量。比如一瓶 500 毫升的可乐,就含有 52.5 克糖,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建议的摄入范围。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养成查看食物营养成分表的习惯。在吃之前,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上「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这样,才能对自己吃进去的糖总量有所了解。


阅读更多 一张图,知道你到底吃了多少糖。


限糖同时,别忘限盐


图片来源:123rf.com.cn


对于高血压患者,注意限制另一种白色晶体——盐,也同样重要。


食盐含钠元素,钠通过影响激素分泌、血管功能、遗传基因等因素引起血压升高。


多数高血压患者,如果把食用盐的量限制在每天小于 6 克,也就是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的量,会有助于血压下降。


如果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钾和钙,还能促进体内钠的排泄。


因此,在食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含钾量偏高、含钠量偏低的低钠盐。


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每天 400~500 克,水果每天 100 克为宜。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也应尽量少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合并肾病,或服用螺内酯、贝那普利、缬沙坦等药物的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钾,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控制血压,还应注意健康生活


规律运动也能帮忙降低血压。


建议每周进行 5~7 次,每次 30 分钟的运动。


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项目均可选择,以运动时心率接近但不超过(170-年龄)次/分钟为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做到这些的同时,别忘了戒烟戒酒,保持乐观性格,减轻心理负担,纠正不良情绪。


在控制血压的路上,要从了解自己吃进去的食物开始,控制糖和盐的摄入,加上健康的生活习惯,听从医生指导,让血压安全平稳地降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