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宗族祠堂是何时兴起的?

 抹云阁 2017-05-07

徽州宗族祠堂是何时兴起的?

文 | 赵华富

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年),国子监祭酒周洪漠上疏曰:“今臣庶祠堂之制,悉本《家礼》,高、曾、祖、考四代设主,俱自西而东。考之神道向左,古无其说……宜令一品至九品止立一庙……神主则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于礼为当。”可见直到明代中期,“臣庶祠堂之制”仍是“家祠”,而不是宗族祠堂。周洪漠认为,家庙中“高、曾、祖、考四代设主,俱自西而东”,不符合古代礼法;神主位置“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于礼为当”。

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才突破了朱熹在《家礼》中制定的祠堂规制。他说:“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制,天下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诏天下臣工立家庙。”夏言的奏疏是中国古代“臣庶祠堂之制”一次重大变革。冼宝干《佛山忠义乡志》卷九《氏族》记载说:“明世宗采大学士夏言议,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吾佛诸祠亦多建自此时,敬宗收族于是焉。”


徽州宗族祠堂兴起于何时?据历史文献记载,徽州祠堂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大量出现。但是,那时徽州的祠堂大都是“家祠”。朱熹的《家礼·祠堂》和周洪漠的奏疏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徽州宗族祠堂最早出现于何时,这个问题现在尚无定论。《新安黄氏大宗谱》卷二《古林黄氏宗祠碑记》记载:早在宋朝,休宁县古林黄氏宗族就曾修建一座黄氏宗祠。《清华胡氏族谱》卷之六《家庙记》记载: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婺源县清华胡氏宗族子弟胡升,“即先人别塾改为家庙,一堂五室,中奉始祖散骑常侍,左右二昭二穆;为门三间,藏祭品子东,藏家谱于西,饰以苍黝,皆制也”。但是,这都是个别社会现象,并未形成社会风气。

《新安黄氏大宗谱》卷二记载,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歙县棠樾鲍氏宗族子弟鲍象贤说“若夫缘尊祖之心,起从宜之礼,隆报本之仁,倡归厚之义,则近世宗祠之立亦有取焉”。这是研究徽州宗族祠堂兴起时间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资料。鲍象贤所说的“近世”即明朝。据历史文献记载,明朝中期徽州宗族兴起大兴土木、建造祠堂的热潮。许多宗族祠堂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

现将徽州宗族早期建筑的祠堂列表如下(图片可点击放大):


上表共列宗族祠堂三十六座,其中明嘉靖年间建十二座,万历年间建九座。由此可以认为,徽州大建宗族祠堂之风,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文献,特别是徽州族谱记载证明,徽州宗族大兴土木,建造祠堂热潮的兴起,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进行“臣庶祠堂之制”改革的时间与步骤基本上是吻合的。




徽州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虽然,因为时代的变迁,这片土地的辉煌不比当年。但那个辉煌年代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和文化,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基因,溶入我们的血液。我和我的伙伴们,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做一点微薄的贡献,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灿烂的徽州!让更多人认识我们多彩的徽州!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稿件(后附作者简介)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huizhoufaner@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