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的学习和创作

 石河轩 2017-05-07

笔墨传经典  丹青趁年华

青华书院——未来书法家的摇篮!

成人及青少年书法班招生中... ...

暑期班火热登记中... ...

昨天谈到了隶书的艺术特征,今天我们来说说:

隶书的学习和创作

书法学习的目的在于创作,创作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寻找差距,吸取营养。就隶书的学习创作我想谈以下体会:


从何入手的问题。上面讲到隶书发展历史悠久,异彩纷呈。仅碑石就有近400种。初学者应当从何入手呢?一般来说,应先从成熟规范的东汉隶书学起,在汉隶中选择自己比较喜爱的一种范本。按照临摹的正确方法,“忘我”的学习。这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要做到对你选择的这类隶书的基本特征和笔法技巧能全面了解,熟练掌握。然后再选择与所学范本风格相近的几种隶书对照学习,加深理解,奠定学习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多从礼器、曹全、乙瑛、张迁入手。这也是汉碑中特色分明,字数较多,字口清楚的三块碑。在具备了一定隶书基础的时候,可以学习摩崖石刻,如龙门十三品中的石门颂,大开通,杨淮表等,进而学习简帛书。这就是专与博的关系,要先专精,后博取。隶书的产生与发展是先变化后规范,学习隶书要先规范后变化。孙过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整,既能平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整”。


如何选择工具。临习隶书多数使用纯羊毫,锋长短均可,但以中锋为主。长锋不好控制。羊毫容易铺开,能写出粗糙毛涩的线条,增强金石味。但羊毫弹性差,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渐掌握笔性。在运笔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收拢笔锋,调整锋面。隶书用纸一般选用生宣,或者半生宣,不宜用熟宣。生宣对墨的渗化作用明显,能够体现墨色层次。

如何进行隶书创作。隶书学习入门容易提高难。这是因为它的笔法结构章法都比较单一规整,一上手就象模象样,但多显得呆板,落入俗套。要写出趣味,写出个性却很难。隶书创作除了追求书法的一般审美要求外,重点要突出隶书的审美特征。就是前面所讲的厚重,朴拙和高古。


1、用笔。隶书用笔在前面谈到书写工具时已讲过。这里强调一个观念问题,就是隶书线条讲究金石味,粗犷美,笔画不要求光洁圆润,不能像帖学一路强调细节,笔笔精到。笔法决定线条的质感,隶书用笔要大胆铺毫,逆行涩进,中锋为主,如锥划沙。不能平直轻滑,也不要过分颤笔,养成俗气。用笔要方圆结合,方圆主要体现在起笔,转折和收笔上。还应提按结合,是线条有粗细虚实变化。


2、结体。隶书要富于变化,在结体上可从以下方面体会和学习:一是聚散。在一个字的间架构成中,要有疏密对比,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分间布白不能太过平衡均称。尤其隶书是以横划平直排列为主,若不注意空间变化,则很容易呆板。二是纵横。就是字的取势上要有纵向和横向的变化。隶书多以扁方为主,创作中应尽量打破这种固定模式,随形取势,一般情况下,左右笔画多的可横向分展,上下笔画多的可以纵向延伸。这是,也可以逆向思唯。在一个字的左右上下组合中,也要注意纵横交错,肥瘦搭配。三是大小。通常认为隶书字形大小变化不是很大,但绝不是千篇一律,创作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大反差,使整篇作品中,大小错落有致,如乱石铺阶。四是敧正。在一幅作品中,字形结构有的要端庄,有的要敧侧,端正好写,敧侧难办。注意不要横平竖直,上下不要常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不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可通过适当移位,倾斜,打破平衡,以险取势,朴拙有趣。王羲之说“夫欲书,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划耳”。这段名言是对书法结体创作审美的高度概括。大家要认真品味。


3、章法。隶书的基本章法有两种,一是横有列,竖成行,字距大于行距。一种是竖成行,横无列。第一种章法比较常见。东汉石刻多是这种形式。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纵横排列也不是绝对整齐,尤其是字的上下左右之间,不能取在一条水平线上,要有起伏波动。第二种形式取法于西汉隶书和简帛书,更加自由奔放。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隶书的特点是大气,所以,幅式上以中堂,条幅,对联为多见。字要写大,一般都在10公分以上。


4、用墨。隶书创作中墨的变化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见到的隶书碑帖都是黑底白字影印拓本,没有墨色可言。但在实际创作中,应该参入墨法,体现出干湿浓淡的变化,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现代有人使用宿墨,就是要增强这一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