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可控制开颅手术部位的感染

 海阔天空sjwk 2017-05-07


【Ref: Abdullah KG,et al. J Neurosurg. 2015 Jun 19:1-5. [Epub ahead of print]】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神经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同时也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伤口感染的费用高达三十亿美元,平均每例患者花费两万美元。既往研究发现,脊柱手术切口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安全有效地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发生,但对开颅手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是否有效尚无系统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的Kalil G. Abdullah等观察在关颅时帽状腱膜下应用万古霉素粉末对降低SSI发生率的作用,结果发表在2015年6月的《J Neurosurg》在线上。

研究共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的150例开颅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围手术期均常规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术前头皮使用洗必泰清洁消毒。关颅时,根据有无去骨瓣减压,在试验组患者颅骨表面或硬脑膜表面均匀涂抹1g万古霉素粉末(图1)。对所有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高血压、既往开颅手术史、静脉使用激素类药物、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手术时间、颅脑感染发生情况、可疑感染的培养结果和感染发生的时间等数据进行记录。其中5例患者,作者测定切口引流液和外周血中的万古霉素浓度以及血浆的pH值。


图1. 术中使用万古霉素粉末前(左图)后(右图)的照片。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既往手术史、冠心病、吸烟、激素使用、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方面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为231±107min 比191±89min,(p<0.05)。ssi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对照组则有5例发生ssi,为1.3%><0.05)。感染发生于术后10-34天内,细菌培养结果见表1。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局部引流液的万古霉素浓度为499±37ug>

表1. 术后发生SSI患者的基本情况。


作者认为,手术切口局部使用万古霉素粉末可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万古霉素的局部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浓度,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泽铭、北京天坛医院Rofi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杜倬婴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