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木】:最佳配角:甘心演绎精巧美的古凳

 信手摘 2017-05-08

檀木苑传承古典美学,缔造品质生活。作明式之灵秀流畅,造清式之奢华大气,创檀木珍品家具。



与众多明清古典家具一样,红木古凳作为我国古代家具大家族中的一员,其首要的一个功能在于,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实用性陈设品。尽管传世的红木坐凳流派不一,有宫廷和民间的京作、苏作、广作等之分,且式样繁多,但它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给人以实实在在的舒适和安逸感,而且还能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增添灵秀的色彩和气息,并与其它家具和谐地融为一体,从一个侧面共同营造了富有独特风韵的中式文化氛围。

古凳的起源

古代的“凳”字,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之事,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

古凳的造型特点:式样繁多,变化无穷

明清时期古凳的形式多样,明代主要有方、长方、圆形几种,清代又增加了梅花形、桃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海堂形等。在材质上,多选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贵重木料,并充分利用木材的自然纹理,采用榫卯技术及雕刻、线角、卷涡、凹槽等艺术加工手段,因而具有天然质朴、浑厚典雅的艺术韵味。造型上,则变化无穷,以坐凳为例,能工巧匠们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运用聪明才智,制作出了众多的式样和变体,如圆凳、方凳、四脚凳、梅花凳等等,不一而足,且其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令人不胜玩味。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杌凳

“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故杌凳被用作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有方形和长方形的,一般形式可分别为无束腰直足式和有束腰马蹄足式两大类型。无束腰直足式杌凳,腿足多用圆材或外圆内方材,四足都取“侧脚”做法,故杌凳构件看面大多作混面,起圆线。有束腰马蹄足式杌凳多数用方材,由于凳面下起“束腰”,故足底做出兜转的“马蹄”式。这是明式家具的一种典型作法。


2、坐墩


坐墩又名“绣墩”,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宋代有鼓形、覆盂形等式样。明代绣墩形体上较清代稍大,但和宋元时期的绣墩相比又相对小一些。作法是直接采用木板攒鼓的手法,做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形。两端各雕玄纹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因此又名“花鼓墩”。为提携方便,有的在腰间两面钉环,或在中间开出四个海棠式透孔。进入清代,除在造型上较明代为瘦而显秀雅外,还从圆形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六角式、八角式等多种形式。使用中并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坐墩。如蒲墩多于冬月使用,藤墩多于暑月使用,取其通风凉爽。同时,根据不同季节辅以不同软垫和刺绣精美花纹的坐套。合在一起,才是名副其实的绣墩。

3、交杌

交杌俗称“马闸”,一种可折叠的坐具,也作“马扎”。直接来自古代的胡床。它自东汉从西域传至中土后,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基本形式,由八根直木构成,长期不变。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马闸子》:“今人以皮为交床,名‘马闸子’。官长多以自随,以便于取挈也。按唐明皇作逍遥座,远行携之。如折叠椅,盖即此之权舆乎?

4、长凳

长凳中有长方和长条两种。有的长方凳长宽之比差距不大,一般统称方凳。长宽之比差距明显的多称为春凳,长度可供二人并坐,有时也可当炕桌使用。条凳坐面窄而长,可供二人并坐。一张八仙桌四面各放一条长凳是城市中店铺、茶馆中常见的使用模式。这类条凳的四腿大多做成四批八叉形,四足占地面积当是面板的两倍以上,因而显得牢固稳定。

5、圆凳

明代圆凳造型略显敦实,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均有。做法一般与方凳相似,以带束腰的占多数。无束腰圆凳都采用在腿的顶端作榫,直接承托坐面。它和方凳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凳因受角的限制,面下都用四腿,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三足,最多可达八足。一般形体较大,腿足作成弧形,牙板随腿足彭出,足端削出马蹄,名曰鼓腿彭牙。下带圆环形托泥,使其坚实牢固。

古凳的陈设:成堂配套,自成一景

中式家居环境为了强调“尊者居中”及“儒家之礼”,遵循对称均齐的布置方式。

在古代,从典型的大户人家的居室陈设格局来看,正厅中堂一般摆置一张长条案(平头、翘头或架几案),条案前置放一张四仙方桌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或者,于正中则置放一张圆桌和五只圆凳或坐墩组成一套,用来临时待客或宴饮,并以此显示落坐客人之尊贵。

凳类家具的陈设不仅仅是单调的摆设,而是增加了诸如桌椅、条案、茶几、琴几等多种家具。在成堂配套的组合形式之下,再佐以古玩、瓷器及盆景,如此陈设,秩序而对称,能够构成独特一景,营造清雅不凡的气氛,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居室陈设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