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团队的气质有多重要?你懂吗?

 李涣 2017-05-08

举个例子,之前在一家法资媒体集团供职的时候,隔壁的新媒体部门的领导很喜欢招一种类型的人。什么类型呢?他特别青睐英国海龟。原因也很简单,他自己就是个英国海龟。这种成年后相似的教育背景,会在无形中形成一个屏障,衣着打扮,谈吐举止,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就应了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可以能力平平,但你必须是和我具备相同“气质”的人。

“有气质”可以比“有能力”获得更多认同?

真的不忍心说句大实话,世上有多少贤才是被昏君耽误的?这个比方说得有点极端,不过在理。在HR之间流传这样一个定理:态度在先,能力其次。这里说“态度”,我认为还是比较粗糙的一种表述。因为“态度”无非就好或不好,就是一个百分之五十的概率,简单粗暴的划分。

把这个“态度”说得高级一点,就是我说的“气质”。

有些人啊,执着于刨根问底“为什么我明明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不领情呢”,这还真是无奈。论事,你的所作所为也许是对的,论气质,你也许就是错的。因为,你相当于成了那个“破坏队形”的人。而一个组织的基础是什么?是队形稳定啊。

说了这些,但我并不同意这是个“非黑即白”的东西。成人世界讲的是辩证,职场便是如此。

什么叫“高低”呢?先说不同气质间的高低。

这种高低在于,被动的、回避的、封闭的气质是会把一只队伍带到沟里去的,主动的、进取的、开放的气质才会滋养一个团队。

相同气质间的高低呢?

说一件事情,总有一个人反应比其他人更快,分析一样东西,总有一个人想得比其他人更深……恩,你应该明白了,就是这种感觉~这种高低可以集于一人,也可以分散在不同人身上,但这些特点本身是有关联性的。这也是度量一个人是否会获得更多成长、更多成就的基础。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如果喜欢你,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你的行为举止。如果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表现出模仿团队中的其他人,或者大家共同的气质,那么就是一种认同的表现,反之则不是。

气质管理的前提,在招人的时候就要考量。如果本来的团队属于沉闷型的,请不要以互补为由招一个特别开朗外向的,无论是招一个这样的领导或是下属,这种情况下领导来就是各种使不顺手,下属来就直接被搞抑郁了。

对于这样的,要招一个有点闷但不傻的人。闷是符合气质,不傻是能做事的前提。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晨润管理”获取更多信息以及行业动态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