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
(1760年-1849年),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还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
人物简介
日本宝历10年(1760年),北斋出生在江戸本所(现东京墨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本名叫中岛时太郎,后来改名叫铁藏,父亲是幕府的御用镜师,但是家里并不富裕。北斋拥有一个简单而幸福的童年,葛饰北斋很早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只不过不是出自父母“望子成龙”式的培养,而是出于生活所迫。少年时代他粗学过一点雕刻,正式接触艺术,是在19岁那年,这一年他进入胜川春章门下,正式开始学习绘画,立志当一名绘师。
宽政4年(1792年),老师胜川春章去世。次年,北斋由于和同事春好不和,离开了胜川画室,不久他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继承了“淋派”画师“表屋宗理”的名号,当时的作品以狂歌本为主,还画了一些美人画,代表作为《风流无尽》,这幅是他绘制的众多大首绘美人图中最重要的一幅。他笔下的美人图大多是修长的脸,微张的小口,再加上精致的笔法描绘,总能使得画面看起来妙趣横生。在北斋那里,不论是高贵的仕女,还是神秘的神话人物,或是一般的田汉村姑,都能被描绘的活灵活现。
宽政10年(1798年),他把“宗理”的名号让给门人宗二。七年后,改名为“葛饰北斋”,这一年他46岁。此后的作品日渐丰富,其画风也基本形成。北斋常称自己是五十岁才降生,可能正源于此。北斋早期所描绘的作品,主要以风俗画和美人画为主,而此时则开始逐渐转向风景画。其时,关于浮世绘中的风景画创作,北斋并不是第一人。奥村政信、歌川丰春、司马江汉等人都创作过风景画,而北斋则结合以前诸位大师的创作经验和西方的绘画技巧,为浮世绘风景画的创作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进入化政时代,由于日本民众对浮世绘的需求加大,以及创作手法和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浮世绘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而葛饰北斋也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他一生中的两个最大成就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一个是《北斋漫画》,另一个便是《富岳三十六景》。
天保初年,70岁的北斋陆续创作和发表了《富岳三十六景》共46枚,这是后来为他赢得世界性荣誉的代表作。在这些精美的作品中,以《凯风快晴》和《神奈川海浪》最为有名。对这些作品,他本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我70岁之前的作品都在浪费时间。”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部介绍日本绘画的书中看到它们,并可以读到对于这些作品的高度评价。
嘉永2年(1849年)元月,北斋抱病创作了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富士越龙》。画面上具有鲜明“北斋风格”的富士山,以及一如既往的精致笔法,表明这位老人的绘画技巧依旧是那样的娴熟。而墨色浓重显得有些阴冷的画面,可能也表达了他此时的心境,还有那条在黑云中飞升的苍龙,可能正是他自己的一生经历的化身。三个月后,葛饰北斋在位于浅草圣天町遍照院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艺术特点
北斋的绘画大胆吸收荷兰风景版画手法,同时又继承了日本名胜画的传统,他善于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结合西方手法和日本情趣创立绘画的新样式。他通过自己的眼睛,从人们生活的角度观察自然,以及与庶民生活诸相的对比,捕捉到出人意料的构图或瞬间即逝的千姿百态,给观者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丰富表情。
葛饰北斋的画追求的主题既有自然风景,也有人间生活、鬼怪世界。他将进入其见闻的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本质,作为一种“动态”来理解,以超常的机智和富有戏剧性的想象力来把握和表现这样变幻莫测的现象。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他和以美人画见长的喜多川歌麿(1753-1806)、后来的画风景画同样见长的安藤广重(1797-1858)一起,并称为浮世绘的三位大师级人物。他们为浮世绘的发展贡献良多。
葛饰北斋绘画作品赏析

《神奈川海浪》

《凯风快晴》













其他作品










更多精彩请威信搜 哲学与诗画,每天发布最新哲学、诗歌、绘画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