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拍预览】“大化天机” 齐白石的笔墨世界

 alayavijnana 2017-05-09






本次春拍,中国嘉德将为您呈现多件齐白石画作,白石老人的艺术愈老愈醇,到晚年几至化境,在不似之似中,追求笔墨的抽象与自由。其中作于“九十八岁”的《青蛙兰草》,属于白石老人最晚年的作品,意到神驰,有抽象之美,又有笔端造化之功;《游虾》为白石老人九十三岁所作墨虾,为张治中将军旧藏;《梅花蜜蜂》以春之蜜蜂相佐,印证了白石老人一贯坚持画有画趣之思想,于趣味之中所蕴含之文人格调呼之欲出。有论者认为白石老人的艺术融合了民间的质朴与文人的自由,在艺术的创造上有“天生神力”,本次春拍白石老人的多幅作品可见此中真意,诸君可仔细体味。



齐白石 行书苏轼词

立轴 水墨纸本

钤印:齐大 

题识:白石老人齐璜。 

131.5×32.5 cm


释文: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软力,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齐白石 青蛙兰草 

立轴  水墨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九十八八岁白石。

68×33.5 cm


注:作于“九十八岁”的《青蛙兰草》,如同本司2010秋季拍卖会拍品齐白石《葫芦》相似,应属于白石老人最晚年的作品。老人作图之后,书款“九十八八”,“八”字重复一次, 可见意识已经模糊,而作图所画蛙数笔而成,兰花浑然簇簇,遗形取神、无拘无束,已然到达无欲无求之自由境界。水墨通透,用笔老辣,兰叶尽管纠缠于一处,却能层次分明;兰花偃仰向背,意到神驰,有抽象之美,又有笔端造化之功。




齐白石 游虾 

镜心  水墨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九十三岁白石老人画于京华。

87×47.5 cm


鉴藏印:张治中


注:本幅白石老人九十三岁所作墨虾,为张治中将军旧藏。据张治中将军家人回忆,50年代大区撤消后,将军调回北京,郭沫若先后分两次带来齐白石画,相赠补壁。而后,将军又先后买了十几张齐白石画,其中,心爱之作便钤盖名章,以示欢喜。




齐白石 紫藤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老木

题识:璧光先生论定。齐璜画于旧都。

99.5×33.5 cm


上款:“璧光先生”即蓝璧光,四川人。其子蓝尧衢为成都行政、金融和实业巨子,曾任四川工商导报(1946 年4月28曰创刊)董事长,1947年第一届四川省国大代表。1936年齐白石访四川时受到幕多四川的名人士绅欢迎,纷纷向其求印求画,蓝璧光、蓝尧衢父子亦在其中。齐白石曾为蓝壁光、蓝尧衢父子刻印章。“蓝璧光”和“蓝尧衢印”两枚印章见于1996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八卷)第157页。




齐白石 梅花蜜蜂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齐大

题识:此花开后众花开。白石。

86×27 cm


注:白石老人画梅较多见,此树红梅颇多趣味。红梅为冬之花,以春之蜜蜂相佐,以印证了白石老人一贯坚持画有画趣之思想,而题句“此花开后众花开”,不得不使人忆起黄巢名句“此花开后百花杀”,或者元稹“此花开尽更无花”,白石老人此等炼句功夫,于趣味之中所蕴含之文人格调呼之欲出。




齐白石 仿八大小鸟 

立轴  水墨纸本 

丙子(1936年)作

钤印:白石翁

105×34 cm


题识:丙子新秋,偕石倩弟于成都市上诗婢家购得(王子立,不知为何人)八八画幅,予喜之,石倩即以赠予。予用雪个法画此酬之。兄白石璜并记。


上款:“石倩弟”为姚石倩。姚石倩(1877-1962),安徽桐城人。早年在军旅界供职,曾担任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秘书、北川县知事。1917年姚石倩在北平拜入齐白石门下,学习书法、篆刻,其后一度中断。1929年通过胡南湖的联系,师生二人恢复交往,继而又从白石老人学习画艺。是图白石老人记述为姚石倩于成都郑伯英经营“诗婢家”书画店购画相赠,白石老师回馈以八大山人法写八哥。




齐白石 依样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齐大

题识:白石老人。

102×34 cm






齐白石 枝头小鸟 

立轴  水墨纸本 

钤印:白石翁、阿芝

题识:此鸟乃我自作我家画,人不能到,但恐八大山人似我。白石翁记。

50.5×43.5 cm 





齐白石、唐肯 大利·行书五言诗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19.5×53.5 cm 


正面:借山老人白石作于京华。?钤印:木人

背面:杜甫赠王维诗。唐肯。?钤印:唐肯 

扇骨:十四档刻竹扇骨,一面刻铜鼎,款署:周敦子孙鼎。一面刻篆书,款署:毫庵摹刻。


说明:唐肯(1876-1950)字企林,号沧湆,江苏武进人。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曾孝谷、李叔同在上野美术馆成立春柳社。曾纂修毗陵唐氏家谱。唐肯工书,能文善诗,精鉴别,富收藏。亦工山水、花卉。山水宗四王,意境开敞,出笔流利。其人其艺,均为时人所重。


齐白石生活所见皆可入画,可谓雅俗共赏。在此扇中,荔枝一篮,又另有一枝在篮外。竹篮线条苍劲遒韧,行笔老辣,凡顿笔、折笔处有如写篆书,富立体感。荔枝用洋红点染,色彩醇厚而饱满,果实累累,堆聚篮中。齐白石巧妙地把握好了色和水的度,使画出的荔枝,犹如刚摘下的新鲜嫩美,自然灵透。作品构图疏密有度,虚实结合,体现出白石极高的经营能力。





齐白石、张伯英 荔枝·行书诗四首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金笺

18×50 cm


正面:雪民先生清属。八十三岁白石。?钤印:齐大

背面:少陵四诗。曾见王雅宜书饶有清韵,兼旬未拈管,病起作此,指腕无力。雪民先生正。癸未(1943年)夏至张伯英。?钤印:勺圃 

上款:“雪民先生”即翟鸿文,旧时天津闻人,富收藏。

扇骨:十六档象牙扇骨,“雪民”上款,沈彤出稿并刊刻,一面刻行书诗,一面刻山水。


说明:此扇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齐白石对荔枝的喜爱来源于他早年“五出五归”的游历生活。他曾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亦常以谐音大利的荔枝入画。白石写荔枝多用长条幅,常绘几枝带叶挂果的荔枝,再配以竹筐、竹篮。而如此柄写于方寸扇面,且以荔枝树形式呈现的画作则绝少见到。此柄为写赠旧时天津闻人翟鸿文之作,背面为勺圃楷书恭录少陵四诗于金笺之上,配以其时京津微雕名家沈彤刊刻象牙扇骨,可称四绝。爱此怀袖雅物者,望勿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