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谈丨怎样成为喜剧编剧(下):元素 & 技巧

 leee68 2017-05-09


 喜剧的本质是什么?


喜剧究竟是怎样让我们发笑的?


这样的提问,有点像哲学和美学,当然也是技巧和理论。概括地说,这是喜剧的根本,是喜剧的本质,我们从以下几点去分析。


1.不协调 


“不协调”是喜剧里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比如说一个正常青年人和中年人摔倒了,这没有什么,很正常。一个残疾人摔倒了,也属于正常,或者一个小孩摔倒了,他正在学步,走不稳,也很正常。但是一个年轻漂亮的非常有范儿的明星走在大街上,忽然高跟儿鞋一崴摔倒了,那就可笑。我们看着走T台模特摔跤就好笑。


比如在游泳池里一个人穿泳衣,或者在冬天里穿棉衣,这些都是协调的,不可笑。但你在游泳池里穿棉衣游泳,或者你只穿一个裤衩站在雪地里,就好笑。


2.卑微感和优越感


观众观看喜剧会发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拥有一种优越感。而观众所耻笑的剧中人物往往很卑微的。


我刚才所说的喜剧主人公多是“野心勃勃的倒霉蛋”,倒霉蛋就是比我们大多数人境遇更糟糕,正处于困境中的人。卓别林的喜剧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是因为他塑造主人公都比我们差。


所以说让观众笑起来,有一个非常重要也很简单的任务,就是要激发观众的优越感。


喜剧演员故意当众摔跤,做各种可怜样子逗大家乐,就是让自己卑微起来,激发观众的优越感。人只有在优越的心态下,才有释放笑的需求。


3.离间效果


“离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戏剧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理论学派,一个是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另一个是以德国的布莱希特为代表的“离间派”(也叫“间离化”或“陌生化”)。


前者的理论,是让观众被剧情带入,相信舞台上表演的东西都是真的;后者却让戏剧随时用一些方法提醒观众,让观众认为这不是真的,只是一场戏。


举电视剧《男人帮》为例,孙红雷在剧中忽然会对着镜头说话(仿佛对着观众)说明剧情或评价剧中的人和事,这让观众随时会从剧情中抽离出来,提醒你这一切都是故事,都是假的。


4.夸张和极致


夸张就是最好的“离间效果”。


夸张,就是把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拿来强化和强调,让这些特征得到放大和变形。


最能解释夸张的,就是哈哈镜和漫画。在人物漫画里,特征被数倍地夸大,但我们依然觉得画中的人物和实际的人是同一个人,但画面却是变形和扭曲的,因此也是滑稽和可笑的。


举个影视剧的例子,比如写车祸,一辆车把人压死了,这是悲剧。看了悲剧的现场,你是笑不出来的。但是如果用夸张的手法,车将人压成了纸片,不一会儿,纸片又鼓了起来,还原成人。


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在喜剧片中,人们会觉得好笑,因为观众知道这不是真的。


迪斯尼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大量用了夸张手法,老鼠把猫折磨得死去活来,非常好笑。黑色喜剧,死亡、医疗、受伤,本来很可怕,让人恐惧和反感,如果不夸张不极致,这些东西一点也笑不出来。


5.误会与巧合


误会和巧合也是离间的手段,在喜剧当中用得很多。


举个例子,赵本山的小品《拜年》,赵本山和高秀敏演的,在剧中他们俩想求乡长一件事,就是头一年承包的鱼塘,收入很不错,想继续承包。老两口找乡长(还是晚辈)送礼,老头不情愿,老伴一定要去。去了才发现乡长已经不当乡长了,老头以为乡长被撤职了,不想送礼了,结果人家乡长升了县长。误会一直持续,就闹了许多尴尬,形成喜剧效果。误会越大,越发觉得老头可笑。


巧合也是如此。巧合在正剧中我们提倡慎用,用多了,会影响真实性,成为观众的“槽点”。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一而再,再而三的巧合。过多巧合破坏逻辑,缺乏逻辑性就没有真实感,没有合理性。观众怀疑这个作品的真实性,就不会被带入,不会被打动。但是在喜剧里却相反,所谓的“无巧不成书”,巧合的不真实感帮助观众造成了喜剧的“离间效果”,让人觉得这是戏,是假的,从而达到引人发笑的喜剧效果。


6.困境


这里指的是喜剧式困境,什么叫陷入喜剧式困境?


就是让一个人被迫担任他不能胜任的角色,或者被迫执行一件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力不从心的困境”。


如果我们让憨豆做一名特工,这对于他来说很难,他担当不了这个角色,力不从心,这就是喜剧。


比如《白宫奇缘》写了一个总统和一个女人谈恋爱,通常情况下,当观众仰视一个人的时候是很难笑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打压总统,让他不会谈恋爱,连打电话订花都不会,让他陷入喜剧式的困境,让他做不擅长的事,就是喜剧。


7.对比与反差


对比与反差在任何一个类型剧里都可以用,喜剧尤多。对比越强烈,反差越大,就越能具有喜剧性。


例如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系列,这两个演员从形象气质到以往他们塑造的银幕形象,都具有强大的对比和反差,朱时茂长的很帅,很严肃,很正,陈佩斯一幅无赖相,吊儿郎当很邪。利用这些特征的对比,于是创造了许多经典喜剧,《吃面》中的临时演员和导演,《主角与配角》里的八路军和汉奸等等。



 喜剧有哪些元素?


说是“元素”也许不准确,但又不能等同于细节。这里所说的元素,有点类似做菜的调料,是一些很干的香料,是萃取过,或提炼过的。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中,以及从经典的喜剧中去总结、概括出这样一些喜剧的元素,在创作喜剧剧本的时候,参考和利用。


这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养成一种积累的习惯,注意观察生活,增加阅读,扩充看片量,并长期构建自己的喜剧数据库。


平时多做功课,当一个有心人,这对日后的创作,一定有很好的作用。


1.历险


一个主人公在非常不情愿和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面临巨大的危险,如果这个主人公还是一个雄心勃勃倒霉蛋就更好。历险能形成困境,面对危险会暴露主人公的软弱和缺陷,其中包括人的虚荣心等,很容易找到喜剧点。


2.话唠


罗嗦很容易招人烦,但是话唠也经常引人发笑。在喜剧中一个人总是话唠,又烦又好笑,尤其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情景中,话唠会带来很多尴尬和窘迫。

 

3.虚荣


虚荣是我们很讨厌的一种性格,所谓虚荣是人们去追求一些本不该属于自己荣耀,喜剧中出现就让人捧腹。举例:一个生活窘迫的屌丝装大款;郭冬临演的小品《有事你找我》。

 

4.好胜


好胜是不服输,想胜,怕败,就是执拗。当好胜成了怪癖就挺可笑的,人生哪里有常胜将军呢?

 

5.傻子


如果一般意义上的傻子也不见得可笑,但那种率真,不撒谎的傻子,自视聪明,却做事愚蠢,就很可笑。

 

6.辞不达意


你想夸奖别人,结果却说得罪人的话,让人生气;你本想表达愤怒,但意思却充满温柔,都是辞不达意。

 

7.打横炮


这话有点土,就是不合时宜的插嘴,打岔,并且这种插话把人置于尴尬境地。经常表现为说漏嘴了,泄露秘密,说了大实话。

 

8.缺心眼


就是“马大哈”,通常世俗的东西他没有,完全不设防,比较简单,比较愚蠢(但也可以说比较傻,不聪明,没有心眼)。因为缺心眼得罪人,出现比较大的错位。

 

9.慢半拍,迟钝


人家都做到了,他没有做到。反应慢,比较愚钝。

    

10.强迫症


为了一种刻板的“规则”,或者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莫名其妙的要求,某件事非得这样做不可,不能有半点违背和变形。一旦违背了,就会让自己极大地不舒服。

    

11.洁癖


洁癖大家都知道,不用过多解释,洁癖过度也会让人觉得好笑。

   

12.自恋


不准确自我评价(偏高)。自己明明长得一般,甚至挺丑,却自认为挺美。当初网友为什么会嘲笑凤姐和芙蓉姐姐?就是因为她们的自恋。

    

13.小气


小气有两个概念,一是心里格局不大,经常会生气,怄气,赌气;另外一个是吝啬,在金钱上抠门。这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缺陷,具有代表性。

    

14.花痴,色男


我们经常看到喜剧当中流鼻血,都是描写色男的可笑之处。

   

15.追逐


80%的喜剧电影里都用追逐,是一种屡试不爽的喜剧手法。人们在看动作喜剧时非常容易发笑,从卓别林默片时代开始,就大量使用追逐。尤其以弱小者被强大者追逐,结果是强大者被愚弄。《猫和老鼠》、《港囧》、《泰囧》都是如此。

    

16.错位而不知


自己说错话了,还不知道。两个人说话,说得兴高采烈,却各说各话,牛头不对马嘴。

 

17.尴尬


尴尬对于剧中人物来讲是很糟糕的事,丢人,出丑,难堪,无地自容,想在地上挖一条缝钻进去。但对于旁观者,却很好玩,很过瘾,笑死人不赔命。

 

18.不自量力


一个人面对自己完全应付不了的情景,不自量力有可能是主动请缨,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为了想要在自己的女人面前表现,都有可能。

 

19.夸张至荒诞


这就是刚才说的离间手法,夸张力度越大越好。如果夸张到荒诞,一定可笑。比如一个人被汽车压死到纸片的程度,这个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就觉得很好笑。

 

20.神经大条


一个人神经太“大条”了,就不正常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正常的自我保护,谁刺激我,一定要反抗。而这个人却无所谓,大大咧咧,他傻不傻呀?不可理喻!

    

21.“强者”当众出丑


一般“强者”(成功人士、领导人等)不适合做喜剧人物,因为他们被观众所仰视。但如果你把一个“强者”置于难堪的境地,让他不断倒霉,出丑,就一定好笑。

 

22.故意示弱露怯丢丑


自我打压,自损形象,这在相声里常有,要么把对方贬得一塌糊涂,要么把自己贬一通。故意示弱,还包括动作喜剧,滑稽戏等。许多编剧没有当成喜剧编剧,原因很简单,我们内心太脆弱,不敢自贬,害怕当众出丑。

 

23.无聊与无厘头


周星弛很多喜剧,很多场景非常无聊,我们笑死了。我看冯小刚、宋丹丹、郭德纲主持的电视节目《笑傲江湖》,经常看到几个导师哈哈大笑,笑完后指着选手说:“你太无聊了!”这个很奇怪,无厘头,无聊,也能让人发笑。

 

24.对严肃古板挑战(挑逗)


明显体现在嘲笑宗教的幽默,因为宗教本身很严肃很古板,让宗教或宗教人士出糗就好笑。所以我们能读到很多喜剧、笑话,主人公竟然是和尚、尼姑、教会的修女或牧师。

 

25.对禁忌捉弄和冒犯


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性,或者政治。所谓的“黄段子”和“红段子”,都很有市场,网上很火。因为是禁忌,大家不能说,不敢说,你拿来说,甚至是调侃地说,一方面会令人尴尬,另一方面也撩拨了人的笑神经,会产生奇妙的喜剧效果。

    

我上面举了25个,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提供一个模板给大家,具体的概括或积累的工作大家自己动手去做,做好了,再发上来补充和分享。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思路——写喜剧需要大量作功课,平时多流汗,战事少流血。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元素”建立一个归类的“档案库”,在平时的生活、阅读、看片中找到同类的素材和细节就分类放进去,长此以往,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喜剧编剧。



写喜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喜剧不是讲笑话,喜剧不是编段子,喜剧不是讲相声。


虽然喜剧的规律是一致的,但喜剧片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必须是可笑的,但人物又不能去故意逗乐子。作为喜剧人物,他在剧情和故事中特定的情景下也许是可悲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讲是可笑的。


2.喜剧人物不等于耍贫嘴。


我们看过太多的所谓喜剧剧本,剧中人物是个“大忽悠”,不靠谱,满嘴跑火车,这样的人看似可笑,但却不是典型的喜剧人物。我们更多是鄙视他,不是笑他。相反王宝强和徐峥塑造的形象,既可笑,还可爱。

    

3.喜剧不要写的太满。


一个爆笑喜剧几分钟一个笑点,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笑多了也会笑疲劳。有时候需要一定的克制和节奏感,就是要留白。

 

4.喜剧要有品。


虽然喜剧是大众艺术,需要通俗,但能低俗。喜剧要杜绝低俗、恶俗、烂俗,就是要坚决抵制拿低级趣味的东西来取笑,拿让人恶心的东西来取笑。喜剧要有真善美,要含蓄,要有一些高尚的东西。

 

5.网络段子不等于喜剧。


很多喜剧剧本满足于堆砌网络段子,甚至把网络段子写成单元故事,这很不高明。网络段子拼凑在一块,往往是碎片化的,是分裂的,缺乏逻辑的关联和人物的命运,所以不能堆砌和罗列段子,不能生搬硬套。

    

6.喜剧煽情要适度。


喜剧需要温暖和感动,这一点我们从卓别林创作的小人物身上可以感受到善良和善意,例如他帮助一个盲女。但喜剧的煽情要适可而止,要有所收敛,不能过分刻意,以免显得做作。

    

7.误会的撕破要及时。


误会是喜剧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和元素,误会的揭穿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会显得仓促,也没有利用够,浪费了;太晚会让人感觉拖沓和做作,小题大作。

    

8.夸张需要接地气。


夸张到极致才能有喜剧效果,但是夸张之后要找到生活的依据,而且要贴切,这个比较难,就是既夸张又贴切,找到生活的细节去支撑夸张。

 

喜剧是一个大课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和研究。以上的分享,属于开个头,抛砖引玉。祝大家写出优秀的喜剧剧本,为推动中国喜剧影视的发展共同努力。


   FIN   


 来源 /  陈秋平Joseph(ID:beijingbianj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