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清末新政)

 wanshell 2017-05-10

童年溥仪


说明:《清末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这篇文章前面发表了两节(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但因为拖得太久,使得写作心态发生了变化,第一次和第二次发表的内容风格大变。但此文仍未完成,讲清末的改变,不讲清末新政是不完整的。因此,我还是要硬着头皮再写一节。总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写作经历,以后应避免作这种旷日持久而不讨好的做法。写文章还是一气呵成比较好。


一般认为,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危机。在这个事情之前,清政府对国内的统治还相当稳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还远没有成气候,暴力革命的主张不得人心;但庚子事变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反动本质,因而让革命党人的主张得到更多人的同情,清政府的统治基础逐渐受到削弱,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但事情也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来看。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推翻清政府,而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继续支持清政府的统治,而南方以汉族实力派为主的督抚,仍然表示效忠,使得清政府的合法性还存在;由于西方国家的干预,庚子之前朝廷中的守旧顽固势力受到彻底的打击,这为改革开辟了道路。因此,二十世纪的前几年,随着新政的展开,清政府的状态几乎焕然一新,其统治力反而还加强了不少。


新政的前几年,还未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主要涉及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废科举兴学堂、倡办实业等方面,当然,政府部门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外务部的设立。这些措施大都得到执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比戊戌年只打雷不下雨的改革要实在很多。就拿倡办实业来说,二十世纪头十年,中国私营工商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形成民间投资办厂的小高潮。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以至于原来捉襟见肘又要支付高额赔款的清政府,居然应付了过来,还有钱去办新政。


从1905年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宪政,政治改革被提上日程。统治阶层的想法其实很明确,就是既想迎合人们改革的呼声,又能保证皇权的延续巩固。考察团回国给慈禧报告,当然也尽可能捡好听的话讲,以打消她对立宪的犹疑;为皇家利益计,清政府自然选择德式君主立宪制为模板,开展预备立宪。在这个地方,清政府与士大夫立宪派的分歧就已经出现,后者期待的立宪,肯定不是有名无实的,但前者是绝不愿意削弱自己的权力的。


1908年光绪和慈禧的先后离世,使得这个改革的变数大增。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还能多活十年,辛亥革命都不会发生得那么早,并且取得成功。光绪虽已离开政治中心多年,但在人们心里的政治光环不小,能够凝聚海内外绝大部门立宪派力量,极大地推进改革;慈禧是政治实力派,平衡各派力量的手段老道,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即使有革命党闹事,也绝不会将局面弄成后面那个样子。当然,这二人究竟能否将中国带入真正的宪政道路,还是要打很大问号的。


之后登台的载沣等人,甫一掌权,就开始自掘坟墓。罢免袁世凯,收军权,就是第一步臭棋。之后着着臭棋跟着上,铁路国有、皇族内阁,终于将清王朝的气数掐断。本来,宪政的方向是要限权、分权,但他们做的却是抓权、集权,完全背道而驰,而且做得火急火燎,极不高明。这样做的唯一效果是使1860年代以来支撑了清王朝半壁江山、一直对清王朝保持忠心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廷离心离德了。他们的政治倾向决定了清王朝的存亡,可惜载沣等人看不到。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在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统治基础本来就很脆弱。如果它的统治者不能尽快、有效地化解民族矛盾、淡化自身少数民族的身份,则被推翻是迟早的事情;当然,如果它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宪政,实现虚君统治,权力也会失去(满族的特权也会丧失)。但这至少还能延续它名义上的皇朝统治。


托克维尔说,对当政者来说,当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清政府被推翻,并不是发生在它最腐朽反动的时候,而是发生在改革之后。苏联的解体,也不发生在它最反动邪恶的斯大林时代,而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代。这究竟能给后人带来一种怎样的启示呢?也许是,为了不使自身政权陷入危险境地,因此永不实行真正的改革,永远保持高压状态?


如果统治者得出了上述结论,那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就是十分悲哀的。我的理解是,统治阶层如果始终以维护自身权力为最大目标,则政治的将是个无解的死结。他们必须以大局为重,改变思维,顺应潮流,积极地、有序地、主动地推动改革的进程,逐渐地放权,实现政治和社会的平稳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权力肯定会被削减,但如果他们顺应时势,在新的政治体制之中,他们中的精英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形成新的政治力量,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之上。


应当说,到了当今这个时代,谁都别想千秋万代。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及时改革才是明智的。而只有宪政民主才是真正的后路,没有其它。

继续向朋友们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细纹刻纸

      微店推荐细纹刻纸以来,已接到多个订单。有的读者为装饰自己的书房,有的则想将它们送给外国友人。总之,细纹刻纸作品非常值得收藏、作为礼品赠送友人。朋友们可以先看看,了解了解,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联系我。

       今天推荐的这幅作品,是新一代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是一老师的作品。他的作品美观大方,简洁干净,装裱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美术精品。

细纹刻纸——花开福地人家

了解细纹刻纸,可点击下方链接

就那么薄薄的一张纸,他却能在上面刻出一个精彩绚丽的世界,这需要多深的功夫,又需要承受怎样的孤独?——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余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