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章祥: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运用体会

 心静自然凉H 2017-05-10
“葛根黄芩黄连汤并不局限于里热挟表邪下利之证的表里双解之法,凡湿热之邪,内陷中土,郁遏气机,传化失常之证,则可用此方解肌透邪,升津止泻,宣清化浊,培土安中,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邵章祥: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运用体会

文/邵章祥

一、用方心法

葛根黄芩黄连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太阳兼变证之中。《伤寒论》是以六经辨证论治外感热病的临床医学专著,首开病脉证治之先河,贯理法方药于一线,被誉为“方书之祖”。

学习运用葛根黄芩黄连汤,首先必须细读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条文重在论述里热挟表邪下利之证。本证原属太阳病桂枝汤证,本不当下,而反用下法乃成。因误下致使邪气入里化热,邪热下迫大肠,则下利不止,下利脉不应促,而见急促,则知其人虽邪热亢盛,但有抗邪外达之势,为外邪未解之象。

表里之热逼迫于肺,肺失肃降则喘;热邪蒸腾,迫津外越,而见汗出。

故以清热止利、表里双解之法,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其主方。

本方以葛根为主,其性辛凉,轻清外发,既可解肌表之邪热,又能升清阳而止下利黄芩、黄连苦寒,善清里热,厚肠胃,主治下利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四药共奏外解表邪,内清里热,故称表里双解之剂。

掌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重点和疑难之处,需把书读活。

本条的重点“遂利不止”,因太阳病、桂枝证,误下之后,邪热随之而内犯阳明,下迫大肠,利遂不止。此为热利,暴注污秽。而“脉促者,表未解也”正是疑难之处。

本证的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脉。而是言脉有急促之象,促为阳盛,下利则脉不应促,以阳邪炽盛,故脉急促,知其邪尚在表而未解也

此言“表未解也”,非太阳之表,是指阳明经表,故阳明之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犹如太阳之有大青龙汤,少阳之有小柴胡汤。

太阳以麻黄解表,石膏清里;少阳以柴胡解表,黄芩清里;而阳明则以葛根解表,黄芩、黄连清里,虽然各有所异,但表里双解之法则一。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运用应“知常达变”。证治之常,示人以规矩;证治之变,示人以灵活。

如果掌握证治之常,辨证自有大法在胸;如果领悟证治之变,论治才能机圆法活。

葛根黄芩黄连汤并不局限于里热挟表邪下利之证的表里双解之法,凡湿热之邪,内陷中土,郁遏气机,传化失常之证,则可用此方解肌透邪,升津止泻,宣清化浊,培土安中,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邵章祥: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运用体会

黄某,男,35岁。1981年7月28日诊。

患者昨日发热呕吐腹泻,经西医检查,诊断为中毒性肠炎,予以补液,纠正失水和酸中毒。仍便泻稀水,色黄臭秽,肛门灼热,日达6次,身热头重,烦渴自汗,腹中隐痛,形体消瘦,眼眶凹陷,舌尖边红,苔黄微腻,尿黄短少,脉濡数。

治法:此因暑湿内侵,下迫胃肠,升降乖逆,清浊难分,传化失常,利遂不止。

当用逆流挽舟之法,清暑渗湿,升津止泻。

处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扁豆花:

葛根60g,黄芩10g,黄连6g,扁豆花10g,甘草3g。

1剂泻减,2剂泻止,继用甘淡渗湿之剂调养而愈。

按:此例病发于夏季,夏月暑多挟湿,暑湿直入阳明,蒸腾内扰,而见身热头重,烦渴自汗。暑湿下迫胃肠,升降乖逆,则呕吐腹痛,便下稀水,色黄臭秽,肛门灼热。

形体消瘦,眼眶凹陷,为津气损伤。舌尖边红,苔黄微腻,脉濡数为暑湿内侵阳明胃肠之象。

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加扁豆花。

方中重用葛根解肌透热,升津止泻;辅以黄芩、黄连,清热渗湿止利;加扁豆花性平甘淡,清暑化湿和胃;以甘草调和诸药,培中土而理胃肠,故服药后暑湿泻利而止。


漆某,男,50岁。1986年9月25日诊。

患者1980年夏患急性肠炎,尔后,消化不良,腹痛欲便,便泻不爽,经检査为慢性肠炎,屡经治疗,反复未愈,年初又入院治疗2个月。

现腹痛欲便,滞下不爽,便带黏液,日行3?4次,肛门灼热,痒痛潮湿,小便黄少,心中悬悸,食欲不振,口苦口臭,舌苔黄腻,脉滑,唯两关脉弱。

治法:因泄泻日久,脾胃俱虚,湿热内陷,肝脾失调。

宜升清化湿,扶土达木。

处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防风

葛根30g,黄芩10g,黄连3g,防风10g,甘草3g。

连服4剂,腹痛、泄泻消失,仅见肛门痒痛潮湿。

去防风,服葛根黄芩黄连汤2剂,病愈。

按:暑月暴泻之后,余邪未清,湿热内陷,口苦口臭,滞下不爽,肛门灼热,痒痛潮湿,小便黄少,苔黄腻,脉滑。泄泻日久,脾胃俱虚,唯见两关脉弱。土弱不能达木,而肝脾失调,腹痛欲便,泄泻难愈。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加防风。

方中用葛根升阳益胃,黄芩、黄连清热渗湿,甘草味甘,与葛根辛甘化阳,与黄芩、黄连苦甘化阴,补中土而樊理阴阳。

妙用防风,取其“一则风药能渗湿,一则风药能疏肝”,而升阳渗湿,疏肝解郁,调和肝脾。

故连服4剂,腹痛、泄泻消失,仅见肛门痒痛潮湿,上方去防风,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解下陷肛肠之湿热而痊愈。


邵章祥: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运用体会

刘某,女,28岁。1983年10月11日诊。

患者5日前发热恶寒,腹痛下利,里急后重,便带红白脓血,医院检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经中西药治疗有所缓解。

下午5时许,患者归家途中,突然仆倒在地,抬回家中,请笔者诊治。

见患者腰背反张,四肢强直,只有后脑和脚跟两端着床,挺仰铺上,神志尚清,舌红,苔黄少津,脉弦细而数。

中医辨证:痢疾邪毒内蕴,郁遏耗伤津血,筋脉失其濡养,则拘急成痉。

处方: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白芍

葛根50g,黄芩10g,黄连5g,白芍60g,甘草5g。

大剂水煎,频频喂服。

次日清晨肢体如常,下痢亦有好转,继服上方2剂,痢疾亦愈。(《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按:本例因痢而痉之证,以舌脉为辨证之关键,舌红,苔黄少津,为湿热痢毒损伤津血之征;脉弦细数,为痢毒耗伤肝经阴血之象,可知本证是因湿热痢毒损伤阴血而痉。

虽见腰背反张,四肢强直,但神志尚清,非湿热疫毒内陷心包,肝风内动之证,乃是痢毒耗伤阴血,筋脉失养,拘急而痉。

故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肠止痢。

用白芍者,一则白芍配葛根养血柔肝,舒筋解痉;二则寓芍药甘草汤之意,正如《长沙方歌括》蔚按:“芍药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则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患哉。”

文摘自《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推荐关注:全新大家中医3.2,推出【工作室】功能,帮您树立个人口碑,积累优质患者,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医工作室,助您实现“半日临证半日读书”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