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庄(野城)遗址中的『良渚文化』

 海陵子 2017-05-11


【 引子 】


上万年前,古扬州、镇江以东的大海退出三百里,把古海陵托付给了长江。时光流转,沧海变桑田,一群群麋鹿先于人类抵达这一片片沙洲栖息。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江河的历史。世界上许多河流都曾是孕育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 海风吹了一年又一年。古渤海的海岸线一次次变迁,里下河地区促渐成陆。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泰东河从古海陵出发,流经姜堰、兴化、东台,全长55公里,史上亦称运盐河。古海陵大地上终于迎来了一支支神奇的部落。他们于此临水而居,繁衍生息,开启了古海陵大地刀耕火种的生活。勤劳的人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一处处烙印,却又悄然消失在茫茫时空里。在这块曾被考古学家忽视的土地上,究竟存在多少这样神奇的部落,他们又留下了哪些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史前文明?

今天,我们不妨走近他们,走近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悠悠岁月。

长江中下游一带继崧泽文化之后兴起的良渚文化。

5200年——58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处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炎黄之争”时期,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崧泽文化)的器皿多用泥条盘叠加轮修的方法制成,在器壁上常见谷壳和草屑的印痕。蒋庄(野城)的文化遗存进一步佐证南方炎帝部落沿海北上和虞氏部族南下历史的史实。5600年前,一批崇拜玉器的良渚人在今天兴化市张郭镇蒋庄野城生活了四五百年后,随着良渚文明突然间神秘衰落,这批良渚人也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2011年10月起,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配合泰东河水利工程建设,对泰东河沿岸的11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除野城文化遗址外的10处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址,在2012年的4月份先后考古发掘完毕,并已交付水利工程部门使用。现在蒋庄(野城)遗址还在继续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墓葬区里发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揭开了当时居住在这个地区先民生活的神秘面纱。更重要的是把泰州地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四、五千年。这是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大型良渚文化遗址,多项成果填补了考古界的空白,这对研究中华文明各源流的碰撞、融合进一步提供了史证。谁也不曾想到舟来舟往的泰东河,孕育了泰州古老文明的同时,竟将一个5600多年前的古遗址一直埋藏在岸边,直到它几年前石破天惊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玉器再现了蒋庄(野城)良渚人的强大

在旧石器时期,玉和石是不分的。进入新石器时期后,玉石分家。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一起成为古代中国两大玉器中心,均以各自独特的材质、器型、纹饰、治玉工艺及其强烈的文明色彩而著称于世,良渚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期晚期艺术创作的杰出成就,中国玉器源远流长。

四、五千年前,一批崇拜玉器的良渚人来到今天兴化市张郭镇野城。他们当中的能工巧匠也将高超的良渚制玉技艺带到了这里,这些特点在野城遗址都有所体现。玉器的制作方法:他们找来上好的玉石原料,然后用动物的经络做成带弦的弓,或用麻纤维、竹、木、蚌骨等制作成线状、棒状工具,沾上湿润的石英砂在玉石上反复拖拉、进行切割、钻孔、镂空与琢纹,制作好所需的各种礼器。在野城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众多的玉琮、玉璧、玉钺、石锛,20厘米以上的墨玉材料玉璧出土了6只,材质是高级青玉、软玉,器形巨大,其中一件玉璧直径24公分左右,直径这么大的在国内同类玉璧中的也实属罕见,图案精美,刻画着山样的纹路,代表着高高的祭台。玉琮出土2只,其中一只高32厘米,刻着简化的人面纹。这些玉器表明这几位墓主是集王权、神权、军权和财权于一身的部落首领。

有好几块墓葬里发现像成年男子布鞋底大小的长方形朱砂,这说明当时人们、首领或者巫师开始使用朱砂。


一个聚落见证良渚文化的兴衰

站在三四百平方米的墓葬区前,令人震撼的场景:一座座墓葬东西向密集排列,有些地方一层叠压一层,最多的四层,很多墓主骨架完整,头东脚西,男性身边陪葬了石锛、石斧、石镞、网坠、骨镞,骨镖。其中有一支骨镖上面的矛头有倒刺,底部有戈片……还有那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玉璧、玉琮、玉瑗、玉璜,女性身边则放着玉镯、纺线用的陶纺轮。随葬品较多的是140号墓穴,墓主是位男性,尸骨完整。墓主左手和脚下有四个石钺,右手边摆的是石锛,左下巴处还有一枚玉挂件,玉挂件5厘米长,筷子那么粗细。考古队员甘恢元说,“石钺是部族军队首领所使用的一种兵器,墓主生前可能拥有军权。”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类型,距今4200年至5200年左右,其核心区在环太湖地区,在长江以北100公里处发现野城遗址,使良渚文化的范围延伸到苏中地区,让考古界非常惊喜。这里处于良渚文化的边缘地带,先民们刚到这里时,正是良渚文明最繁盛的时期,野城遗址本身就是继崧泽文化后良渚文明强势扩张的产物,在此繁衍生息500年后,恰好在良渚文明的衰落期,先民们又突然离开了这里。”4200多年前,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像流星一样划过历史,让后人猜不透它为何突然没了。这期间蚩尤战败,结局成谜。两者为何那么巧,难道蚩尤就是良渚人的首领?蚩尤就是良渚文化的开创者?几十年前已有专家提出这个观点。

据文保专家讲:在野城遗址墓葬群发掘之前,良渚遗址本土地区乃至于良渚文化的墓葬中都很少发现棺椁,完整的人体骨架只有六具。而且基本上不能碰,全部腐朽碳化了。值得庆幸的是,与以往良渚文化遗址有所不同,蒋庄(野城)遗址墓葬群出土的大量古人遗骨中,有的遗骨还相当完好,有的骨头敲骨头会发出“叮铛”的响声,尤其牙齿保存得相当完整。从现有遗骨来看,当时的良渚人个头已经不小,男人有的已高达1.7米。在不足500平方米的地方,已经发现了278座墓葬,是发现墓葬数量最多、最密集、葬具丰富、排列整齐的良渚文化遗址。这在全国同类墓葬发掘中也是不多见的。长江以南环太湖地区土壤多呈酸性,因此众多良渚文化遗址几乎没有人骨保存,而蒋庄(野城)遗址远古时期紧靠东海,沧海变桑田,从发掘现场的文化层来看这里曾经多次经受过海侵、洪水、地震以及气候变化的海平面上升下降等因素,使整个墓葬群下沉1.5米左右,而且墓葬区和地下水位相平,属于盐碱地区,土壤呈碱性,海水淹没,长期使得棺木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恒温恒湿的状态中,很多人骨棺椁保存完好,考古队已经取走了保存完好的头骨,以期复原良渚人的相貌。有一种学术观点蚩尤是土生土长东夷集团的土著人,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蚩尤是良渚人,如果这几种观点成立,那么考古可能会告诉我们,这些与蚩尤相貌相近的人到底长得什么样。


从出土陶器来看,器型硕大,造型精巧,图案优美。


虽然良渚文化解体消失了,但从马桥文化和中原文化中,乃至更遥远的区域,都可以依稀寻到良渚文化的影子。它的一部分文化内涵(以黑灰陶为代表),为后来的马桥文化所承袭; 它的另一部分文化内涵(以玉器和神像形纹为特征)则被殷商文化所继承发展。从野城遗址出土的陶器来看,不仅器型硕大,而且造型精巧、图案优美。这说明心灵手巧的野城先民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相当先进。

此外,当时蒋庄(野城)先民们的饮食用陶器,如:鼎、双鼻壶、鬶、大罐、刻纹陶罐等,不仅种类繁多,且器型规整漂亮。其中一个出土的内里空洞,外面雕着花卉陶制枕头,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水准。特别一提的是有好几种鼎的足部与其他文化足部不一样。一般的鼎足成丁字形、圆形、方形,而蒋庄(野城)遗址出土的有好多像十字形的,有像蛙人青蛙脚形状的一字形的足部,上面留有很多上下方向的鱼翅纹纹路用来引导火势向上,这种技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先进了。有些鼎和罐上还有因用火烧而留下的黑色烟灰,留下了人间烟火的痕迹。

在远古时代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人在器物上留下各种图案。一种是人们崇拜的图腾,像野城遗址出土的陶豆高足柄,上面刻有太阳、月亮、星星的图案;礼器石钺中刻有象征太阳的圆形符号、象征山川的三角形符号;另一种意会文字的雏形—陶文。野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陶罐的表面,显得与众不同。刻画着一幅很稚拙的图案,图案内容为4根绳索从一只野猪的动物身下穿过,一只野猪被绳子捆着,吊在一根竹杆枝下,然后被竹杆抬起。根据上述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想象到野城人已经掌握了驯化野生猪的方法:先将野生老母猪引诱到猎人事先圈好的栅栏里面或者挖好的陷阱里面将其捕获,然后用绳子将野生老母猪栓在大树底下,供应充足的食物,而其它的小猪仔也就紧跟其后不得远去。


神秘大人物用6个人头殉葬


蒋庄(野城)遗址船型棺有很多座,其中158号墓特别引人注目,与其他墓主直接下葬相比堪称豪华。它是用一根非常粗的木头掏凿而成的船型棺材,其长度3.2米,宽度1.47米,墓主人是位成年男子,他的侧门齿在成年礼中被连根拔掉,这种做法显然属于中原大汶口,至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习惯。令人震惊的是:棺首摆着2个人头,棺尾摆着4个人头,其中一个人的头颅被两个人用绳勒掉了天灵盖,可想而知,当时的战争是多么的残忍。此外,在棺木的右下角墓主的腿边,躺着一具女性骸骨,但她在下葬时就没有了脑袋。用六个人头作殉葬的墓主人身份是非常高贵的,但如此高贵、富有、立下赫赫战功部落首领的高等级墓葬中,却没有人们想象中要出现过良渚文化特有的玉璧和玉琮等大量随葬品,而是留下一个一具像二次墓葬骨架凌乱场面,有专家揣猜测:这个“外来移民”墓主人很可能就是按当时大汶口人的猎头和杀俘的风俗,而不是按良渚人的风俗下葬的。我认为这是一位中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立过无数次战功的边塞大将,不难想象在一次与良渚人的征战中不幸身亡,下葬时随葬品极为丰富,可能是在死后的不长时间,身边的随葬品被后来知情的叛军首领或者战胜的良渚人翻尸盗骨,大量随葬品全部掠夺而走,留下了像二次墓葬骨架凌乱场面。


蒋庄(野城)良渚人的生产力


在野城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员把挖出的灰坑土用水洗后在放大镜下观察,从里面找到了炭化的稻米、菱角,桃核、李子、匏瓜、葫芦籽、甜瓜籽、芡实、昂刺鱼卡以及小鸟的腿骨,从动物骨头中则有麋鹿、猪、牛、羊、狼和狗,很多的骨头有人为砍剁加工的痕迹,这些都丰富了当时野城人的食谱。这说明野城良渚人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这表明野城良渚人已经从原始的围猎、捕鱼、摘野果等活动转向驯养动物、种植庄稼来维持生活;从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尺、骨针、骨梳子、骨箭可以看得出野城良渚人已经正常使用生产、生活工具,并且有一定的度量衡;传说中,蚩尤族是个智慧而强悍的民族。他们已经过上了农耕渔猎生活,建木屋为居,造木舟以渡河。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一个氏族。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果实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氏族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 那时候,野城人已经用石犁来破土了,用麋鹿角做成锄头,周边打井,用井水灌溉农作物……那时候,他们已经有房子居住了。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使用类似支柱的证据,当时人住的房子是长方形或圆形的。有的让房屋“踩高跷”,说明野城人几百年来一直建造“踩高跷”式的住房,将房子建在水面之上可能同样降低被淹没的风险,不管是来自海洋还是陆地——将水从房子下方穿过,进而将可能受到的破坏降至最低,以应对可怕的大自然灾害。有的先在地上挖基槽,然后插进一根根木头,再用草和树枝等拌泥糊成木骨泥墙,最后用树枝和茅草苫顶。在已经发现的几座住房中,有一座长方形的房子是在原来圆形房子上改进而成的,东西长7米,南北跨度不到4米。还有一座长方形的房子东西长不到10米,南北跨度3米左右,而且分成3小间。每一间都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向南开着的门,在当时的房子面积已经不小了。说明已经有大量的人类在此活动。



兴化文学公众号

投稿热线:0523-80259332

投稿信箱:xh.xwzx@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