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走锻炼,真的对身体好吗?

 信息宝库 2017-05-13


不少老友都有倒走锻炼的习惯,这种锻炼方式好吗?


总的来说,倒走能够提高平衡能力、增强肌力,而且对于某些疾病的康复,预防膝盖韧带损伤等有好处。


但倒走锻炼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一起来看看?

倒走好处的确不少


1. 倒走能增强平衡能力

人在倒退时,缺少视觉刺激,更多是依靠身体感觉来维持平衡,这样就能提高平衡能力。


让 60~80 岁的老年人进行阶段性的倒走、侧走练习后发现,他们在敏捷性、下肢力量、移动速度、柔韧性、平衡能力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平常摔倒的发生率也下降了。


注意一点,不是倒走的走路方式让摔倒变少了,而是平衡能力改善了,摔倒变少了。


2. 倒走或许能缓解某些腰痛

有的腰痛,是腰椎曲度异常造成的。倒走时,身体略向后仰,有利于矫正生理弧度,同时锻炼到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以及踝膝关节周围肌肉。


这样会有助于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增强腰肌,并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3. 对膝盖有好处

因为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对维持膝关节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而腘绳肌在倒走时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倒走还可以缓解髌骨压力,防止前交叉韧带过度拉伸。


实际上在欧美国家,把倒走应用在缓解髌骨压力、锻炼股后肌群、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上,可确实不少。


4. 比正走消耗能量更多

日本的研究学者发现,同样条件相同速度下,倒走锻炼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肌肉工作,下肢肌肉的活动要强于正走。


5. 可用于进行康复

尤其是在中风的康复上,就有人发现,进行倒走练习的中风患者,步速明显提高、步幅明显增大,不对称的步态也可以通过倒走进行纠正。


用倒走来评价偏瘫患者的动作控制能力是否有提高,也是一种常见临床手段。这也提示了倒走练习对步态的良性促进作用。


倒走还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儿麻后遗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影响步态疾患的康复中。


倒走不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