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饭要讲究!这4招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消失

 都市现场老黄牛 2017-05-13

这米饭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南方人基本上每顿饭都是米饭,很多人并没有重视,只是想着怎么把菜肴做的好吃健康。你可想不到这米饭也是有讲究的吧!

米饭要吃的“淡”

这是告诉我们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也不要在米饭中加上盐、酱油味精等,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但是你在米饭里加上醋、紫菜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这些都是符合清淡的原则的,只要不吃过于闲的菜肴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

吃饭要“杂”

我们吃饭要吃的多样化,别总是吃单一的大米饭,偶尔也换换口味吧!

粗粮、豆子、坚果一起上在米饭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就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都是很适合慢性病人的食物。还能为我们的主食添加不少的营养成分,补充蛋白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我们的血糖有效的降低,控制血脂上升。

豆类配上米饭最佳组合!它消化速度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糖的成分,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米饭要吃的“粗”

我们要少吃糯米食品和精白米饭。它们的血糖反应高,对血糖控制和血脂均和十分不利。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所以只要吃够足够多的纤维,就能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都有着比较“粗”的口感。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因口感不好,难以长期坚持。

可以在煮饭的时候用部分糙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和米饭“合作”,口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熟。这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吃这些对身体好处很大!

米饭要吃的“色”

白米饭作为主食,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营养价值。煮饭的时候加上一些豌豆、胡萝卜、玉米粒这些是不是让我们的米饭变得五颜六色了呢!还有维生素抗氧化成分,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

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总之,因为大米是每天都要大量吃的食品,它的营养保健价值如何,与每个人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另外吃饭的时候可要细嚼慢咽,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中的GI值(GI值即血糖值上升率,又称“升糖指数”)它是考核人餐后血糖值的量化指标。食物的GI值越高,餐后血糖就越容易上升,就越容易招致肥胖。

我们通过细嚼慢咽,增加咀嚼的次数可以有效的降低GI值!大家可要记住这些,让我们的米饭吃的更加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