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李辛谈抑郁症(上)

 茂林之家 2017-05-13


文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向阳/Jenny

编辑按:关于中医和针灸的一个小小的辩论


上周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一起吃饭,多年不见,相见甚欢。


无意中提到中医和针灸,以及我们的公众号(夸父心理kfxinli)最近打算推荐一下针灸和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事情,这个朋友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会相信中医和针灸呢?”而我则更加感到非常诧异,“我为什么不能相信中医和针灸呢?”之后,一个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完全变成了我和他针对中西医背后所渗透的各种哲学理念、科学方法之间的大辩论。辩论的细节就不再展开。


我的这个朋友是学电子工程的,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做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海外游学,尤其是美国的游学。一看他的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就知道在他的脑海中只有西方的东西是科学的,而中国传统医学和哲学根本都不是玩意。“科学”一词在他的语言体系中已经变成了真理和正确的同义词(哲学里把这种对科学盲目崇拜的观念叫“科学主义”,Scientism,完全是一个负面评价)。事实上,西方自从16世纪开始蓬勃兴起的科学只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拐杖而已,完全无法代表人类的全部知识体系。中医和针灸自有其无法替代的合理性。


虽然我也是理科出身,本科学习理论物理,辅修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是学实验心理学,我所在的实验室主要进行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总之,我所学的专业全部是西方知识体系中最硬的、最理性的,最经典的。但是,因为我相对广博的哲学基础和人文涵养,使得我对于中医和针灸中所蕴含的整体论、有机论、功能主义等有更好的理解和接纳。


特别是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在2005年的时候和一位生理物理学家张长琳教授合作发展出了一个纯粹的、基于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包括振子、黑体辐射、共振、驻波、对数正态分布、电磁场干涉、耗散结构等)诠释人体穴位和经络的理论假说,然后采用皮肤电研究方法,对从这个理论所推到出来的研究假设,包括针灸如何影响情绪(抑郁和焦虑)进行了验证,很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所以,我个人对中医和针灸治疗抑郁症保持积极的态度,有一定的信心。


但是,无法否认,中医和针灸严重地依赖不同的流派和个人技艺,不像西医和西药那样标准化,任何人都可以根据化验数据进行诊断,开出大致相同的药方。所以,很大程度上中药和针灸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是否能遇到好的中医医师和针灸师。如果你遇到了,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我们深信,抑郁症没有一个单独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可以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同样地,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尽快走出抑郁和焦虑。而对多元化方法的探索过程,本身就是打破导致抑郁症的认知思维(单一化、绝对化、二元对立等)的过程。任何过度信任一种方法,或者否定一种方法,都是错误的。西方人的谚语说得很明白,Any simple, direct answers are basically wrong。


我们所推荐的关于中医和针灸方面的文章,都是经过圈内人士审阅过的,认为作者是“名家”,靠谱。而我们邀请进行微课的针灸师也都是郁友自己亲身体验过,感觉非常有帮助之后推荐的。此外,我们对嘉宾的讲课事先也是进行过友好提醒,建议他们对中医或者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谨慎表达”。


最后,我们和这些专家之间没有任何商业关系,不涉及任何有目的推荐问题。



神气敏感型的诊断治疗思路


李辛:谢谢主持人欧阳辉老师,也谢谢前期罗炳祥医生和张伟医生的联系。感谢大家!


我今天的题目是关于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其实不光是讲抑郁症,就像昨天群里的孔大夫说过:中医其实是不分科的,看病的时候,我们会先把症状、中医的诊断、西医的诊断先放在一边,我们如实地看这个人,看他的神色形态,或者说看他的神、气、形三个部分。


不管是抑郁症、焦虑症,还是神经衰弱,或者人际敏感,这类问题属于现代医学里的心身障碍,在传统中医里面都属于神志病,或者是病在“神和气”的层次。


中医的长处,就是从神和气的层次来处理问题,即使已经到了现在西医所说的躯体层次,我们仍然会首先考虑“神和气”有什么可以调整的部分。而抑郁症这类神志病呢,更加偏重于神气部分的调整。


今天我会在这个部分把这些年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愿意交流的或者案例可以提供,我们一起来讨论。


先跳出在大学学过的中医内科学的脏腑辨证,仅仅从观察来说,一般容易得这一类疾病的患者,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属于神气敏感型。这类人的长相比较清秀,骨骼也比较清秀,肌肉不是那么厚实,皮肤看起来也比较干净,有的皮肤比较嫩、比较薄,在年轻女性或者是小孩子身上,还会有透过皮肤看到血管的感觉。


这样一个形体,是比较薄弱,不是那么丰厚的,如果神也是敏感的,那么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一类人,我们叫作高敏感度、低稳定性。他能接受到周围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多数人没有太多影响的地方,比如说大超市、电影院,或者拥挤混乱的火车站,对他来说就会很难受,因为周围的信息量很大,对他会有一种冲击。这是我们所说的神气敏感型,但属于高敏感低稳定。


这类人在西方比较多见,在东方的华人区域,香港、台湾、澳门,还有东南亚的华人,敏感的人要比我们大陆的华人要多一点。一个原因,是因为南北的问题,还有社会文化教育这些因素。


举个例子,06年我在上海,有一个新西兰的病人,瑜伽师,29岁,很漂亮,每天做瑜伽,吃素,非常小心地控制饮食,整个人非常干净。她到了上海大概三个月,一直不舒服,去上海几家大医院看病,做了各种检查,查不出任何原因,最后医院给她的诊断是抑郁症或是焦虑症。


她属于神气敏感型,形体也比较干净单薄,涵不住。她在西方生活的环境比较安静、整肃,人口密度比较小。而上海的常住人口就有两千多万,信息量过于浓稠、复杂而且震荡,对她来说就有一些困难。


这类病人其实是比较好调的,因为她的形没有问题,气机只是受到了一些干扰,收不住,主要的原因是在神的部分。治疗上,一是通过交流,让她了解自己的精、气、形、神的格局,和目前的情况;二是用了一些中药和针灸。


这类敏感型的患者,针灸效果会比较明显,也比较适合用轻柔的手法。比如在百会轻轻扎一针,有时一针就可以了。在用药上呢,《神农本草经》有一些药物可以参考,尤其是上品都是属于治神的,安神定志,甚至还有祛鬼魅邪气的。


她还不存在有鬼魅邪气的情况,那用点朱茯苓,比如说10克到15克,再加生龙骨15克,生甘草3克,如果虚的话可以加人参1克,不需要太多。人参也有安神定志,安魂魄的作用。这样一个比较柔的方子,适合神气灵敏又比较通的人。


这一类人,是属于比较好治的,因为她比较干净,神气又很敏感,思路也比较清晰,所以非常好治。


如果这一类敏感型的人,但是他的思维比较强,或者他的意志比较强,会在身体尤其是头部形成一些堵塞点。


我发现长期紧张工作,本身又是战士型的,一般会在脑后的风池、风府和天柱等地方形成一些很紧的区域,在前面头维、神庭还有百会会有一些封闭点。用我们传统的观点来说,他其实是属于后天的志意过用了,过用之后,其实挡住了人跟外界天地之气的接通。


百会这个穴位,有点像一个接通点,有点像天线。比如老式的电视,如果天线坏掉了,就收不到清晰的图像了。人也是这样,在百会轻轻扎一针,有重新接通的作用。


对于思维过度的或者自我意识、意志力过强的,这类人像战士,容易闷头去做事,紧紧抓住制定的目标,容易把自己封闭在某个意识的格局中出不来。


这一类人需要用百会、风池、头维给它打开。这几个穴位比我们学过的太冲、内关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形体厚重,志意过强的治疗思路

人的形气神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都是这样。比如志意比较强的人,通常他们的身形也会比较厚重一点,甚至会显得有一点浊,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类人。


思维比较多,志意比较强,身体比较厚重,这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形胜气。而第一类神气敏感型的其实是神气胜形。所以,第一类是阳过度,阖不住,第二类人是阴过盛,打不开。


所以第一类病人我们用像龙骨这一类,用来阖的药物,而第二类比较厚实型的,思维力量比较强的人,除了用针打开头部的郁结点以外呢,药物上可以用风药。


对于北方的、体质比较强盛的人呢,可以用《伤寒论》张仲景的通阳药,或者孙思邈先生的行风气药,比如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麻黄、桂枝等,都可以。


但是这一类行风气药,本身有一些辛温的力量,所以对于体内有瘀滞,有郁热的人呢,就不太合适,我会用我的老师宋祚民先生教的温病思路,轻灵疏透的方法。


这是宋老跟他的老师孔伯华先生学的,用微苦微辛、微甘,其实没有太多味道,但是流通型的,比如说桑叶、桑枝、菊花、路路通、薄荷、防风、荆芥等,这一类药物,也是属于行风气药。所以对于形胜气的人,用行风气药,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

失志伤精的诊断治疗思路

 

第三类人,我们叫做精血亏虚,失志或者伤志的。他也可能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病人的中晚期,就是发展到一定时候,他的阴阳气血耗得差不多了,神气也耗得差不多了。


当一个人的能量、气血不足的时候,其实他的情感、思维,甚至行动力和社会交往,都会处在一个低版本的状态,就跟电脑一样。


电脑里有各种各样的程序,当内存和空间很大,程序不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运行最高版本的软件,速度很快,能处理很多的比较复杂的软件,但是当内存不够的时候,会自动选择低版本的程序,避免死机。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和情感过程,有不同版本的程序。当一个人处在比较虚弱的时候,会自动选择比较低版本的,所以会被动一点、消极一点。


但是,现代医学还看不到这一点,它只是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上,去处理和调整,还没有看到背后——我们的神和气。所以这个部分是中医非常有潜力的部分。


《黄帝内经》里说,阴阳气血不足者,不合适针,应调以甘药。(“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者是也。”《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他的阴阳气血的状态,来随症治之。各位是有经验的医生,我就不多说了。


关于失志的部分,我再多说一点。《神农本草经》里面有一些药物是强志的,最有名的是菟丝子。我发现蜈蚣也有这样的力量,但我很少用动物药。


关于失志的问题,有的比如因为肉体层面受到了损伤,得了慢性病,气血循环受阻,出现的这么一个状态。有的是素来气血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跟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教育,还有文化环境,受到了太多“精神、意识”上的阻碍,慢慢的,我们“神气”的这种少阳木气的状态就给压住了,这个芽芽发不出来,一直封闭在水的状态里。这也是一种失志。

我们这一代,70后还比较幸运一些,50后40后这几代,失志的情况非常多见。他们从小过得太苦,然后在青年、中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和精神上的压抑,而且吃不饱肚子。


这一类情况造成的被封闭的能量,不光会导致中老年的时候出现所谓的抑郁症、焦虑症,其实也是产生肿瘤、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中医和经典心理分析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去看背后的动力。这些心理和生理的症状,其实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重点要看内部是哪些部分的能量被压抑住了,压抑在哪个层次。在这一点上,中医和西医心理学其实是可以汇通的。


最后一点,再说一下就是近年来比较多见的情况:神气干扰。对于比较敏感的人,他因为受到干扰,然后得了病。最严重的一种,就是古人称之为叫邪鬼病。轻一些的,只是神气暂时受到了干扰,比如小孩子和敏感型的人,参加葬礼或者去了医院,或者是自己去野外玩,经过了坟地或不洁之地,还有现在网络上大量的恐怖电影和吓人的信息。我近几年见了很多这样的患者。


这些干扰造成的问题,在现有的西医的心理咨询的门诊中,还无法做出这样的鉴别,所以用一般的抗抑郁焦虑药,或者用经典心理分析方法,效果不太好。因为其实这部分不是医生可以处理的层面。


这部分问题,如果在轻的层次呢,还是可以用《神农本草经》的比如生龙骨、代赭石、朱砂、雄黄,还有刚才说的菟丝子这一类药。在《伤寒论》的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还有孙思邈先生的书里有大量的记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这个是属于比较轻的,医生还可以做一些调整。


对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一般会先问一下他们有没有宗教信仰。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呢,让他们去找佛教,或者道教去安排超度。基督教也有受这方面专门训练的神父。在西方,有的神父是对公众布道的,还有一部分是在修道院里静修的,这类修士中,有人拥有超度的能力。


这个部分,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医是接不住的。但我也见过一些中医,他们的水平很高,会用古代中医的祝由方法,可以直接来处理。


抑郁症,关于患者自杀的问题,这里面要注意,一般患者开始有自杀倾向或者有自杀行为的时候,要小心他不一定只是个人抑郁症的伴生症状,可能有其他的力量进入了。这点一定要小心。就像我们的电脑被其他程序给操纵了,那个时候用一般的药物是控制不住的。


最后讲关于用药的体会。在用药上,我跟宋祚民先生学了用药的刚和柔、动和静(参看《宋祚民老师学术思想的学习与实践》:http://user.qzone.qq.com/2634895847/blog/1434182297)。


比如说像《千金方》的方子和《伤寒论》的方子,大多是偏刚和偏动的。而温病学派的方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偏柔和偏静。比如像刚才提到的龙骨、牡蛎,还有茯苓、莲子、砂仁、人参、甘草、磁石、白扁豆,包括行风气药的桑叶这一类,都是偏柔的。

病人进来的时候,我们通过望诊,第一步就能看到,他的形是有余还是不足,是偏厚还是偏薄的;他的神和气,是偏静还是偏动,偏散还是偏聚。有了这些,在用药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整体的药物,是否偏动静刚柔。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在《本草纲目》里面有很详细的记载。这些内容在我们目前的教材内被忽略了,但是其实挺重要的。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大学学过的逍遥散,它是疏肝解郁的,所以理论上对于抑郁症应该有效果,但临床用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好用,我的很多同事同学都试过这个方子。


道理很简单,因为现代的女人,跟过去的女人是不太一样的。过去的女人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可能要等到了元宵节、重阳节才可以出来走一走,在家整天绣花,小范围做做事情,如果是小姐的身份,那就看得更紧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偏静、偏滞,有可能形胜气的状态多,她们需要流通,所以那个时候用逍遥散的效果会比较好。


现在,整个世界的“阖”的力量都不足,气升浮在外,大部分女性都在外边做事,一个比一个忙碌,所以体质心质都偏躁偏动一些。当她们得了抑郁症之后的气机格局和古代女性的气机格局是不一样的。


纯粹的抑郁症或者纯粹的焦虑症并不多见,它们随着身体的能量像钟摆一样从一头摆到另一头,所以有了个新名词“躁郁综合症”。


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再用这些动药,就要小心一点。除非是比如西北或者是北方的妇女,三四十岁,从小就很结实,皮肤腠理都比较厚实,平时缺乏运动,生活也比较单调,没有太多的机会让自己的志意可以抒发。这一类的现代人不多见了,治疗上用风气药流通一下,还是可以的。


前面提到,辛温的行风气药,对某些体质的人会产生一些多余的热,形气厚的人,本来就容易有湿热,所以处理的方法,一是可以考虑用温病的方法,二,比如用石膏、生牡蛎,还有生石决明、珍珠母,这类药有潜镇的作用,而且能够直接把人浮躁的神气收回来,同时也能够制约整个方剂中多余的辛温力量。这是我跟老师学的。


有关心身医学方面呢,我是跟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李慧吉老师和武成老师学习的,他们当时的研究属于跨学科,叫作心身医学,相当于中医的神志或者是情志对肉体层面的影响。


各位有什么愿意讨论的或者有什么案例?我喜欢互动,干讲有一点困难,感谢大家。

主持人:李辛老师在这里给我们讲了抑郁症,抑郁症现在非常普遍,大家有什么意见和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


李辛:今天讲抑郁症,平时我也看很多内科病,我的老师是儿科专家,所以儿科病人也占了其中一大部分。所有的病我都是这么来看的,看他的神、气、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看人要看他的神是定还是不定,散还是聚,清还是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病人如果他的神不是很定,而且是散的,或者是有点糊的、浊的,哪怕他只是得了一个感冒,也不太好治,而且你要小心,他可能会快速恶化,或者转变成其它的病。


因为当神气不定的时候,容易受到外邪攻击, 因为往往他本身的气机格局是乱的,神乱了,他的生活起居、情志、意识会容易不循常道,所以,即使我们去治疗,他的神机、气机不一定能够跟着“常道”走。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除了前面说的药物和针灸,以及深入交流以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一定要运动,我会要求病人必须去跑步,如果不跑步的话,治疗的周期会比较长,运动可以从精神、能量、物质层面去打破他原有的格局。


因为这一类的情志病都是因为他的精神情志,他的神机、气机,都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格局当中,我们医生要帮助他去打破这个格局,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尤其对于第二类,思维比较多,肉体比较厚实,气血比较重浊的,一定要让他去动,而且是量比较大的运动。对于第一类神气敏感型的,同时也是思维太多的人,我会推荐他去练太极、站桩或静坐,能帮助他把神收回来,又不至于消耗过大。


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