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结节在什么情况下可停止随访?(放射科杨大夫的回答,53赞)

 关前月岁月静好 2017-05-13

问题问的很好

随着CT的应用广泛,尤其是薄层CT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绝大多数在一开始被发现的时候都无法定性,需要随访复查,不同的指南给了一些不同的建议。

下面就结合笔者的经验做回答。

一般初次发现结节,放射科医生会做出一个判断,主要是判断是否恶性,这个是要靠功底的,结合CT表现,甚至其他检查的结果作出分析,如果可疑恶性,多会建议穿刺活检,如果证实恶性,不要随访,直接手术或放化疗了。这一步非常重要,考验CT检查质量和放射科大夫水平!如果活检结果是良性,则要根据情况,选择短期复查或重复活检等检查。

当然,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但初次检查是无法下肯定结论的,这就需要随访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至于随访的间隔则是由结节的大小和CT表现(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还是部分实性结节等),结合病人是否高危人群来确定。(下图为亚洲肺部疾病和胸外科多学科专家小组的指南)

最终停止随访有如下的几种原因:

1、结节随访中消失了。肯定是良性结节,此时不需要针对此结节进行随访复查了。当然若是高危人群,年度筛查还是有必要的。

2、结节随访足够的时间后仍然静止,没有变化。这个足够的时间根据结节CT表现不同而不同。比如实性结节,至少2年,磨玻璃结节甚至要求到5年。但通常建议年度筛查,所以这些结节即使到了推荐的时间,仍然不会停止随访的。

3、随访过程中,结节增大,或者对于较大结节大于8mm,结合PET等检查考虑恶性可能大了,就需要手术了,也停止随访。

下图为磨玻璃结节,随访两年后增大,证实为肺腺癌。

最后强调一下,对于肺结节的管理,一要看CT扫描水平,二要看解读大夫的专业知识,三要看病人自己的认识程度。既要重视,又不用过度焦虑。有的发现一3mm小结节的,焦虑的睡不着,立刻去做PET-CT,结果没任何用处。也有一些我建议随访的病人两三年后才来检查,结果已经转移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