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AACE】糖尿病肥胖患者,哪种治疗方法适合您?

 尚振奇 2017-05-13

会议快讯

1型与2型糖尿病肥胖的流行病学

BMI水平分级

1994年及1995年美国研究数据显示,T2DM风险随BMI增加而增加,经年龄校正后,与男性相比,相同BMI水平时女性的T2DM风险更高[2-3]。至2009年,美国新诊断T2DM患者中,已有30%伴超重,55%伴肥胖。2015年美国调查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中,总体有18%伴肥胖、28%伴超重,尤其是年龄在26岁及以上的患者人群占比已超60%[4]

糖尿病肥胖患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肥胖患者可伴随多种并发症发生,如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骨关节炎、卒中、癌症、肾病、严重胰腺炎、肺部疾病等。此外,脂肪组织扩大还可促进炎症状态和代谢功能障碍。

肥胖的病理生理学

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导致的脂肪堆积是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体是如何来调节能量摄入的呢?多个器官包括胃、脂肪组织、肠道及胰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能量摄入。其中胃饥饿素可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进而产生饥饿感,而肠道分泌的缩胆囊素、多肽YY、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以及胰腺分泌的胰淀素则可产生饱腹感。已有研究证实调节这些激素抑制食欲,可达到减重效果。

那每日总能量消耗是怎样的呢?能力消耗主要包括睡眠能量消耗、食物热效应、活动能量消耗、粪便及尿液消耗。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能量消耗增加,通过降低尿糖消耗、增加食物热效应或可帮助患者能量摄入/消耗平衡。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食物诱导的体重变化与能量消耗变化相关[5]

肥胖的治疗

2013 AHA/ACC/TOS*指南推荐治疗方法选择

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

在生活行为干预上可以通过:自我监测体重并记录、饮食控制、规律且强度适中的体力活动、社会支持、增加行为改变的步骤、选择长期参与干预或体重维持的团体/项目。

Look AHEAD研究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血糖,使体重下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随访期间体重的变化

随访期间HbA1c的变化

药物治疗

2013年AACE糖尿病综合管理指南提出,胰岛淀粉样多肽类似物、双胍类、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可带来体重下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则对体重无影响[7]。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也可能使得患者体重降低[8-9]

手术治疗

减重手术有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胃旁路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SOS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缓解率更高[10]。与病程≥4年的患者相比,病程<1年的患者糖尿病缓解率更高,10年缓解率超50%。

糖尿病患者病程与术后缓解率

Stampede试验评估了胃旁路术或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结果发现,减重手术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1]

12个月三组的血糖与血脂指标比较

对于死亡率与并发症结局,SOS研究数据显示,与常规治疗患者相比,接受减重手术患者的总体死亡率显著降低(P<0.03),大血管并发症与微血管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也显著更低[10、12]

综上,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使得1型与2型糖尿病的管理更加复杂。而适度的减轻体重(体重的5%-10%)可带来众多获益。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体力活动)可作为肥胖治疗的基石。同时,选择合适的药物可帮助体重管理。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则建议行减重手术。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的疗效的证据仍较缺乏。

1.2017 AACE: T11-Richard E. Pratley. Differing Approaches to Obesity Treatment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2.Chan JM, Rimm EB, Colditz GA, Stampfer MJ, Willett WC. Diabetes Care 1994,17(9):961-969

3.Colditz GA, Willett WC, Rotnitzky A, Manson JE. Ann Intern Med 1995,122(7):481-486

4.Miller KM, Foster NC, Beck R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5,38(6):971-978

5. Leibel RL, Rosenbaum M, Hirsch J. N Engl J Med 1995,332(10):621-628

6. Look AHEAD Research Group, Wing RR, Bolin P,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2):145-154

7.Garber AJ, Abrahamson MJ, Barzilay JI, et al. Endocr Pract 2013,19(3):536-557

8.Dejgaard TF, Knop FK, Tarnow L, et al. BMJ Open 2015,5(4):e007791

9.Perkins BA, Cherney DZ, Partridge H,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37(5):1480-1483

10.Sj?str?m L, Peltonen M, Jacobson P, et al. JAMA 2014,311(22):2297-2304

11.Schauer PR, Kashyap SR, WolskiK,etal. NEngl J Med 2012,366(17):1567-1576

12.Sj?str?m L, Narbro K, Sj?str?m CD, et al. NEngl J Med 2007,(8):741-752

SACN.DIA.17.04.2226g

为进一步了解大家的关注焦点,“菲菲”邀您参与下方互动问答:

相关推荐:

 【2017AACE】菲跃奥斯汀,同步最前沿——第26届AACE大会亮点预告

【2017AACE】筑造更好的骨骼:“甜蜜骨头”新见解

 【2017AACE】聚焦特殊人群,实时掌握血糖状态

【2017AACE】挑战肥胖——节食与手术各要注意哪些?

【2017AACE】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重在“及时”

【2017AACE】糖尿病的精准医学——“我们到哪了?”


本资讯由赛诺菲糖尿病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帮助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览之用。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只有那些有机会与患者交流并查阅了患者病历的拥有资历的医生,才能够被依赖以提供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赛诺菲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