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陵之变曹爽的选择

 松林阅读 2017-05-14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曹魏第三任皇帝)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事件经过: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

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然后向魏帝禀奏曹爽的罪恶。

司马懿派遣侍中、高阳人许允和尚书陈泰(陈群儿子)去劝说曹爽,告诉他应该尽早归降认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并指着洛水发了誓。

“智囊”桓范到了之后,劝说曹爽兄弟把天子挟持到许昌,然后调集四方兵力辅助自己。而自己有大司农印,可以征调粮草。然而曹羲兄弟却默然不动,从初夜一直坐到五更。曹爽然后把刀扔在地上说:“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为富贵人家!”。

于是曹爽投降,被司马懿软禁,数月后被杀。

对于高平陵之变,很多人认为,如果当时曹爽按照“智囊”范桓的建议,挟天子到许昌另立中央,然后可以和司马懿一争,还有生还可能。

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的可以吗?这种事很多人做过,控制皇帝很容易,控制许昌也很容易,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呢?董卓这样做过,可是引来的天下诸侯的攻打。

曹操也做过,他是成功了,可是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曹操时,利用皇权,拉拢任用士族、军阀、名士、贵族和既得利益集团,这样贵族自然拥护曹操。

而曹爽呢,明帝曹芳让他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可是数月后,即用“名士”丁谧之计,明升暗降让司马懿做太傅,而夺其兵权。同时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趁机免去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另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曹爽兄弟于是完全掌握京师禁军;他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并让一些明帝嫌弃的闲人“名士”担任朝中要职,

用司马懿讨伐檄文的话说“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可以看出,曹爽当了辅政大臣后,排挤原来的高级官员,任人唯亲,发展自己的小集团,让所有的贵族都站在了其对立面,他看起来很有权势,亲信兄弟担任要职,手握军政大权,可是他忘了,天下是所有贵族的天下,而不是曹氏的天下,当初曹丕想篡位,还得用“九品中正制”拉拢贵族,曹爽当辅政大臣就敢排挤贵族,他不知道,当辅政大臣要拉拢重臣,而不是排挤他们。

现在司马懿占据都城,曹爽才知道自己当初多么幼稚,让所以贵族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所面对不仅仅是司马懿,而且整个贵族集团,即使他挟天子到许昌,又怎能号令天下?只会引来天下的围攻。

司马懿完全可以废除曹芳帝位,然后另立皇帝,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天下还是司马懿的,他留着皇帝又有什么用?范桓的大司农印就更没有用了。

而在高平陵的曹爽军队呢?真的是曹爽想打回都城就可以的?

军队在听到都城被控制的消息后,都沉默了,军队沉默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为什么沉默?是绝望?还是各心怀鬼胎?如果当时军队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的,我想曹爽还有可能一战。可是军队沉默了。

当时大部分人的心思恐怕都是“以吾度之,太傅(司马懿)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如果投降,死的可能只是曹爽兄弟而已,自己家族还有生还可能,而如果打回去或者去许昌,那是凶多吉少。

面对这样的局势,别人曹爽这样的恋栈驽马了,就是司马懿这样的枭雄也很难有把握。

曹爽的失败不在于高平陵之变时不敢一战,而在于当初做辅政大臣时,一心只想着发展自己的小集团,而不知道跟元老重臣搞好关系,拉拢他们。

当初汉文帝初即位,也不敢提拔自己从代国带来的人,而是封赏周勃、陈平等勋贵和诸侯亲王,安抚好他们,等时机成熟了在削弱他们。

而昌邑王刘贺一登基,为了加强皇权,就急不可耐的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人,发展自己的小集团,而排挤霍光等让其登基的人,最后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