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讲述的语言是汉语,而记录我们的汉语的文字则是汉字,汉字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年以上了。 汉字是如此的伟大,那么,创造汉字的人肯定也是伟大的,人们还把他封了神,称为“字神”。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造字神是仓颉(jié,音杰)。仓颉,亦作苍颉。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说他是黄帝的史官的,也有的干脆就认为他是古代的一个帝王,还有的认为他和史皇是同一个人。在中古古代历朝的典籍中,许多都记叙了仓颉的简单身世,并盛赞仓颉创造汉字的惊世壮举。 《世本》是一部记载从黄帝到春秋时期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的著作,一般认为是由先秦时期史官所修撰的。《世本》中就明确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世本·作篇》中说:”黄帝使苍颉作书。''而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序》中则更明确的记录道:”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方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也就是说,黄帝的史官名叫仓颉。·仓颉见到飞鸟走兽的爪蹄痕迹各不相同,从中得到启发,明白了蹄迹区分的道理,从而使文字能够互相区别开,初步创造了文字。因为有了文字,百工可以治理,万品得以体察。《淮南子·本经》更是道出了仓颉创造出汉字之后的神迹:”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了文字,从此开启了文明之门,上天因此落下粟米,鬼怪为之在半夜啼哭。说起来,还真是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了。 也有说仓颉本身就是古代的一位帝王的。《汉学堂丛书》中直接称呼他为“仓帝”,书中说:”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也就是说,仓帝乃史皇氏,其名是侯冈颉。他的相貌奇特,龙颜庄严,四目灵光,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因此,生来就能够书写文字。于是,仓颉能够透彻地了解天地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造了文字。这个惊世的壮举,使上天落下了粟米,鬼怪夜间啼哭,蚊龙潜藏大海。《淮南子》也说:”史皇产而能书。''高诱注: ''史皇,仓颉。''这么看来,仓颉和史皇是同一个人。不过也有说是两个人的,创造文字的过程各有分工,史皇作图,仓颉作书。不过,综合看起来,一般还是认为他们是两个人。 一般通行的说法,还是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而古代以文字工作为职业的,使用文字最为频繁的就是那些胥吏们。古代的胥吏直接奉仓颉为祖师爷,尊称其为''仓王''。 现在的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还保存有仓颉庙和仓颉的墓位。从其碑记看来,仓颉庙应该是建于东汉汉桓帝延禧五年(公元162年),而后代陆续有增修。 仓颉庙占地17亩。仓颉庙前,有一副对联:”明四目制万世文字之祖;运一心赞两仪千古士儒之师。''庙内建有后殿、正殿、献殿、前殿、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后殿内塑有''四目重光''的仓圣像。塑像仓颉是四只眼睛,神光四射,这是根据古籍''四目灵光''的记载雕塑的。正殿后殿陈列着历代碑刻,其中有''苍圣鸟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碑''。 东汉延禧五年的''仓颉庙碑''现迁入西安碑林。 后殿后面是仓圣墓。墓冢高3.2米,周围44米。墓顶有古柏 一株,群众称其''转枝柏'',这是因其十分奇特,四面树枝隔年轮流荣枯而得名。在整个庙院内长着数百株古柏,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使得庙院显得古朴庄严。 事实上,汉字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经过了数代人的创造革新,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显然不是某一个人独立创造的。但是,作为被奉为“字神”的仓颉,在汉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