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

 夏海听涛 2017-05-15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名云彰,又名彰,字少梅。一九○九年出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门第,故其印语曰:“家在洞庭衡岳间”。他的父亲陈嘉言,字梅生,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漳州知府,也曾在湖南主持过有名的船山学社,思想比较开朗。嘉言先生工诗文,擅书法,少梅自幼即在父亲的督导下赋诗、习字,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他更酷爱丹青,十六岁时参加了北平的湖社画会,故又号昇湖。据说,当时他是湖社画会最年轻的一位成员,也是学习最刻苦者之一。当年旧京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画家,许多亦富收藏,陈少梅是借私人收藏临摹起家的。他每借得一件名作来,便如获至宝,躬身烛光之下,彻夜临摹,临习数遍之后,再准时归还画主。经几年磨砺,聪颖加勤奋,使他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传统山水、人物画功底;在二十岁左右已于画坛崭露头角。1930年,当他二十一岁时,作品就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并获美术银版奖。此时,陈家家境日衰,他不得不以卖画为主。一九三一年始,他由北京转赴天津,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分会,从事绘画创作,兼事授徒,并于京、津、沪举办画展,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一位早熟的画家。启功先生说:“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据吴云心先生回忆,“日军侵占天津时,陈少梅居达文里,志画为主,不求闻达。”当时的老画家赵松声在天津画坛很有声誉,为同道所尊重。赵画黄鹤山樵一派,造诣很深,与陈少梅所宗不同,而对陈却推崇备至,欣然自居陈下。陈则谦虚坦率,从不自炫其能,一无傲气,更无俗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积极努力于新美术事业,焕发了新的创作激情。一九五三年底,他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于次年九月因患脑溢血病逝,惜享年仅四十五岁。

陈少梅(Chen Shaomei),一九○九年出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门第,故其印语曰:“家在洞庭衡岳间”。他的父亲陈嘉言,字梅生,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漳州知府,也曾在湖南主持过有名的船山学社,思想比较开朗。嘉言先生工诗文,擅书法,少梅自幼即在父亲的督导下赋诗、习字,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人物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山水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画作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癸未(1943)年作 荷风清逸 立轴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陈少梅 竹石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山水

五十年代初,陈少梅曾游京郊各地,在此期间产生了一批新作,从意境、笔墨、章法来看已脱去古人成法,逐渐化成了自己以细密秀雅为主调的艺术语言,有的以完全崭新的面目表现了现代生活。 如《江南春》,作于一九五三年,为细笔青绿山水,近景是莲叶初露的水塘,高远处是葱翠的春山,中景绿柳掩映着农田、村舍,点以插秧的农民,一前一后往田中送饭的小姑娘和老奶奶。这是一幅比较完美的新农村风景画,此画大量地运用了小而密的苔点,谨细秀丽,新颖可观。《小姑山》亦为一九五三年所作,这是一幅很可爱的写生画。画中圆如樵髻的小姑山屹立江心,半山有小姑庙,山顶有梳妆亭,右有彭郎矶与之呼应,仿佛他在作画时脑际始终萦回着民间关于小姑与彭郎的传说。他用墨赭细笔勾皴山石,以花青细笔密点丛树,山石尽以赭石染出,画法新颖,画风明净雅致,极富装饰趣味。这些艺术处理手法,和四十年代的作品有一定的联系,但整个情调却比《西园雅集图》和《桃花源诗意长卷》更亲切温馨,因为它来自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自作者自己对美的发现,是他自己独到的艺术符号。

由于新生活的启发,陈少梅的人物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三、四十年代,他主要画仕女、文人学士和神话人物,惟有一九四八年所作之《卖饼儿》等少数作品为现实中人物,并题以“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的诗句,这令人心酸的卖饼儿题句道出了贫苦人民的心境。五十年代,他除致力于山水画的创新以外,也开始了现实人物画的探索,创作态度非常认真。如《浴牛图》,表现了翻身后的农民对牛的惜爱之情。图中牵牛的农民的背影和牛都画得自然生动,认真严密。画面右上角垂下的那一组柳丝,穿插巧妙,笔法干净利落,既点出了初春的季节,又从形式美的角度使此图大为增色。由此我想起了画家夫人冯忠莲所说的一件事,她说:“陈先生口袋里经常揣一个小速写本,发现了好看的树,就用铅笔把它勾下来。如果和他一块出门,他常常走着走着就不走了,准是前面又发现了入画的事物。”我想,这组绝妙的柳条,不仅因为画家懂得平面构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源于大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