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學》誠意與慎獨

 蓮葉 2017-05-15

姚淦铭:《大学》诚意与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解读:“诚”的汉语词场

《大学》于“诚意”特别凸显之,“诚意”或被看做是《大学》的枢纽。这里先来看看,“诚”字的结构以及它所构建的汉语词场,进此可知其根,刨其柢矣,因为此中就蕴积着汉民族许多关于“诚”的意趣、智慧、文化。
先看“诚”字的解释,《说文》曰:“诚,信也。从言,成声。”“从言”,是由“言”作构件,字义与“言”有关,“成”表示它的读音。
再看“信”字的解释,《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此字由“人”与“言”会意构成,人之言语讲究信用,此为诚、诚信。
这两个字的解释很有意思,你解释我,我解释你:“诚”就是“信”,“信”就是诚。这叫“互训”,就是彼此相互解释。这两个字均用“言”这个元素来建构,都用“言”来表意。如果梳理一下,便会看清古人的理路:

人——言——信——诚——成——人

既 然是人,就会说话、言说,有哲学家就把人定义为会说话的动物;而人要说话、言说,就要守信,否则就不符合做人的道理,不值得算是一个人,这也就是“信”, 就是“诚”。其实从古至今,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人心却常常一样,试看人们对那些鬼话、谎话、骗话、假话、大话、空话、屁话等等,无不厌之恶之,恨之憎 之,排之斥之。
为什么对人的言语这样看重?因为言为心声。如王筠《说文句读》说:“言者,心之声也。”言语做到诚实、诚信、信用,这才能算个人、做个人、成为一个人!
“诚”的词义,后来由本指人说话之真诚,而引申至一切的诚实、真诚、忠诚,又衍生出真实,实情、真情,心志专一,真正、确实等意思。由“诚”构建的词场也显示出特别的丰富:
一、“诚”与心、意、念、志、愿、怀、身等组合
“诚心”,诚恳的心意,也指真心诚意。“诚意”,《大学》说“诚其意”,是使意诚实,即是使得心志真诚。另指心意真诚、真诚的心意。“诚念”,诚心诚意。“诚志”,也即是诚心的意思。“诚愿”,忠厚老实。“诚怀”,诚心、真诚的情怀。“诚身”,谓以至诚立身行事。
二、“诚”和其他良好品质的组合
“ 诚正”,心意真诚,思想端正。“诚贞”,忠诚正直。“诚恳”,真诚恳切。“诚信”,真诚、真诚之心。“诚善”,诚实善良。“诚厚”,诚实宽厚。“诚直”, 忠诚正直。“诚若”,至诚和顺。“诚亮”,忠诚、诚实。“诚恪”,忠诚恭敬、真诚严肃。“诚剀”,忠诚剀切。“诚虔”,真诚恭敬。“诚庄”,真诚严肃、诚 实庄重。“诚勇”,内心勇敢。“诚效”,忠诚和效力。“诚悃(kLn)”, 真心诚意。“诚恕”,诚实仁爱。“诚款”,忠诚、真诚。“诚壹”,心志专一。“诚敬”,诚恳恭敬、忠厚端肃。“诚素”、“诚愫”,真情实意。“诚真”,诚 实真率、真诚。“诚实”,真诚老实。“诚切”,真诚恳切。“诚笃”,真诚厚道、虔诚、真诚深厚的意思。“诚朴”,真诚朴实。“诚质”,诚实、质朴。“诚洁 ”,衷心纯洁、真诚明洁。“诚挚”,诚恳真挚。“诚悫(quI)”,诚朴、真诚。“诚谠(dRng)”,忠直,也指忠直的言论。“诚勤”,的确殷切。“诚确”,诚实。
三、“诚”与人、事物、行为等的组合
“诚臣”,忠臣。“诚烈”,忠诚刚烈之士。“诚能”,确实有才能的人。
“诚道”,诚实之道。“诚理”,真理。“诚贯”,诚实的习惯。“诚节”,忠诚不渝的节操。“诚孝”,忠孝,出自内心的孝敬。“诚绩”,忠诚之绩。“诚至”,即至诚。“诚慊(qiI)”,赤诚的心意。“诚职”,忠于本职。“诚谛”,真实而详审、真谛。
“诚谢”,衷心感谢。“诚谏”,忠谏。“诚请”,诚恳请求。“诚感”,谓精诚感动神,因而出现奇迹。“诚契”,指心意真诚互相投合。“诚祈”,虔诚地祈祷。“诚服”,真诚地服从、佩服。“诚说(yuI)”、“诚悦”,衷心悦服。
四、对“诚”的描述的组合
我们又熟知,“精诚”、“赤诚”、“至诚”、“忠诚”、“热诚”、“虔诚”、“真诚”,又如“诚心诚意”、“诚心实意”、“精诚团结”等等词语。
五、词语中的典故和智慧
1.“诚悬”之典故。
“ 诚悬”又作“诚县”,喻指处事公正明察。出自《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衡”,就是称,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称”后来写作“秤”。 “诚”,指审察、明察的意思。“县”,通“悬”,此指悬挂在秤杆上的秤砣、秤锤。此句的意思是,所以秤上面能明察秤锤,就不会被欺瞒轻重了。郑玄注:“ 衡,称也;悬,谓锤也。”孔颖达疏:“‘衡’谓称,‘衡悬’谓称锤;‘诚’,审也。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此喻意就是处事公正明察,人心中能有一 杆秤,当然能轻重分明,不能欺之瞒之了。
有意思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778—865), 公权是他的名,其字就是诚悬。他是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侍书禁中。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这里“权”就是秤锤的意思,“公权”之名与“诚悬 ”之字,意义密合,非常巧妙。不仅柳公权所创造的“柳体”流传至今,而且他的“诚悬笔谏”的故事也一直流播至今,教育了许多的人。这是柳公权用书法进谏唐 穆宗的故事。《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因为当时唐 穆宗荒疏政事放纵享乐,所以趁他询问书法笔法时,柳公权就用心正才能笔正、笔正了才可取法来影射之,以此进谏其当心归其正,此为有名的“笔谏”故事。
2.“诚己刑物”典故。
“诚己刑物”是个典故,也是个成语,其中也有处世智慧。“诚己”,自己真诚。“刑物”,给人作出榜样来。“刑”,通“型”。“物”,此指人。此成语意思是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取法。
此出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如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凰之术也。” “夙”,早。“执辔如组”,出自《诗经·邶风·简兮》;“辔(pIi)”,马缰绳。“组”,是指用丝编织成的带子。一车四马,共有八根缰绳,手握住缰绳就像在编织丝带那样。“反”,返。“鸱(chO)(xiQo)”, 猫头鹰,古人视为恶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只是知道私财不落入腰包,公事及早办理,就说我也能够治理民众。这样倒不如去知道诚恳对待人,为人楷模,如 此来治理百姓,就如驾驭车马,此即是驭民有术,又如止风灭火,消灾免难,化鸱为凤凰,变恶为善的诸种道理。“诚己刑物”就是一种管理的智慧,也是智慧的管 理。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语。
这一成语大家很熟悉,最早当源出于汉代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后来《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作:“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到后来又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成语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的诚信所到,就能感动天地,使得金石也为之开裂。
《论 衡·感虚篇》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向上射十日,九日除去,一日常出。王充认为这只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这故事的寓意旨在表明 这样的道理:“此欲言尧以精诚射之,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指毁坏)。盖诚无坚,则亦无远矣。”尧是用一种“精诚”在“射日”,“精诚”所施加到的地方,可 以使得金属和坚石亏损,即是金石也能被毁坏。精诚面前没有坚硬之物,亦没有不可达到的远处。这里的“诚无坚,亦无远”,也是精诚所至的原因了。

《大学》·诚意·慎独

《大学》“八目”,其中关于“诚意”与“慎独”两目,《大学》有曰:

所 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这一段话生动地阐述了诚意、慎独的内涵。
一、“诚其意”的精义
1.“诚其意者”,就是能够“毋自欺也”。
我 们已经解读过“诚”字,这里再说“意”字。《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意”,就是心意、心志、心思、意向、意图等等。古人 认为“意”从心起,因此要从其心而考察其言语,进而知晓其心意。不过王筠《说文句读》:“‘从’者,‘以’之讹。‘以心’者,说字之从心也。‘察言’者, 说字之从音也。‘知意’者,又出全字也。纯是以形解义。”这是认为“从心察言”当作“以心察言”,就是用心去考察别人的言语就会知道他的心意。
一个人要“意”“诚”,即要真诚、诚实、诚信,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当然也不欺骗他人,而首先是自己不欺骗自己。朱熹说,“譬如一块铜,外面以金裹之,便不是真金”。“譬如一块物,外面是银,里面是铁,便是自欺,须是表里如一,便是不自欺”。(《朱子语类》卷十六)
我 们知道一个成语“自欺欺人”,是说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朱熹说:“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朱子语类》卷十八)欺骗别人也就是欺骗自 己,而且这是更厉害的自欺。此言当深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诚意者必不自欺,而预禁自欺者亦诚意之法。互相为用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2. 诚 意要落实,只有落到实处、做到实处,才能算是不自欺。朱熹说:比如做善事,自己也知道应当去做,也勉强去做了,只是心里又有些不这样做也不要紧的想法。比 如不做不善的事情,心里也知道不应当做的不做,虽不去做,然而心里又有些做了也不妨的意思,这就是“自欺”。这便是好善不“如好好色”,恶恶不“如恶恶臭 ”,即便“做九分九厘九毫要为善,只是那一毫不要为底,便是自欺,便是意不实矣”。(《朱子语类》卷十八)
3. “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正心必定先要诚意,此理易明,因为若不诚意则不会严格要求自我,便会宽容自我、迁就自己,于是心灵也会随之而渐渐放纵起来。比如 《大学》里就说到好多人们常见的心态、心理、心志方面的弊病,朱熹说,“说许多病痛,都在‘诚意’章,一齐要除了。下面有些小为病痛,亦轻可。若不除去, 恐因此滋蔓,则病痛自若”。
4. 诚 意必须慎独。“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是一种执著,自然而然的执著,就像厌恶那样,很自然地对恶劣的秽臭极其厌恶; 就像喜好那样,很自然地对喜好的美色极其喜爱。这些如朱熹所言一是“皆务决去”,一是“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这就称为“自谦”,就是“自慊(qiI)”,这也就是自我内心的满足。因此君子必须要“慎独”。
5. 诚 意起到贯穿与主导的作用。如王阳明说:“《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功夫始有下 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王阳明《传习录》卷上)诚意是正心的前提,他又说:“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大学问》)他还说:“欲诚意,则 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功夫。”(《传习录》下)
从上面所说,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明代王阳明为什么说《大学》之道诚意而已矣,明代李卓吾为什么评价“诚意”最为《大学》枢要。
二、“慎独”的精义
欲正其心,便需先诚意;而诚意的下手功夫便是慎独,所以《大学》此段又反复说“慎独”。
1.“慎独”,最早就出自《大学》、《中庸》。
《大学》反复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由此“慎独”这一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在儒家那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张扬。
什么叫“慎独”?这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独知的时候,谨慎不苟。在没有其他人注视、监督、觉察的情况下,自己要谨慎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如东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礼记郑注》)
宋明理学家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朱熹就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中庸章句》)“慎独”,一言蔽之就是在独处独知之地要戒慎。
人们都有一种体会,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一个人独处独知是不一样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人的行为要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要考虑公共的准则、道德规范。然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在宽松的环境下,有了充分的自由度,因此往往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 小人不慎独的所作所为。
《大学》还列举了非君子的小人一类人物,对他们进行不能慎独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这段生动的文字,就像是对“小人闲居的录像”了。
第一个镜头,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是在无监督之下的不善之心的泛滥,欲望的成灾,于是起“不善”之念,干“不善”之事,做“不善”之人,且“无所不至”。这种情况在每一个时代都有。
第二个镜头,是一旦“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面对君子,小人会掩藏、伪装,掩盖那些不善的,而显露那些自以为善的,欲遮君子耳目。这句话真是把小人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三个镜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是他人之视自己,却能明察地如洞见心肺肝脏一样,则掩藏有何益处呢!
最后归纳说,“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说真诚在心中,就会显形在外的,当然反过来说内心若存有不真诚,也会彰显在外的,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 经典再说“慎独”。
《中庸》也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因此君子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自我戒慎,在那些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自我恐惧。越是隐秘的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越是容易显现,因此君子要慎其独。
朱 熹说:“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 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其离道之远也。”(《中庸章句》)这是说,在幽暗中,细微之事,迹象虽还未形成,但是那种“几”,即事情的 苗头或预兆则已萌动了。他人虽不知晓,而自己已经独知之,那么天下之事无有昭著彰显而能超过于此的。因此君子既要常常戒惧,而于此独处独知之时,尤其要更 加谨慎。以此来遏制将要萌发的欲望,而不使它潜滋暗长在隐微之中,因其离道远啊。
朱 熹还说:独者,“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就此不睹不闻之中提起善恶之几而言,故君子慎其独也”。(《答张敬夫》)不要以为“不 睹”之中真是“无睹”,相反要戒惧“有睹”;不要以为“不闻”之中真是“无闻”,相反要戒惧“有闻”,因此既有“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之言,又有“若要 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谚语广为流传,此真一针见血!再说,没有比隐蔽的事情更易显现出来了,没有比微小的事情更易彰显出来了,“故君子慎其独也”。宋明 理学就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
4. 为什么《大学》这一段文字连续两次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魏源说:“两言‘慎独’,前谓初学立志入道之人,当无负此知;后谓小人不慎独之弊,以警志道不终之士,尤宜愧此独知也。”(《大学古本发微》)
此后《大学》又回归于“诚其意”,说者大都认为慎独是诚意的下手功夫。
《大 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魏源亦有评:“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皆自独知中见 之。独知中之森严如此;润身之德,广胖之乐,皆从此出。所谓敬则诚,诚则天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亦何乐而不为?作 德之心逸,日休而甘为。作伪之心劳,日拙哉?”
在 独处独知中,曾子形象地告诫人们,这时就像有“十目”、其实是有很多的眼睛在监视你,就像有“十手”、其实是有很多的手在指着你。“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其严乎!”用今天的情状来比拟,那么就好像有许许多多的安装在隐蔽处的“探头”,正在严密地监视着你,那些“全程监控录像设备”正在暗中拍摄下你的一举一 动!因此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在监察着,千万不可不谨慎。
最后说,财富可以润饰房屋,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就身体安泰,故君子必诚其意。
“慎独”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尤其需要实践的功夫。“功夫”是指本领与造诣。“慎独”须修炼,须有本领,须有所造诣,这就是慎独功夫。这是自己谨慎独处进行品行修炼的功夫,而不再仅仅是认识的问题了。“慎独”是人立足于人世的一种必具的智慧。

荀子论“诚”与“慎独”

《荀子·不苟》也论述了“诚”与“慎独”,且见解精湛。荀子认为“诚”既是养心修身的根本原则,也是大自然运行和变化的规律。

君 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 也。
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荀子》一书共有32篇,第一篇是《劝学》,可见“学”是人生最首要的事情。第二篇是《修身》,修身设置在其次,也表明人生修身的极其重要性。第三篇就是《不苟》,这是说人的行为道德的准则,亦然见其重要地位。《不苟》中的这一名段,说了几层意思。
一、修身养心最要者是“诚”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诚,是君子修养身心的最善者,没有比这更善的了。“致诚”,即能达到诚,则修养身心也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办法了,所以说“致诚则无他事矣”。可见“诚”在修养身心中的重要、必要、首要。
2.“诚心守仁,诚心行义”。
要 诚心守仁行义,“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先说“诚心守仁则形”,仁义就会显形在言行中;“形则神”,进而就会超凡出俗;“神则能化矣”,超凡出俗就会 使得事物转化了。再说,“诚心行义则理”,就会办事有条理,守规则;“理则明”,如此就明白;“明则能变矣”,明白了就会使事物转变。“变”与“化”相互 交替出现,就谓之“天德”,即是符合自然的变化规律。诚心守仁,诚心行义,就会带来许多的效益。
3. 从天地四时感悟“诚”。
“ 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天地虽然不言说,但是人们推崇天高地厚;四季虽然不言说,但是人们会预知变化。这是因为自然“有常”, 即有规律;“以至其诚者也”,而已经达到了诚的境界。“天之道”有“诚”,“人之道”也有“诚”,但是不同的。“人之道”要通过“思诚”、“至诚”、“诚 之”的克己自律的修养而达到“天之道”的“诚”的道德境界。
4. 君子顺命慎独。
“君子至德”,君子有崇高的品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君子虽默然不言但能使人明白,虽未施恩但使人亲近,虽不发怒但自有威严。“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这就是遵顺天命,即自然规律,而能慎独地守仁行义的缘故。
二、从反面论说君子之“诚”
1.“不诚”的连锁反应。
“ 善之为道者”,必定知道“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由于“不诚”就会“不独”,即是不专心于 守仁行义;如此则“不形”,在言行上不会显形出仁义来;由此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但是“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百姓就不会相信你、服从 你、跟从你,即使表面上跟从你,心里却充满怀疑。
2.“不诚”的后果。
先 说天地“不诚”,那么不能化育万物;“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次说圣人“不诚”,那么不能化育万民;“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再说父 子“不诚”,那么就疏远;“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最后说君上不诚,那么就不能高贵而成为卑下了;“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三、再次凸出“诚”的价值
1.“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君子要守住诚,这是为政之根本,所以这是守住根本的做法,君子要务本,本立则道生。
2.“唯所居以其类至”,唯有用固有的规律类推至于同类中去,那么能操之就会得之,若舍之就会失之。
3.“操而得之则轻”,操之得之就会显得轻松。“轻则独行”,轻松就会专注推行仁义。如此“独行而不舍,则济矣”,精进而不舍弃的话,就能成功了。
4.“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成功而才能尽其用,经过长期的变迁却不再返回当初,那么就是变化了。
荀子说“诚”、“慎独”,说得很深刻,细细思量一番,或可以领悟很多的东西。

曾国藩与“慎独”智慧

曾国藩曾在家训里提出四条修养之道,作为自己“老年用自警惕,以补昔岁之愆(qiQn,过错),并令二子各自勖(xZ,勉励、勉力)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考核),仍寄诸任共守,以期有成焉”。
此四条,一是“慎独则心安”,二是“主敬则身强”,三是“求仁则人悦”,四是“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训》,内蒙古出版社)在第一条中,曾国藩论说了“慎独”的重要与必要。曾国藩说:

一 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 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 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 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这 里曾国藩说,慎独就会心安。自我修养之道,没有比养心更难得了。心里既已知晓有善,也知晓有恶,然而不能实实在在使用自己的力量,以此来为善去恶,那么就 称为是自欺。方寸之心的自欺与否,大概是他人所不及知晓的,然而自己独自知晓。所以《大学》之《诚意》章,两次说到“慎独”。
曾国藩又说,果真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用力除去人欲,以存天理,那么《大学》所谓的“自谦(qiI,通‘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践行了。即如曾子所谓的“自反而缩”,孟子所谓的“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这道理。
这 里要插进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自反而缩”?《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 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里的“自反”,是反躬自问的意思,如《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缩”,就是正义、正直的意思。赵 岐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又孔颖达《礼记正义》:“缩,直也。”曾子对子襄说,我曾经从孔夫子那里听说大勇的含义: 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一方,对方虽是卑贱的人,我也不去惊吓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一方,虽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曾 国藩又说,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面对天地,面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心愧疚之事,则天君泰然。天君什么意思?即心, 古人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如《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再说,心里泰然,心就常常会快足宽平。慎独,是人生第一自 强、第一寻乐的方法,是守身的最先要务。曾国藩此论有四点可说。
一是,这里不仅表明曾国藩对儒家“慎独”理念有明晰与深刻的理解,且已是融会贯通,并表述得极其精警到位。试看一句“皆不外乎是”,就说明他对《论语》、《大学》、《中庸》、曾子、孟子等所论已经了然于胸了。
二是,可贵的是去实行、践行、强行,且求止于至善,他直到老年还用此来自我警惕,以补救过去岁月中的过错。
三是,严格命令两个儿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即是互相督促完成这些修养内容。“慎独”等四条,成了父子共同修身的必修功课了。不仅如此,每月终,还要以此四条相互考核。这里有任务,且有落实,还要考核,真是一丝不苟。
四 是,修身是通向人生的成功之路。修身的益处,是内心能快乐,天君能泰然,如此百体从令,若精神枯索,则百病入侵。心灵能够快乐、满足、宽心、平和,这是人 生第一个能自强,能寻乐的方法,这是守身的先务。由此而进,才可以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仍寄诸任共守,以期有成焉”,最终目的是冀望诸位人生有成。
“慎独”,是在独处独知中谨慎不苟。这确实是自我修养的良方,如宋明理学就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此后曾国藩也如此,而令许多人尊服他。对于今人来说,“慎独”仍然很重要。这当然需要借鉴,还需要功夫、定力。

慎独之智:王阳明·梁启超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有一节专门说到了新民的“慎独”问题,他引用了王阳明的“慎独”说,并加以自己的机智的评论与阐发。如果把王(阳明)、梁(启超)论“慎独”的智慧联系起来览读一回,且绎思一番,煞有意思。这里也略为解读之。
1. 为什么要“慎独”?
如梁启超说:“志既立,勇既鼓,而吾所受于数千年来社会之熏染,与夫吾未志道以前所自造之结习,犹盘伏于吾脑识中,而时时窃发,非持一简易之法以节制之涵养之,不能保其无中变也。若是者唯,其惟慎独乎。”
意 思是,虽然一个人确立了志向,也有了一种进取的勇猛,但是要实现这种远大志向,还需要慎独。这是因为要清除掉自身积习下来的不良的东西,此既有来自社会环 境的“熏染”,也有来自先前自我的“结习”。这些东西潜伏在头脑中,时时蠢蠢欲动,而阻碍人们的精进,改变人们的志趣。慎独,就是一个“简易之法”,以此 来“节制之涵养之”,可保证其不在进途中改弦易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