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的80%。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金标准是3.0-4.5h时间窗内静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但是再通率不到40%,其中尚有14%-34%发生再闭塞。另外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受益人群不足3%。2015年,NEJM杂志连续发表7篇对比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的相关研究,都证实了血管内治疗6h内急性期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保证AIS患者抗缺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的基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大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多,目前缺乏统一的用药方案。2011年,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试验(SaTIS)显示替罗非班用于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安全的,即使在卒中症状发作的一个较长的时间窗内使用,远期结局中可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研究背景及目的 替罗非班是具有高度选择性、起效迅速的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半衰期短。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但对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不确定,SaTIS试验重点是探讨替罗非班安全性。
研究方法 SaTIS是一项安慰剂对照、前瞻性、开放性治疗、盲法结局评估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2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组。NIHSS评分在4~18之间的受试者在出现症状的3~22小时内,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或安慰剂持续48h。主要终点是在2~7天时根据CT检测的脑出血率;次要终点是1周内(NIHSS,改良Rankin量表)和5个月后(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的临床疗效。
结果 替罗非班组和安慰剂组的脑出血转化率和脑实质出血率没有区别。替罗非班组患者5个月后的死亡率显著降低(3/130[2.3%]vs.11/126[8.7%],OR=4.05;95%CI,1.1?14.9),两组1周和5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无差异。
|
|
来自: 昵称3487561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