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鱼游月色 2017-05-16

概述/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Pen di ji jing luan zong he zheng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Pelvic floor spasm syndrome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pelvic floor spasm syndrome,下简称为PFSS)为盆底肌功能失调所致。

病因/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尚不清楚。因痉挛仅在排粪时发生,目前认为属正常肌肉的功能失常。有人认为与其他肌肉功能紊乱一样,心理因素可能有一定作用,该征常与会阴下降、直肠前膨出、直肠内套叠合并存在。

临床表现/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主要为排粪困难。患者有会阴胀满感与便意,但排出粪便却十分困难(排粪时间长,排粪疼痛)。成形软便亦不易排出,患者常服用大量泻药或灌肠以期排空直肠,并常有排粪时肛门难以张开之感觉。

检查/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肛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均不能发现明显异常。其主要检查方法有以下5种。
1.肌电图描记:静止时耻骨直肠肌有轻度肌电活动,挤压时活动明显增强。
2.排粪造影:典型表现是摒便时肛门直肠角不增大甚至变小。
3.肛肠动力学检查:排粪反射异常。
4.结肠传导功能检查:可有直肠潴留或左结肠、乙状结肠传输延迟。
5.直肠指诊:行直肠指诊时,嘱患者做模拟排粪动作即感肛管不松弛,反而收缩。测压证实肛压不下降反而上升。提示排粪弛缓反射缺乏。

诊断/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依据患者有排粪困难病史结合X线检查不透射线的标志物阻塞右直肠内的位置及各项检查所见,可诊断为PESS。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不同的是,本征主要表现为盆底肌反常收缩,而无肌纤维肥大。

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编辑


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本征有器质性改变,而认为属肌肉功能异常,与其他脏器功能紊乱一样,心理因素可能起作用,故治疗应以设法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为主。首先采用生物反馈与模拟排粪的方法训练患者,如Bleijenberg用肌电生物反馈与模拟排便的方法训练患者,效果良好。国内牛虹利用肛管直肠测压仪协助生物反馈法,训练患者纠正其排粪时的盆底肌肉异常活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训练前消除患者焦虑心理,教会正确的排粪动作也很重要。
其次是直肠内理疗、饮食疗法等。一般不予手术治疗。并发直肠前突或直肠内套叠的患者,当治愈并发症后,本症状亦也得到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