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清9个问题,走出补碘误区!

 茂林之家 2017-05-16
弄清9个问题,走出补碘误区!

5.15是“碘缺乏病防治日”,对于补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补碘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作者丨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经常有患者咨询有关补碘的问题,存在很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必要予以澄清。

1、碘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利用碘和蛋白质合成甲状腺激素,后者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活动,促进体格生长和脑的发育,维持人体各项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含碘量约15~20mg,其中一半以上存在于甲状腺内,当碘的摄入严重不足时,体内碘储备下降,机体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随之减少,造成机体代谢不足,生长发育延缓。

2、为什么会发生碘缺乏?

自然界的碘广泛分布于岩石、土壤、水及空气中。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地表土壤中的水溶性碘经河流汇集到海洋中,海洋是自然界最大的碘库,海产品含有丰富的碘。

相比之下,陆地尤其是山区的土壤及当地动植物含碘量较低,当地居民长期吃含碘量少的粮食、蔬菜和肉类,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病情严重者会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即“呆小症”)。

据上世纪末调查,我国约有4.25亿人口生活在严重缺碘地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自1995年我国实行全民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IDD)以来,碘缺乏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3、碘缺乏可造成哪些危害?

碘缺乏直接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甲状腺激素又是人体生长发育、生理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内分泌激素,碘缺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损害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严重者会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及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

3)导致女性不孕以及胎儿流产、畸形、早产、死胎等等;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

4、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自哪里?

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自所进的食物和饮水。

碘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加碘盐(含碘酸钾)以及海产品、干海藻、海水鱼、蔬菜、乳类及乳制品、蛋、全小麦等食物。

弄清9个问题,走出补碘误区!

5、不同人群的补碘量如何掌握?

采用食盐加碘是最科学、最可行的补碘方法,也是防治地方性碘缺乏病的最佳措施,除了高碘区以外,我国大部分居民需要用食用碘盐来补充碘。

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为30毫克/千克。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盐计算,理论上可摄入300μg左右的碘,如果刨去储存及烹饪过程中碘的损失,实际摄入碘的量大约在200μg左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共同推荐不同人群每天碘的供给量不同:1岁以内50μg,2~6岁90μg,7~12岁120μg,12岁以上及成年人150μg,孕妇和乳母200μg。

6、哪些人群无需补碘?

从健康角度讲,下列人群不宜补碘:

1)高碘地区的居民(特别是高碘性甲状腺肿患者)日摄碘量多在800~1000μg以上,无需再补碘,因为长期持续性摄入高碘可造成高碘甲状腺肿。

2)甲亢患者不需食用碘盐,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患者不要食用碘盐,补碘会加重炎症症状。

对于上述不适宜吃碘盐的患者,可以凭医生证明到指定经销处购买无碘盐。

此外,还要注意:长期生活在重度缺碘地区的人群,不宜过高过快的补碘,否则患碘性甲亢或其他相关甲状腺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7、碘摄入过量有何危害?

众所周知,碘缺乏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有害。

事实上,碘摄入过量,同样对健康不利;高碘可以导致甲状腺肿大、甲减或甲亢。

弄清9个问题,走出补碘误区!

8、如何判断碘摄入是否合适?

由于碘主要从尿排出,吃的碘多,尿排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排的碘就少。因此,尿碘的排泄量可基本反映碘的摄入量。

WHO把尿碘100~300μg/L定义为适宜的碘摄入量。如果尿碘大于300μg/L,属于碘过量,应控制碘摄入;如果尿碘小于100μg/L,说明碘摄入不足,需要增加碘的摄入,可在进食碘盐的同时吃些海带、海藻、紫菜等海产品适度补碘。

9、碘盐应如何存储、使用?

碘容易挥发,必须放在遮光密闭的容器中储存,并远离灶台,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也不宜太久,应随买随用,一般不超过3个月。做菜时,不要用盐爆锅,最好在菜肴出锅时放盐,以避免碘在高温下挥发。

总之,补碘不能搞“一刀切”,也并非多多益善,一定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