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 | 涵养教师仁爱之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古典诗词还可以这样教!

 Purefact 2017-05-17

 

古典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当下学校应如何开展古典诗词教育,如何以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核心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4月27日,以“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为主题,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育督导室与中国教师报共同主办的敬德书院2017春季论坛在京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大池、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颍惠、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何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昌盛文化学者、古典文学专家、中小学教师各抒己见,共同为论坛主题建言。


小编整理出他们的精彩讲说,给未能到场的教师朋友们~


于天池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专家学者要甘做普及工作


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能够发生联系,必须有两个重要前提,就是时间和阅读量。另外,还需要许多名家、大家俯下身子给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古典诗词的普及读本,这将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需要思考,怎样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元素审视、批判、学习、继承中国古典文化,因为文化振兴或文艺复兴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与认识。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能够与“家国情怀”挂上钩并且可以深入探讨的,非古典诗词莫属。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能够发生联系,首先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和时间的积淀,仅靠中小学课本讲几首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如此来谈家国情怀显得有些夸张。要想让学生在长期的时间积累和阅读积淀中对古典诗词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开展比较系统的自我学习,这就涉及课外读物的问题。现在有的家长让孩子课外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显然这些诗歌距离孩子们太遥远了,不能吻合时代的需求。


当前,市面上有一大批粗制滥造靠“短平快”编辑出来的古诗词读本,但很少有学者愿意俯下身去做这项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编写青少年读物不被当成学术著作看待,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由此我想到,当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梁实秋先生曾组织杨宪益、李长之等一大批文化大家编写小学教科书。他们编写小学教科书时想到的是国家民族的前途,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要实现中国文艺复兴的一种使命感。类似的工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做得很不错,像余冠英先生、李长之先生等当时都出版过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学普及读物。我们现在也应该做这样的努力,并要富有时代的气息。


反观现在中小学古典诗词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背诵学习阶段,我们可以渗透一下创作,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做这件事,就像写毛笔字、练太极拳一样,不考试不灌输,而是让学生有兴趣组织诗社、诗歌创作小组,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接受。


我在大学教古典诗词时深有体会,到了大学再讲诗词格律就跟上大学让学生学外语差不多,原本是很简单的事情,这时候学就比较吃力了。如果在小学,比如开始学汉语拼音时就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上去入”,然后再让孩子读一读骆宾王的《咏鹅》,除了给孩子讲色彩、形象、生动性,还要让他们体验音韵美,体验中国古典诗词的这一重要特征。


总之,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能够发生联系,必须有两个重要前提,就是时间和阅读量。另外,还需要许多名家、大家俯下身子给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古典诗词的普及读本,这将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吴颍惠 ·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  

书院是文化精神形成之地

我们要营造这样一种气场,让中小学教师在读经诵典中接受古圣先贤的训导,在泼墨挥毫中体验儒学文化的深邃,在听曲赏琴中领悟人生玄妙,在品茶论道中倾听内心呼唤,涵养教师的仁爱之心


谈到中国古典诗词,就不得不说到书院。


书院从唐朝兴起,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历经了从民间私人办学到被官府纳入体制,从思想争鸣到终因言论而获罪被禁的曲折历程,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教育奇观。伴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经过历史洗礼的书院重新焕发出时代光辉,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里,作为现代教育体系和社会教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书院的主要活动内容就是讲学、祭祀、藏书。其中,书院讲学提倡自治与自主讲学。许多知名学者以书院为基地,探讨学术、讲授经文与传播儒学思想,他们对传统文化典籍不是宣讲式注释与解答,而是着重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强调个人的修养以及思想和学术修为。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书院一直是中华民族主要的精神生活场所,是我们民族的思想孕育场、灵魂安憩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圣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院的衰落必然导致中华文化精神的衰落,导致中国文化传播传承即教育方式的失落。


胡适曾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为了延续曾经断裂的传统文化,担负起人文教育的功能,现在又有一些现代书院重新兴起,希望借此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师德、安顿师心。尼山圣源书院院长牟钟鉴先生认为,书院是弘扬国学的一种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书院在培育国学人才、养成健全人格、改善社会风尚、传播民族文化上花大力气,必将得到社会认可,而且有着光明的前途。


在我们眼里,书院是中国文化生命所系,现代书院精神的培育就是要高举人文大旗,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书院是正气仁义养成之地,书院对人格的塑造、社会的影响、责任的担当,如流水般润物无声,用晨诵暮省、会讲论辩、古圣先贤的教诲将人间正道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刻在修习者的灵魂里。无数书院学子不论富贵还是清贫,不论高居庙堂还是退守书斋,始终意诚心正、修身以正、率身以正,始终行走正道、传播正义、弘扬正气。书院是君子之风兴起之地,为师者的儒雅静气培养提供文化场所,帮助教师“守心灵一方平静,悟师道千古儒风”。


以北京海淀敬德书院为例,短短两年多时间,上百位学者走进书院讲学论道,百余场学术活动吸引了上万余人参与,书院学刊、编著、教材、文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国学教育资源库,为教师搭建一个静心研习、敦学潜修、积淀学养、涵养德性的学习平台。书院是文化精神形成之地。《大学》篇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敬德书院把明德至善与通变求新的人文精神作为办院追求,坚守“进德为本、诚敬致用”的院训,在发展中处理好承接传统与观照现代、立足本土文化与融汇西方文明、保持自主学术创新与服务社会教育实践等关系,培养开放、包容、独立、重道、爱国的新时代书院精神。


如今,书院成为传统思想的传播基地、文化学术研究之地、仁爱之师培养之地。我们让教师在这里“学儒、修儒、行儒”,做到通达事理、知行合一,清除人与人争斗的“戾气”“怨气”,培养有德行、有底气、有文化的仁爱之师。


敬德书院是中国古代传统书院的现代“升级版”,继承了传统书院读书、讲学、研学和文化传播等功能,同时在努力探索新型教师国学培训体系,作为现有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人格成长和修身养性的文化教育场所。教师通过研修课程、学术课程、读经课程、会讲课程、游学课程等,让他们秉承中华文化精髓,兼容古今治学之道,肩负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身行道之人。


我们要营造这样的一种气场,让中小学教师在读经诵典中接受古圣先贤的训导,在泼墨挥毫中体验儒学文化的深邃,在听曲赏琴中领悟人生玄妙,在品茶论道中倾听内心呼唤,涵养教师的仁爱之心。



昌 盛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诗词的情感基石是家国情怀

培育家国情怀,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是让学生对祖国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光芒、文化魅力有真切的体验,并借此养成德性,让心灵栖居在自己的祖国文明中


培育家国情怀,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是让学生对祖国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光芒、文化魅力有真切的体验,并借此养成德性——因为审美,获得了愉悦和洗礼,于是就产生了认同,继而便有了价值观的建立,最后才能让心灵栖居在自己的祖国文明中。


从诗歌内容入手,培育家国情怀。古典诗词的抒情性是普遍强于其他文体的,而所抒之情小到情绪大到情怀情操,体现的是中国文人共通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文化人格,他们基本上共享一样的伦理价值体系和学术文化资源。儒士是诗人群体的主流,珍惜光阴、积极用世、秉守正道、崇尚美善与真情的观念成为古典诗词的轴心。尽管有时会流露出怀才不遇、忧谗畏讥、借古讽今的消极情绪,根子上都是修齐治平的抱负与关怀。古典诗词何以成为家国情怀的教育抓手?因为诗词内容和情感的基石就是家国情怀。目前,我们正开展一些教学探索,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以课本为中心,展开两类诗词专题研究课。一类以诗人为线索,如陆游诗作专题;另一类以题材为线索,如羁旅迁谪、边塞、咏物、讽喻、怀古诗等,无论哪一类专题,都能升华到家国情怀。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譬如参观诗人故居、纪念馆等,但当地资源毕竟有限,诗词研读往往能借助游学展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游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诗为主体的语文游学课程,我们曾组织学生沿着杜甫西南漂泊的路线游学,与诗人的伟大情怀近距离接触;另一种是以诗为伴的综合游学课程,我们将与当地文化、历史相关的诗词编入游学手册,学生会在泰山诵读杜甫的《望岳》、梅尧臣的《登泰山日观峰》,会在辛弃疾故居诵读“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词句。


从诗歌形式入手,培育家国情怀。在诗词学习中,能够激发家国情怀的审美客体除了作品内容和情感,还有它们的载体——诗词这一精妙至极的文学艺术形式。诗词的句式、句法、声律、押韵方式,其实都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如好事成双、和而不同、高低相和、阴阳并济、稳健精工、中正平和,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有一门选修课叫古典诗词写作,它从创作的角度讲解古典诗词,让学生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每周一节80分钟的课,每学期14节,分近体诗、古体诗和词创作3个板块,3位青年教师每人负责一个板块。学生的作品虽然还不成熟,但至少这门课让古典诗词活了起来,他们在实践中对文化体认得更深,因此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


从语音角度入手,培育家国情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一定会体现在语音层面,古典诗词如此讲求格律,也正是因为诗人追求用汉语语音本体特征构建美感。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语音审美中,对母语的特征有更深的了解、认同,并为之感到骄傲。诗歌中音律的美感是真实存在的,且独立于诗歌内容。古典诗词如何用汉语语音创造美感?首先是押韵,然后是平声-仄声的组合出现,使诗歌充满长短、高低、缓急的规律性变化。我们的语音传递和承载着这个民族共同的审美、情思和生命体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不正是一种家国情怀吗?古典诗词吟诵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是基于汉语语音特征操作的,如果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他们就能自己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吟诵唐诗,也能根据《碎金词谱》吟唱宋词,还能吟唱自己创作的诗词。何况吟诵也更适合古典诗词的演绎,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何 杰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

诗词鉴赏教学的 合宜内容

坚持古典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读诗句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思路,这需要大力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存在课程内容匮乏、散乱、随意的弊端。在古诗词教学中,则表现在重感觉、轻理性,概念遍地、阐释缺失,讲诗人重于讲诗词等方面。所谓重感觉、轻理性,是指对诗词的品味只停留在感性的评价上,评析一首诗只能用“余味悠长”“气势磅礴”“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类的词语,但余味悠长在何处,气势如何磅礴却不能用理性的语言表述。所谓概念遍地、阐释缺失,是指盲目照搬古人评诗的概念或文艺理论概念,而不考虑这些概念的实际内涵,更不考虑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知,把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不是关注学生如何得到这些结论。所谓讲诗人重于讲诗词,是指喜欢在蜻蜓点水讲解过诗句后,就大谈诗人的经历、内心与精神,但如何让学生读懂诗词、品味诗词却很少涉及,甚至自己对诗词的解读亦是浅尝辄止。此外,一些教师喜欢将诗词做考据研究,在一些具体读音、字义上无限纠缠,结果将诗词鉴赏变成了考据。


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读诗句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思路。一是诗词抒的情是什么,深沉、奇特之情被认为抒情水平高;二是抒情的载体,包括意象、事件、景物,载体的选择与挖掘决定了抒情的深度;三是抒情的方式,包括用语、手法、章法,对读者的想象与体验激发程度是评价抒情方式的标准。在教学中,梳理必要的诗词鉴赏教学知识,总结有用的诗词鉴赏规律,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而这些知识与规律又不能凭空言说,必须放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加以阐释。这就对教师的能力和功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大力提升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审美理论功底和哲学功底。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微信编辑 | 冬慈


赵世凯&兵车行

来自中国教师报

00:00 03: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