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三六)

 百了无恨 2017-05-17


苏东坡的书法艺术

苏东坡(苏轼)的书法艺术,作为专门一节加以论述是有其根源的。就其书风,气魄雄厚,笔势俊逸,有所继承,有所创造。

“古之论书者必兼论生平”,苏轼的书法风格形成与其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分不开的,其家世的文学著称,父苏洵经学、文章皆佳。苏轼与弟苏辙,继承父业,文章诗赋皆好,世称“三苏”

 苏轼在22岁(公元1057年)成进士乙科,对策金门,直史馆。在33岁(公元1069年)以疏劾王安石变法,贬谪湖州;后又因摭其诗语以为讪谤,再谪黄州。后得司马光之援引,召为翰林承旨,历官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不久复出知惠州,再贬琼州。大半生的宦海风波,浪迹天涯起伏不常,愦世疾俗,形成了他的书法风格顿挫沉着,笔挟风云。

苏轼性情旷达,襟怀开朗,虽仕途坎坷,而胸怀浩气,超于尘表。也反映到他的书法中来,就形成了“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笔势。

 苏轼书法艺术特点:

上面已述环境与性情的影响构成了苏轼书法的特色,那么苏轼书法演变与风格到底如何呢?

1.源于隶法,取其风神:

苏轼的书法从体势上看多为扁方,对汉隶的临习与研究工力尤深。元代黄晋见苏临锺繇帖赞叹曰:“得其神意。”如《西楼苏帖》中的“览”、“足”、“居”、“事”字都源于隶法。而自跋临王羲之书则云:“颇有逸少风气。”

临古人书能得共风神,可见苏轼的致力之深。如《西楼苏帖》中的“驰”、“集”、“又”、“亦”字颇有《兰亭序》之味道。



2.用笔厚重,取法颇书:

苏轼的用笔厚重劲健,则取法唐颜真卿笔意,还杂以李北海,兼得五代杨凝式风韵,苏对同时代的大书家蔡襄颇为倾倒。所以苏轼又自称“余书如绵裹铁”。这便是内刚外柔,融会雄伟与清逸于一体之中。如《寒食帖》中的“云”字,“棠”字都得益于颜体之精华。



3.苏轼论书:

苏轼的书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与他的括法理论指导分不开的。苏轼的书法作品多为大小真行书,很少见草书。

他主张:“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是无道也。”他认游正书是行草之基础。正是这种理论作支配,苏轼的书法未能跨出楷行之地而达到挥洒自如的草书。

苏轼对于真、行、草、大、小之气势、结构,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真书难于飘杨,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关于执笔法,苏轼有独道见解,苏轼以为“把笔无定法,要使虚无宽。帮并引欧阳修所说:“当使腕运而措不知。”又引柳公权之言:“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他的主张一扫“执笔必与鼻端相对,乃能使笔得其正”等过分拘牵之说。

4.书迹传本:

苏轼书迹留世传本不少,主要是真书和行书。

大字真书有:《表忠观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柳侯祠碑》等。

行书主要有:《黄州寒食帖》和集苏字大成者的《西楼苏帖》。《西楼苏帖》中临王羲之《讲堂帖》、《与正辅提刑大夫书》、《故提刑郎中伯挽辞》、《次韵完夫舍人见戏诗》、《二疏图赞》、《卯酒困三杯诗》、《和王明叟喜雪诗》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