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184 北山银矿

 回忆的茶馆 2017-05-18
作者/馆主:迎风初开/E言男劲

       北山银矿:近代贵港两次农民运动的肇因

        贵之北山,除了是郁江平原之北部地理屏障,还是一块矿藏丰蕴的区域。据《唐书》及《九域志》记载,“唐宋贵州已贡金银”。唐宋时的贵州(今贵港)所贡朝廷的金银矿源正是出自北山地区。民国《贵县志》写道:“北山(一名平天山,绵亘县北,龙头、六班、三岔诸支山属焉)之银矿蕴藏特厚,为全国巨擘,开采最早,名亦最著(据清广西巡抚史念祖奏折及振华公司报告书)。

        北山银矿矿质之佳首推三岔山,次为龙头、六班诸山,其色或如乌梅,或如蛋黄,或如檀木,或如银朱,而以色如乌梅者为最,三岔山产乌梅银矿(俗名)。北山银矿开采究始于何时,不复考矣。清嘉庆二十四年,贵县知县蒋庆锡雇工开采龙头、六班诸山银矿,耗金数千所获甚微。次年,蒋庆锡奉督抚檄封禁,立卡分兵防守。到了道光年间,知县黄济复招商开采三岔矿山,未几折阅停办而矿工云集,无法遣散,遂锯山以私采为业。

         可见,唐宋皇室宫廷的金银饰品,有贵港北山金矿、银矿的贡献。但对于北山银矿而言,尚有一段被世人淡忘的历史,近代晚清时期的北山矿工群体却在历史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对贵港近代社会的走向更是影响剧烈且深刻。

        从清嘉庆官方开采,旋及又明令封禁开矿。道光年间官方再度招商大规模开采三岔山银矿,此次官营开采仍未果,但却造成矿工云集北山,无法遣散,导致“私采复盛”,原本的矿山封禁令成一纸空文。这一转折性事件成为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在贵港兴起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历史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因素。民国《贵县志》对此北山银矿反复开禁造成的后果及影响用两句话概括:“道光十九年,洪秀全、冯云山潜入平天山暗结矿工,密图革命,迨金田起义,矿工悉附之,太平军穴隧轰城,实得其力,矿工既去,而矿区遂废。同治初年,又闻有私采者,其后地主官吏鉴于往事,重申禁令,犯者绳之法,禁碑犹存。”

          这块禁碑全称“清光绪十一年贵县团绅请严禁挖矿文”,光绪《贵县志》将该文全部录载。“……蒋庆锡雇工开采,虚费数千,矿徒相聚为盗,终其任而驱逐不清。……黄济曾请设委员招商试办,无赖之徒纷纷而至,不一二年,深山穷谷居住尽系游民,人壮力强,无家室,凶悍异常,劫掠拜会结盟,种种不法,差壮不敢入而问焉。当是时司事者因不能管束,已渐散退。咸丰元年,会匪攻陷永安州,该恶等亦遂与合伙而去,去后大盗黄三盘锯其上,筑寨聚匪,焚劫杀人,毒流远近……。会同县令裘彬亲往踏勘,将开矿之害详陈书,图禀复请永远封禁。”

          这块北山封禁碑是从满清统治者的阶级立场书写的历史。这块镌刻着贵县北山因开采银矿,致矿工云集,成为贵县近代两次革命策源地之历史往昔的碑记,在1934年龚政编修贵县志时,“按此文经勒碑今存城厢同福小学校内”。80年后,这块记载贵县太平天国运动、黄鼎凤天地会运动的重要历史碑刻早已无处可觅,不知所踪。民国时的同福小学在同福堂内,位于城内东门一侧的仁寿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