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伤寒论慢慢教(第十三期)13.6.1

 小精灵故事 2017-05-19

13.6.1《痰饮篇》结束VS《水病篇》提纲

    各位同学啊,今天是时隔半年的交学费的日子,本来这种大喜之日呢,为了不辜负各位的金钱付出,应该要上比较精彩的课。可惜呢,今天的课呢,照例是很好睡的课。这个等一下上完了《痰饮篇》之后,就要上水病篇,而水病篇的内容呢,我个人的意见就是一个字——乱,那个矛盾冲突的条文非常多。所以我大概会用一种教法吧,就是大概的画出一个大框架,然后细部的再来修正。

    《水病篇》虽然条文读起来是极端之辛苦,而且没有什么大彻大悟的快感哦,可是方剂还是可以用的。我从前在用这个篇章里面的药方的时候,不晓得这个篇章那么难读,因为用药的时候你只要看有药的那一条就好了嘛,那没有药的那些讲道理的都不要理它。那可是现在那边看道理的时候,就觉得教还是得教,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可是呢,实在是很不美味的一种写作方式哦,到时候等到真的教到水病篇我再跟同学讲这篇要怎么读,大体上就是读完第一条总纲之后就直接看方剂的部分就好了,然后中间的部分同学就睡过去哦,就是假设自己曾经听过就可以了,反正你醒着听回家也是忘光,所以睡着听也不错。依照惯例哦,睡觉的模范生是郭秘书,今天有来哦,请郭秘书带头倒下哦。(笑)

那还有一件小小事,就是我说我们这个课上到81号,让我休息一个月嘛。那刚好那个月我在易经学会有开一个好像是类似《伤寒论快快教》的中医基础课,那我对各位同学的呼吁就是千万不要堕落到去报那种班哦。就是我们这个课虽然在这里上得很痛苦哦,我也是觉得常常临表泣泣,不知所云,可是这个课我觉得我是有很拼命的在努力做功课的。那易经学会那边的课呢,我个人的感觉只不过是想要看一看人类可以彼此虐待到什么程度而已,就是我觉得《伤寒论》这样子飙条文,然后谁听得懂,谁跟不上,我都不管他了,就这样子把一些比较好用的方子这样子过一遍,那就这样。也不知道是在那里是跟什么学生在聊天鬼扯的时候不小心就开班了,大概是这样的状况,我并没有打算为那个班哦,付出很多准备功课的心血。所以当我看到易经学会给我的报名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同名同姓哦,看到我们班上同学名字赫然在其中的时候我吓了一大跳,我会觉得希望那里会是同名同姓的李慧敏哦。(笑)不要再来哦,就是我们这个慢慢教的班教得很仔细哦,这个班比较真的能够学到医术,如果你听这个班不满意的话,那个班只会让你更加不满意而已,所以不要闹了哦,我们这一班同学,请大家告诉大家不要去沾惹这种不太值得你们去学的课程。这样子。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VS <药势>椒目(桂林本14-41条)

14.41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者,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  各一两

右四味,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增。

    好,那现在我们先把《痰饮篇》的后面做一个结束。我们上一次是要教这个14-41条的这个己椒苈黄丸。那己椒苈黄丸它的主证是腹满,也就是这个水啊,渗到这个肠子之间去了。那上次讲到这个,这种病张仲景的分类是叫痰饮对不对,我们说后代把它改成流饮了。那这种流到肠子之间的水呢,通常也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哦,所以通常这种患者,你坐在他对面,是听得到他的肚子里面有一点咕噜咕噜的那种水声的。而因为这个他好像肠道吸收到的水哦,根本没有办法消化或者运送,就这么掉出来了。当然这个肠道吸收到的营养这件事情呢,也包含这个肝硬化的时候,他这个静脉的血管没有办法流到肝去收存营养,所以这些血就渗出来了哦,变成腹水,这些也包含在里头。那因此这个人他身体能够利用的水一定是很少的,所以他的口舌干燥的主证,基本上我们承认他,这个是会渴到不行的一种状态。

    那“肠间有水气”哦,就是这个死水、水毒呢,已经漏到这个肠子之间了。那这种时候呢,我们就要用一种方子,把这个肠间的水气抽出来,而这个状况之下哦,这个防己椒目葶苈大黄的组合我觉得从本草的角度来看它是非常好的。那基本上这个己椒苈黄丸呢,就是一个腹水的最好用的通用方,那你甚至不太需要去问是哪一种腹水。可是,那为什么还是有的时候我们遇到腹水就用了十枣汤呢,因为如果他的腹水实在是起来的速度太快了,那己椒苈黄丸到底是一个比较温和的药,比较慢,所以如果你还来得及的话,己椒苈黄丸的对腹水的针对性是比十枣汤还要好的,只是来不及的话就另当别论。

    那如果他的主证齐全哦,嘴巴很干,肠子这边有咕噜咕噜的声响,肚子有胀满的感觉的话,就算是医生检查说你这是心包的积水,或者肺腔的积水,这些都还可以用到己椒苈黄丸。因为它抽的水啊我觉得比较细巧,就是有一些那种峻烈的逐水药抽不到的水它反而是抽得到,那这是这个方子很好的部分,那各种的腹水都会有效果。那这个方子的缺点是什么呢?这个方子哦,你不要看它就四味药,看到椒目,椒目就是花椒的种子嘛,对不对。你可能看到椒目会以为花椒吃起来这个麻麻的辣辣的,你就以为椒目是暖药哦,并不是,椒目是寒凉药,花椒是暖药,椒目不是,所以这个方子基本上是四味寒凉药。那既然是四味寒凉药的话,你就必须要小心,这个患者的脾胃到底行不行啊?如果这个患者是那种脾胃很虚寒,本来就已经处在理中汤证真武汤证的人哦,那你这个方子吃一段时间以后他脾胃就倒掉了。所以脾虚的人呢,就要在这个方子之外,你自己要调补脾胃哦,这样子才有可能用。

但是相反的话呢,就是这种肚子积水的病啊,其实,有的时候你也会以为是这个人虚了,就是脾虚肾虚。那这个有一个情况就是你越补他的脾越补他的肾,反而越补越糟糕的时候,那你就要考虑用己椒苈黄丸。这是,如果你以为这个人是脾虚肾虚而搞不好而补不了的话,那这样的一种腹水的病,那要用己椒苈黄丸。那到底这个方剂来说,因为是做成药丸,而且每次吃的量不多,所以它是比甘遂半夏汤、厚朴大黄汤、十枣汤都要缓和的药。那你如果嫌它太缓和,你说我想要让它效率快一点,我可不可以做煎剂呢?并不是不行哦,只是这个做煎剂的时候呢,大黄多一点人恐怕要拉肚子,所以大黄要减量。然后呢,防己多一点,人恐怕要反胃,所以呢,防己也要减量。所以如果你做煎剂加大剂量,差不多防己跟大黄用到常规剂量的边缘就不要再往上加了。

    那这个椒目这一味药啊,它是,其实在,如果你用单味药来说的话,椒目啊,它抓漏水的效果是还不错的,它也蛮能够把这个水啊,因为我们当初就讲说花椒这个药是收水银的对不对,它能够把一些东西拉回正位的。那椒目呢虽然不是暖药,可是它还是有这个把水气抓回正位,然后上来润你的嘴巴舌头的哦,所以,治渴的药椒目可以算是一个。那至于说利水呢,就是有一些水在某一些组织,就是里里外外的时候,好像我们用药的感觉就是用了椒目之后,有一些别的退水药退不到的水,椒目可以把它勾出来。那勾出来的话,比如说各种的气喘病,他这个用炒过的椒目磨成粉啊,然后用热开水吞一瓢羹,吞半瓢羹吧,大概两钱以下吧,那治气喘是蛮好用的。又或者是听说哦,小青龙汤加味,如果小青龙汤加椒目来治气喘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把那些水勾掉。那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椒目呢?就是你那个水在的位置有点暧昧哦,就是你用十枣汤这种攻击的药太猛了,然后你用什么茯苓泽泻之类的渗利的药又渗不出来,这种时候哦,椒目是比较适当的。你想吧,如果你要用茯苓来渗这个水的话,你至少这个水要弥漫在上腔或者是在肠道内侧嘛,对不对,那如果已经流到肠道外侧的话,你茯苓也渗不出什么名堂了,那种时候用椒目勾回来是比较有办法。那这个椒目的走法是行肾道,不行谷道,就是它是水勾到之后它是从尿尿出来的,并不像那个甘遂芫花大戚有一部分的那个药性会从大便出来,这个大概就是在身体里面把这个水分的分泌物吸收了,然后从小便排出哦,这很好的一个药物结构。

那这个,因为这里面有葶苈子这味药,所以有一些医家在处理这个方剂的时候就说葶苈子呢,葶苈大枣泻肺汤什么是治疗肺闷胀,对不对,所以呢,就会认为说这个方子应该是要在这个人他的肺啊是肺气郁闷到极点的时候,用这个药来开肺,然后让这个水能够出来,之类之类的说法。所以当一个人的肺闷到极点的时候会怎么样啊,通常都是大小便不太通了哦,舌苔是有点黄的,那脉是有把肺脉的话会觉得一坨很硬哦。

可是,这样的一种说法呢,我倒觉得不是那么的绝对,就是理所当然的把葶苈看成是治疗肺的郁闷的药,这没有错,葶苈的确是治疗肺有热郁闷在里头的药,没有错。可是,我觉得葶苈我们也讲过很多次了,就是身体里面哪一个部位的水的压力过高都会,都可以称之为葶苈的药证啦,对不对。所以这个情况,水都已经被推压的渗到肠道外侧去了,那当然是要用到葶苈,那是不是一定关系到这个肺气开不开这件事情呢,倒没有那么要紧。这个地方的篇章之所以我在谈这个,是因为我们现在在处理痰饮,痰饮是已经渗到组织外面了,那这个时候就跟肺的那个运转的这个问题比较有一点脱钩啦。就是等到后来我们看到《水病篇》的时候,那水肿病,那个水还差不多是闷在组织里面的,对不对?那在组织里面的水肿病你就会看到用药那的确是要开肺,就是肺一开这个小便才能通水,才能出来。但是已经渗到组织外面,那是另外一路的药法,所以就是稍微在思考上面有一个,就是稍微分一下,但是我都不敢讲绝对哦,你说在这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把肺气打通了,会不会比较舒服?那我觉得说不定也会比较好,就是各有一点点的这种影响的因素,我想是存在的哦,那可是不要把它弄到偏掉。

    那这个条文呢,在宋本的内容是有说吃的时候哦是“口中有津液”,就是吃了这个药之后会嘴巴开始比较润一点。他说如果还继续口渴的话呢,就再加芒硝半两,就是好像用芒硝两个点吧,不过要不要在己椒苈黄丸里面加芒硝呢,我想也是见仁见智,有些人就认为就根本是当它是错简算了,这个方子不加芒硝效果还不错,尤其是他的芒硝他是针对到这个人的渴。那如何能够治到渴呢,那有人是认为说会不会他这个芒硝的用法是有一点像木防己汤的用法,就是有一些痰啊,它结得硬了在那边哦,所以用芒硝来化掉,不过,如果用木防己汤的角度来看芒硝的话,其实他在抓主证的时侯就是抓有没有心下结硬的这个状况,而不是在抓渴不渴了。

那有人说这个药啊,这个药方来讲的话,大黄也不是多寒的药,你加了芒硝哦,清热的效果会比较好一点。那这个如果你是用丸剂的话,通常这个血是从小便出来啦。可是如果你是把这个药做成汤剂的话,那还是喝了会拉肚子的,就是血还是从后面出来。那这个我们在教到这个方的时候呢,以主证来说,同学可能会遇到一个将来的麻烦,就是当你前面讲的那几种痰饮哦,我们都比较能够用痰饮的角度来想象它,可是己椒苈黄丸的腹水,就是腹部胀满这件事情啊,这个症状其实后面的《水病篇》也有,所以这个腹水这件事情呢?你到底要从水病来处理还是从痰饮来处理哦,这就是到时候两个篇章都教了之后,辩证上面会有一点混乱。那这个混乱要怎么处理呢,我想,如果是后面的那个《水病篇》的这种腹水哦,他就算腹部是鼓起来的,他的这个人的头脸啊,或者是手脚多多少少也是浮肿的。那可是纯粹痰饮的这个己椒苈黄丸证呢,他就是腹腔里面有水的这种腹水,那他脸跟手脚是不必肿的,好不好。所以就当你的脸跟手脚完全没有肿的话,你可以从痰饮想;那如果你脸跟手脚其中有哪里是水肿起来,而肚子也肿起来,那这个就算水病那边,大约是这样分类的。

小半夏加茯苓汤VS呕吐眩悸(桂林本14-42条)

14.42  膈间有水气,呕吐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那么接下来呢,14-42条,我们看一个小半夏加茯苓汤,这也是老朋友啦,教《呕吐篇》的时候,差不多这些药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那这个他说“膈间有水气”,我们先读桂林本,因为宋本有几句话不太一样。他说“膈间有水气”,其实这个“膈间”是哪里呀,那我们也就不要计较了,以主证来讲的话,有可能是平常就有一点心下痞的那种感觉,那他说有水气啦,有死水在那里。然后“呕吐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那我们上一堂课最后有讲到小半夏汤对不对,说是照理说,这个容易吐的人是会容易渴的,可是如果你吐了却不觉得渴,那就代表你的这个胃里头还有多余的痰饮,所以用小半夏汤来止这个吐,对不对?那相对来讲的话,小半夏加茯苓汤的症状呢,就比小半夏汤要多一个渴证,那我这边不是在讲这一条,而是《痰饮篇》在宋本的后面还有附一条,就是他,这个也就是我们在讲呕吐的时候好像有上过的条目,所以我也是念给同学就好了。

他说,“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处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那这个如果你的呕吐病是不渴的,你用小半夏汤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呕吐病是比较会渴的,那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那这个差别在哪里呢?我想啊,加一味茯苓呢,如果茯苓在这里不是在处理这个小肠的吸水的能力的话,那茯苓就是在处理这个有水凌心,就是这里有水让你的心脏感觉到心悸的那个问题了。那如果是口渴的状况哦,就好像是,如果你用一个画面来想的话,小半夏汤处理的就是这个胃这边的这一坨痰饮,那处理好了之后就不吐了。那或者你也说半夏本身是沟通阴阳的药,处理神经的问题。那可是如果是用到茯苓的话,就有一点像是这个一整个大范围的这个区块都有水,就是比较稀薄但是比较弥漫的水在这里,那这个水会让你这个胸腔好像觉得有一点闷,那个闷到的感觉我们在桂林本写“呕吐眩悸”,就是会让你感觉到头昏或者是心悸的感觉,那当有这种心悸的感觉出来的话,通常就是用茯苓了。而这个如果水是这样大范围这样闷在这里的话(胸腔),可能你的身体的水运化也会被挡到,所以反而比较容易渴,就是水凝聚在胃里头,你的胃里头水就太多了嘛,就不太会喊渴,那散开的反而会比较容易渴。所以,我们一般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就是一个是小半夏汤证会渴的,一个是小半夏汤证会心悸的。那至于他说这个眩悸的这个眩啊,我们一般以药证来说的话,头昏的话是泽泻跟白术比较有效啦,那也不见得一定是用茯苓来处理的。

《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那这一条呢,在宋本给的症状是“卒呕吐,心下痞”,就是这个人是忽然之间就吐了,而心下觉得闷闷的,那“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那意思是差不多的。所以呢,这也算是一种心下的支饮哦,然后比较弥漫性的,那因为这个方子也是讲过了哦,所以我们就知道一下就好了。那这个,那通常哦,主证一定是呕吐嘛,你用小半夏汤的底子的话,主证是呕吐,那主证抓渴,跟心下痞,跟心悸,这样子。

那你说这个从这个胃这个地方或者是胃的周遭这样弥漫的这个水气,还会造成什么病是可以用到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呀?那比如说,有人是这个地方痰饮闷在这边哦,结果变成梦游病了,就是影响到这个人心神的运作了。那痰饮造成的梦游病,就是他有小半夏加茯苓汤证,然后又梦游,那他这种时候有梦游就一起治了。还有就是痰饮如果是闷到这个胃的话哦,足阳明胃经是上到人的牙床的嘛对不对,所以当胃觉得很闷的时候,这个人可能会多一个什么事情啊?睡觉的时候会磨牙,所以睡觉磨牙这个毛病,有的时候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医的哦,所以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用到了,就是随便扯扯。那当然呢,一般各种有呕吐当做兼证的话,那有呕吐你就放些半夏生姜茯苓哦,这没有什么问题的。

五苓散VS茯苓饮(桂林本14-43条)

14.43病人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此有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那我们的那个14-43条,其实从前在介绍五苓散的时候啊,也有带过这一条的内容了,我们现在就再把它读一读。这个他说病人呢,是“脐下悸”,那这个宋本啊,不写病人,它是写瘦人,瘦子的瘦。那这个其实这个病啊,跟人瘦不瘦倒是没有什么关系了啊,比较宋本的那种写法反而一般注解家在处理的时候,会把他想成说这是一种反面的写法,就是一般人这些症状是肥人比较会有的,他讲说这个人不肥,可是有这些症状的话,那你还是要往这个方向想哦,大概是这样子。那他说,那你想啊,五苓散是让你全身的水运化比较顺畅的一个方子嘛,那如果是“脐下悸”的话,就好像快要发奔豚了,对不对,代表他的下焦有一些水已经不听使唤了。而“吐涎沫”,好像是吴茱萸汤证的这个嘴巴口水特别多,那你想,人为什么口水会觉得主观的感觉口水多想往外吐?代表口水里面掺杂了死水,那这样子的话,代表他中焦呢,好像也有一些水啊不听使唤了。然后呢,上面怎么样呢,“头眩”,又容易昏,那仿佛上面也有一些水啊漏出来了,哦,形成这个晕眩的痰饮。所以就是上中下三焦的水呢都有点怪怪的,那这种情况呢,用五苓散是比较适合的,那这是我们的这个桂林本的写法。

因为如果是宋本的话,这个头眩的地方啊,他是写“癫眩”,那癫眩的话就让日本的医家往另外一个方向去用这个五苓散了,因为你说他“脐下悸,吐涎沫而颠眩”,那他们就会想到说,诶,有一种病叫做羊癫疯哦,他发作的时候这个人吐着白泡泡忽然倒下去了,这算不算是脐下悸,然后人昏倒,然后就发癫痫了呢?所以他们就用。结果发现哦,治疗癫痫,他的确还算是有办法。那当然,癫痫当痰证来医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当我们讲到柴胡龙骨牡蛎汤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那就是不知道是多小的痰饮哦,影响到人的神经。那五苓散的话比较是说,脑部什么哪一个层有积水的时候,就是有一点水肿的时候,会好用的药。那脑部的那个什么地方有水肿会好用的药哦,简单来讲就是让人发羊癫疯的这种事情呢,可能真的也就是你的神经系统里面有一些异常放电,那你把这些痰饮的部分顺掉之后,这个发作率就会降低,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既然临床上有效,我们就认同。

那你说一般我们什么病哦,会脐下悸又吐涎沫,又头眩啊,那你想嘛,五苓散是一个治疗肾脏机能的不足的最普通的方,对不对,那其实当一个人开始体质上有一点坏到要变成尿毒症的时候,这个症状都会出来的,他这个身上的水有代谢不掉,开始变成痰饮这样塞这里塞那里的时候有可能。那当然,你说五苓散可不可以治脑水肿呢,就是有帮助了啊,不敢说每一种都治得特别好。那如果同学要配药的话呢,五苓散算是经方里面剂量比较龟毛的药,就是它的比例你看,这个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是35332,对不对,这个泽泻是最多而桂枝是最少。那如果你这个方子呢你高兴起来,泽泻放少了,桂枝放多些,这个方子效果是烂到不行的,所以就是要照原方比例。然后,如果你要充分享受它的威力的话,生药打粉又比科学中药跟煎剂强哦,大概是这样的状况。那你什么时候会享受到五苓散的威力啊,这个吃到很多味精的时候就可以用啦,是不是,然后还有就觉得好像吃了什么东西不太消化,是不是里头有不该有的成分哦,你拿来当解毒药吃一吃也还算好用。

《金匮要略》: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那接下来就请同学看回今天发的讲义哦,我们有一个外台茯苓饮呢,就顺便放在这边,就我们把它读过去好了。这个《外台》茯苓饮,我们一般来讲是把它看成是张仲景方,因为《外台秘要》的编辑者王涛在编这个书的时候认为说,他的记载好像是有说这是张仲景的方流散在外的哦,所以我们现在也把它看成是仲景方,虽然是《外台秘要》挖回来的。那么,我们就读过一下就好哦。他说,这个人呢,本来是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这个他本来这边是有很多痰饮的。然后呢,自吐出水后,这个痰饮堆得他也受不了了就呕吐了,那呕吐了之后呢人就虚了,他说“心胸虚,气闷”,这地方觉得人没力气,胸口又闷闷。然后他遇到一个什么状况啊?“不能食”,就是这个人痰饮吐掉了之后,他的胃口再也好不起来了,那这个胃口不行的状况要怎么办?他说要“消痰气,令能食”。

那这个方子呢,简单来说,我是想说同学就在记忆的存档上面把它列为《差后篇》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子是经方里头哦,治疗生病之后胃口不开比较有效的方子。所以如果是大病后,什么虚羸少气发热的那什么竹叶石膏汤嘛,对不对,那大病之后胃口不开的,用《外台》茯苓饮,这样子记着的话比较有机会用到它,你真的往痰饮的方向想也不知道什么弄了。那这个前面呢,人参茯苓白术三味药,其实四君子汤里面三君子已经到了嘛,是不是,所以补脾胃的力道是很好的;那枳实比较少一点点哦,把这个气往下运行;那橘皮呢,是通气的;生姜是去水毒又止呕的;那基本上这样的结构呢,就是可以说开胃的效果是比这个四君子六君子要强的,所以可以考虑哦,如果那个人的胃口一直没有很好的话,那你就考虑用这个方子。那他说分三次喝哦,如人行八九里,那古时候走个八九里路啊,差不多,我猜了一个小时多吧,所以就并不是平均分三次,就是一天分三个时段来吃哦,就是稍微密集一点的喝也还可以的一个方子,当然你要慢慢喝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哦,因为这种我们现在一般这个方子是当调理药在用的。

久咳不愈的治法

《金匮要略》: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

那么接下来的,我没有放到讲义里面的这个宋本条文呢,其实是我们读过的,我现在也只是大概说一说啊,唤起各位一点点回忆就好了。比如有一条他是讲说,一个人一直咳一直咳,如果他的脉一直都是弦的,那就是有水。那有水的话,我们从前《咳嗽篇》讲过这条他说用十枣汤哦,就是这个咳得太久,如果那个痰饮一直憋在那边,你都祛不掉的话,那这种特别顽强的胸腔痰饮要考虑用十枣汤。那他另外讲到说有支饮家哦,其实本来十枣汤是悬饮对不对,可是他说如果是支饮的哦,然后一直是咳嗽啦,胸中痛,然后呢也不死翘翘,拖到3个月拖到一年都没有好的这种时候用十枣汤。不过如果是咳这么久的,有的时候人也虚了,那个是不是绝对用十枣汤还有商榷的余地我想。比如说如果是很虚的人,这些方子同学都不要太在意哦,因为我随便说一个方,有一些可取代的方太多了,所以不用,比如说,这种时候也有人是用什么三子养亲汤啊,对不对?那像日本有一本把中国的隋唐时代的一些方子抄过去的书叫《医心方》,那《医心方》他用什么呀?他用大枣丸来治疗这个虚的久咳。他就说用一百颗大枣,去核,一百颗杏仁烤一烤,然后再用130颗豆豉,然后做成小药丸哦,比梧桐子要大啦,然后每天含两颗,据说也是治疗久咳不愈的。当然这种方太多,你翻开傅青主也有这个乌梅跟川贝母做的那个药丸,所以随你选啦,就是不要太在意。

《金匮要略》: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那另外呢,他还有一条我们《咳嗽篇》也是上过的,就读一下吧。他说,“久咳数岁”,就是咳了好几年了。那他就说你如果这个人咳了几年了,你把他的脉,脉很弱,那咳那么久人当然虚啦,那人虚脉弱很好,可以医。那如果是脉跳得很有力量,又跳得很快的,那就完蛋了,他说“实大数者死”哦,就是这代表正气已经没有了,邪气很扎实了。那这个咳很久的状况你要怎么医啊,那很多嘛,其实多半都是用补肾药开起啦,比如说肾气丸搭配这个《外台》茯苓饮哦,就算是久咳很好的一个治疗的结构。他就说“其脉虚者必苦冒”,他说有些脉虚的人一定会特别的容易头昏,他说是因为本来就已经有支饮在胸中哦,所以他治疗的时候要从饮家的治法去治,那比如说用木防己汤来治这个哮喘啦,用泽泻汤来治这个头昏啦,就是这些是从前读过的条文,我们现在只是因为上到痰饮,所以就把它再顺过一次。

     那另外宋本还剩一串条文,他的开场白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就是如果你是咳嗽啊,气喘啊,躺下去咳得更凶的话,那你就考虑用小青龙汤嘛,对不对?那他说小青龙汤是不是一定对呢,那也不尽然,对不对,他说后面就一串条文讲什么这个小青龙汤下去以后这个人又怎么样了,换苓桂味甘汤,然后怎么样又换药,又换药,大家在读《咳嗽篇》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点印象吧!那这个小青龙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副作用呢?就是我们一般用小青龙汤还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很小心的话,就是左寸脉哦,如果太虚的人就是心脉不够的人,那细辛还是要减量啊,就是细辛不知道为什么对心气有一点剥削的结果,就是用了细辛心气会变得有一点弱哦,所以这个左寸虚的话细辛减量哦,这个知道一下。而且咳到不能躺也不只是小青龙汤证,对不对,如果你吐出来的痰是粘的,很粘的痰,那是什么?皂荚丸,是不是?就是还有很多可能性。所以我们这个《痰饮篇》哦,如果不提后代的这些痰饮的方子的话呢,我们就大概认识到这样子,知道是在古方的世界,张仲景是这样来处理痰饮的就好了。

那同学对于痰饮的分类还有一个框架上的记忆吧,对不对?就是流到肠子之间的张仲景叫痰饮,对不对?那会让你有掣痛感的是悬饮;会让你有憋闷感的是这个支饮;就是撑塞的感觉是支饮,掣痛的感觉是悬饮。那还有另外一个是流到手脚四肢觉得不舒服的,那是意饮,是不是?大概在这四个分类你有一个概念,然后张仲景的方你稍微把它归类一下,那处理起来就不会太伤脑筋噢。那这个,我是觉得张仲景的这些方子临床上都算得上是很好用的方子,所以学起来不吃亏的。

《水饮篇》提纲VS水病的分类与治法(桂林本14-44条)

那接下来讲到这个《水病篇》呢,就有一些条文呢,同学就不要太计较了。因为他这个篇章的缺点,就是一开始他会分类,说水病我们姑且把他水病分成五种好了,那这五种水病他说什么水什么水,各自是什么样子。那比如说这种水他说是不渴的,可是你看到后面条文在解释这个水的时候他又说这种水会口渴。那他写这个条文说什么这个脉应该是浮的,那你看他后面方剂的时候他又说这个水呢,我们用了这个药的时候,主证那个脉是沉的,就是他所有的症状标示都有很多条文与条文之间的格格不入。那也不知道当年那个断简残篇是怎么编回来的,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只能够顺着他的逻辑啦,就是张仲景可能对于人为什么身体会有堆出水而水肿这件事情,有他的一些想法,那我们就是从这些条文里面去看一看张仲景的想法,也就这样了。那至于说是主证哦,我想因为他的方剂没有很多,我觉得实际上在运用这一篇的时候,我还不如告诉你,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显示这个方剂是在什么时候比较好用,那这样子就好了嘛,对不对,什么状况用这个方,知道了就没事了。那中间的道理呢,大家就糊涂看过哦,无所谓的。

那所以呢,我在讲这个篇章的时候,可能会有那种磕磕巴巴的感觉,怎么讲呢?我在这边跟同学讲这个提纲条文的时候,说,对,所以你看这一条呢,他说这种水病是不会渴的,我在想那个不会渴的时候,我心里头就有很多的犹豫,因为后面又讲它会渴了,就是他那个就是我到底要怎么讲才叫作上课没有在说谎,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啊。那但是这个提纲条文你说是不是还是要学呢?我觉得学比较好,它还是有意义的,就是你至少有一个大概的分类哦,就是这样子模模糊糊的认识也好,但是细的地方呢,你就不要太计较了。所以我给同学一个大约的画面之后呢,老实说同学就可以一路睡到方剂了,好不好,这是可以的。

那所以呢,我就说同学就大概的听一听,我这一堂课仅剩的十几分钟讲的一个模糊的画面,然后呢,你就在心里面建立一个索引系统,建立一个index,那等到将来你要用这些方的时候呢,就照你心中的索引回头来翻翻书,这样也就可以了。而且呢,水肿啊关系到一个人的肾脏机能的毛病,对不对,你说真的每一种水肿我们仲景方都很神,救得回来吗?如果你肾脏真的坏得太厉害的话,我看也是要死翘翘的了,所以这里我不敢说这个每一种水肿经方都好用,可是这里面的确是有几个方子哦,让人感觉到中药的效果可以好到这样,就是那样子的感受还是会有的,就是中医可以走到如此境界是很值得钦佩的。

那么,我们大概哦,来说一说这个篇章它在分享给我们的道理的框架,然后再大概的说一说这个水肿病张仲景是如何在分类的哦,我们先来做这个事情。

首先,如果我们要说水肿病的处理法的话,我想我们中国人处理水肿病啊,是在一个高度的象征符号的世界在玩巫术。我这样子讲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开始水肿了,我们西医的检测一定是看他有没有尿蛋白的变化,对不对,看他的肾功能有没有出问题是不是,所以我们一般来讲好像关注的是这个人肾脏的状态。可是,如果一个人水肿了,我们那时候治小便不利有一个蒲灰散对不对,菖蒲跟滑石,那你说吃吃这种开窍的蒲灰散让小便通利了,诶,这个人水肿好像就退了。那其实你讲给西医听你不觉得很神话吗?就是为什么肾脏的病用这种药可以治得了,就是有一点无厘头。

那么,我们中国人哦,张仲景介绍的治水肿的方法呢,我想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是什么?是发汗法。那发汗法的话,我们中国人叫做什么?叫作开鬼门,有没有听过?那有人说鬼字其实就是魄字,这个肺藏魄嘛,对不对,那汗孔就是肺的门户,肺主皮毛,所以,开鬼门其实开魄门,那这个汗孔叫鬼门又叫玄腑哦,这是中医黑话了啊,所以就顺便顺一顺而已。那这个,那这个开肺的这个做法呢,我们中医又叫做什么啊?叫做提壶揭盖法,就是你把一个茶壶上面的盖子拿掉之后呢,你底下倒水比较容易倒的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而这个画面你不觉得很象征物吗?对不对。你说人体真的是一个茶壶吗,就提壶揭盖法就是说一个吸管,它这个里面都是水出不来,那如果你把吸管上面不要摁住,把它放开,那水就下来了,是不是。那就是用这样子的角度来思考一个人水肿,那西医就会觉得,那肾脏炎呢,哦,不用管它,我们就把人想象成一根吸管就可以了,就是这样子的角度去处理的。所以,以医理来讲的话,你可以说我们的医理是非常儿童化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那你说这个想法它,当我们真的照着这个想法做了之后,它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如说,张仲景哦,这个开鬼门治水肿,最代表性的方就是越婢汤的加减味嘛,什么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附汤。那这个越婢汤结构它是一个跟大青龙汤结构很像的东西,里面是6两的麻黄,用重麻黄剂。其实治水病哦,如果不是表虚的,是表实的,就是要用重麻黄剂,可是重麻黄剂会把人发死,对不对,所以你要让麻黄发不了那么猛的话,那怎么办?你可以加石膏,你可以加白术苍术,是不是,所以就可以让这么重的麻黄剂,就是发汗只发到微微的汗。而这个做法,比如说张仲景的越婢汤法,它为什么好哦?就是,像是水肿病呢,如果这个人是完全的虚证的话,那这个人他在水肿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个人的主证框呢,其实有可能是少阴病的主证框,那那个时候你就会想,用真武汤或者是黄芪糯米,这种比较补的药来调理他,这是没有错的。可是呢,在这个肾脏发炎的情况的这个水肿来讲的话,你用补肾法或者是利尿法,甚至用什么防己之类的药哦来利尿,有的时候都会反而激惹到这个肾脏啊,发炎得更凶。你想想看人家已经在发炎了,你还要叫它多做事,叫它利尿,那结果这个肾脏就越做越火越做越发炎,那这种时候反而是用发汗法啊。

其实发汗法里面,张仲景是用重石膏剂加在重麻黄剂里面,所以呢,发汗的同时啊,他连肾脏的这个发炎都一起把那个热带走一些,然后肾脏炎退了,发了汗之后,这个人反而小便就通了。就是以实际临床的用药来讲,我们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的这个用药法是非常高端的,那至于理论的话就认了吧啊,什么提壶揭盖的,这是。我觉得理论上面听起来比较帅的,反而是逆流挽舟哦,就是那种葛根剂哦,治拉肚子,那真是很神哦。就是我们想象人体里面有一个画面,是水跨下来了,我们把它救回去,但是提壶揭盖我觉得那已经是儿童的画面啊,就是简单来讲就是汗尿同源嘛,对不对,尿不出来的时候,先让他一些毒素从汗出来,那这样子肾脏的负担减轻,他就会好起来啊,这样的一个画面。

    那这个发汗法是第一种法,那第二个法叫利小便法了,对不对。那发汗利小便,那这个利小便呢我们中国人叫做什么,开鬼门要给它找个相对的字,叫做“洁净腑”,洁是清洁的洁,那净腑是什么?其实也不干净,就是膀胱啊,那就是如果尿能够利的话水有个出路,也不错啊,那就是防己啦黄芪之类的药物,那都是洁净腑的法。

那第三个呢,逐水的法。那逐水的法我们是借这个内经里头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啦,叫做“去郁成戳”,这是郁闷的郁的意思,这个戳就是是割草,就是说,好像说是野草这个东西啊,怎么杀都还是会长,那你要怎么办呢?就要勤加除草啊,终有一天会除草除到它死光光哦。那这是什么,十枣汤之类的,就是你硬把这个水拿走,最后终于这个水会死光光。那这个说法你觉得你会相信吗?哦,我不知道,只是中国人就会把十枣汤当做是一种除草的法,就是只把水当敌人哦,不把身体的问题看在眼里,然后就挖到后来会把水挖干净,这样的一个想法哦,有的时候临床上会正确哦,大部分的时候不很正确。那这个简单来讲就是身体里面郁闷着太多的不干净的东西要把它拔干净,然后他会好起来这样的一个说法。

14.44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那么,这个疾病的分类啊,我们来看一下桂林本14-44条啊,他把这个水病分成5个种类。但是实际上呢我觉得,黄汗是一个比较暧昧的存在。那在黄汗之前张仲景还有讲一个水病是叫血分,还有讲一个水病叫做气分,那这个我先给同学顺一顺哦。他这个风水、皮水,前面这两种水呢,他是脉啊把起来,一开始的讲法是脉是比较浮的,也就是这个水病的问题点,以身体的反应来说的话,好像身体的力量是往表面要去对付这个水。那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发汗法或者是一些补表的方法来处理这个水病哦,就是麻黄剂或者是黄芪剂都有可能用在这种情况。那这个风水跟皮水这个水病他脉都偏浮,病都偏于表面,那风水就是这个人呢非常的怕风。那皮水呢他就比较没有怕风的现象,所以我们就会想象说风水好像跟外感的这个风寒有关系,那皮水就只是皮肤堆在皮肤下面而已。

所以如果你要分层次的话,我们一般是说风水最表,皮水是里面一层,然后后面讲的正水又是更里面一层,然后石水又在更里面一层。那所以脉偏浮的是风水、皮水,那脉偏沉的呢,是正水、石水。那正水是什么水啊?怎么样的水肿叫做正,不是歪的?那这个,其实标准的水肿就是肾脏功能有问题,所以肾脏功能有问题造成的水肿叫做正水。那这个正水的那个调性是非常少阴病的,所以他一定是心肾阳虚,所以正水的特征是什么?就是人会发喘,就是这个少阴病说的这个心肾不好的时候,肺腔积水啊那种感觉会出来,所以他是像是少阴病的那种会有喘证。

那相反的呢,张仲景的描述,这个石水是不喘的,为什么?因为张仲景是假设啊,这个人心肾阳虚了之后,这个地方(胸腔)开始积水了,那这是正水。而有一些情况这个水呢,是根本积不到那么高,它直接就往下掉,是小腹突出来,那既然水是往下掉了,他也不闷到胸口了,于是他也就不喘了,这样的情况,那就叫做石水,所以石水的脉呢是腹满不喘,就是肚子会鼓出来,可是这个病人呢倒不如何之喘,就是两个比较偏表面的,两个比较偏里面的哦,这样子的状况。

    那这个黄汗病呢,他那个水哦,当然黄汗的症状是有可能这个人浮肿,但是有可能不浮肿。那你黄汗你顾名思义啊,你想一个最简单的,就是这个人出汗之后,你看他这个白的汗衫是黄掉一块,那这个我们有生之年也都看过嘛,对不对。那这样的病是怎么样呢,就是这个水可能是闷在这个三焦水道,这个淋巴组织里面的。那这样子闷住的水有什么问题呢?其实黄汗病哦,它虽然主证不见得是水肿,可是这个死水闷在这个人的组织里面,堆久了会怎么样啊?他条文上面写说“久不愈,必至痈脓”,他讲的是真的,黄汗病堆久了,他会变成一种体质。那个体质就是今天我们说这个人,动不动就会,不是动不动,就是很容易一点点什么小事就转成蜂窝组织炎的那种体质,就是他的身体里面都是死水,随时准备变成脓的,他已经准备好,那个死水已经准备好要变成脓了,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叫蜂窝组织炎的病,然后真的变成脓,这样子的状况,那这是黄汗。

    那至于说讲到水病,还有这些这些之外哦,还有两种,张仲景一个叫血分,一个叫气分,哦,这个是讲黄汗病之前会先讲到血分,讲黄汗病之后会讲到气分。那这个血分的话很简单,就是这个人他是先有了淤血,然后才肿起来的。那比如说有的人他水肿是一只脚肿一只脚不肿,那我们就知道他肿的那只脚是血管有淤住,其实不是体质而是血,这样子。

    然后呢,气分是什么呢?当你看到气分的时候,再加上中国人在讲到气分病的时候,常常会说他叫肤胀拉,叫气肿啦。所以你会看到这些古书的描述,什么肤胀气肿之类的,你会以为它不是一种水肿病,但是气分是不是水肿病?它是,而且是更加,说标准也不好哦,就是更加完美的一种水肿病,要这样讲吗?就是当你讲到这个什么风水、皮水、正水、死水这些水的时候,这些肿哦,通常他肿的地方你皮肤摁下去之后呢,你手拿开,他那个皮肤不会立刻弹起来。同学懂得那个意思吧?就是水肿他有的时候按下去那个皮肤是不弹起来的,可是当你得的是气分的水肿的时候啊,那个皮肤是随按随弹,而且很会有一种硬度的感觉。那那个有硬度而有弹性那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讲,我们本来用比较粗的分法哦,是痰饮病是水到组织外面去了,对不对?那水病就是水闷在组织里面所以人会肿,对不对?我们姑且这样说。可是,其实呢这个水肿,还可以再分成水肿的病还是气分的病。这个气分的病哦,就是这样说就像我们这个风水皮水什么几乎都是按下去他会有一个凹陷,慢慢才弹回来的。那那个按下去凹陷不能复原的,代表这个水啊,是在那个身体组织的缝隙,就是缝隙里头,就是没有到出组织外面变成痰饮。但是组织那些细胞中间有一些缝隙或者怎么样,那个水是塞在那里的,这是一般的水肿。

那气分是什么呢,是这个水跟组织是完全结合的。气分的意思就是他是每一个单独的细胞就在发肿,就是那个水是闷在细胞里面的,所以不是渗到细胞间的组织的缝隙的,所以这种有些西医是叫做固体性水肿。因为他很有弹性,就是每一个细胞都平均的在肿的时候,很有弹性,按下去就跳起来,所以中国人说这是肤胀是气肿,好像说他没有水,其实那是水肿,那是最严重的一种水肿。那气分在后面会教一个什么汤啊?转气汤,就是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那个转气汤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那是仙丹呢!因为细胞里面有什么东西出不来这件事情哦,你要讲到治癌症都有可能哦,当然你不能说这个汤能够包医各种癌症,不是。但是临床上面倒是这个汤时而有奇迹出现,所以他就是他那个一个细胞里面的邪气怎么样逼出来那种问题的话,用到后面的转气汤哦,那还蛮厉害的。

所以我们就四种水,加一个黄汗加血分跟气分,好不好,这个大概的框架有个印象,那我们下课休息一下哦,那同学就不用再回来了哦。

Miluco整理-开心果1校-妙人2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