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实际上它也曾拓疆三千余里

 乐康居 2017-05-20

我们都知道宋朝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后人多以“积贫积弱”四字来形容它。

当年由于幽云十六州的丧失,整个黄河以北的河北平原地区,在契丹的铁骑面前几乎就是不设防的状态。而河西走廊一带自从中原丧失控制权后,又失去了良好的养马基地,从而导致了骑兵力量一度成为北宋的军事短板,使得他们在契丹铁骑面前十分的被动。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实际上它也曾拓疆三千余里

所以说北宋自从输给了契丹后,一直就是处于防守的态势,直到宋神宗赵顼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在他执政期间出现了个“王安石变法”,当时虽说困难重重,但是有一个行动却给予了变法最大的支持。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故事。

当时有一位名叫王韶的人,科举屡次不中,于是便游历起了陕西,采访边境的风土民情去了。他在采访过程中,深刻了解到了宋、辽以及西夏的对峙态度,于是就上书宋神宗,提出了“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平戎策》三篇。

由于《平戎策》提出了解决北宋统治者最急迫的西夏问题的策略,所以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于是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以一个文人的身份,担负起了收复河湟地区的任务。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实际上它也曾拓疆三千余里

公元1071年,王韶先是招抚了青唐地区一个最大的吐蕃部落,使得他们的首领俞龙珂率部署12万多人臣服了北宋朝廷。次年的5月,北宋朝廷在今天的甘肃陇西修筑了古渭城,组建了通远军,任命王韶为知军事,不久后王韶又率军打败了当时青海东部吐蕃的首领木征的亲军。

同年10月,北宋朝廷又改镇洮军为熙州(今甘肃临洮县),并以熙、河、洮、岷州、通远军为一路,任命王韶为经略安抚使。次年的2月,王韶一举攻克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4月更是直接穿过露骨山,南入洮州(今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境内。

在此期间道路狭窄崎岖,骑马难以通过,所以宋军大部分时间都要下马走路方能通过险途。此时的木征趁此机会再次入侵河州,并亲率人马追击王韶。王韶不畏艰险,奋力作战,打败木征,再次平定了河州叛乱。同年9月,岷州(今甘肃岷县)的吐蕃首领木令征听到河州已定的消息,吓得主动举城降宋。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实际上它也曾拓疆三千余里

随后宕州(今甘肃宕昌)、洮州(今甘肃临洮)、叠州(今甘肃甘南迭部一带)三州的吐蕃部落也纷纷相继归附。

此次出征,王韶前后共行军五十四天,行程共计一万八千余里,收复了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拓疆三千余里,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并生擒木征,送往京师。

王韶所取得的胜利,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八十年来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对于饱受外患的北宋是极大的鼓舞,使北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达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为改革派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誉。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实际上它也曾拓疆三千余里

公元1103年的六月,宋军分两路攻取湟州城,吐蕃各部降者十余万。次年宋军西进青海湖,随后控制了青海东部及北部,至此,整个河湟地区彻底被宋朝控制。

河湟开边先后拓疆三千余里,北宋开拓了青海等地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说是北宋统一后的最大一次拓疆行动,是宋朝与周边势力斗争过程中少有的一次大手笔!

编后:微信公众号古历小军(gulixiaojun)同步开通啦,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