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个姓乃为西域外族,后被汉族同化而入汉籍,你可否是?

 大俗人精舍 2017-05-20

相传,中国自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姓氏。

遥远的上古时期,麇集在两河流域的祖先们以部落划分,而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都有一个不同的象征,即图腾。他们将图腾视若神明,不敢有丝毫冒犯,还将它看作是部落唯一的族号,族人在起名时往往与之关联紧密。

久而久之,图腾就变成了氏族之间共有的标记——姓。

华夏拥有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姓”这一符号在这样的沃土之下,也就愈发枝繁叶茂。其中有人口不断增多的原因,也有自立新姓的外族渐渐被同化的原因。

昭武九姓,便是外族被同化的典型例子。

这九个姓是: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发生在唐朝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领袖——安禄山与史思明就是昭武九姓的后裔。

昭武九姓是月氏遗族。公元前2世纪末年,刘邦刚刚统一天下,汉朝初定,北方匈奴民族趁此不稳之际发起战乱。匈奴最先消灭的就是月氏,因冒顿早年曾充作人质送往这里,所以一直对月氏怀恨在心。

领地被夺去的月氏族人被迫西迁,其中有一支以河西昭武为故地的月氏部落流落到了中亚粟特地域,并在那里打败了当地土著,安家于此,并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昭武一族十分擅长经商,常年在丝绸之路上活跃。南北朝时期,他们经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人涌进了中国,与古代的中国人贸易。为了方便经营,昭武九姓中有一批人便在这里定居,散居在内陆各处。据考证,仅在罗布泊一代就有昭武人五六座移民大城镇。而在敦煌郡敦煌县从化乡也住着昭武九姓胡三百余户,人口当有一千三四百人。

到了唐朝,中国迎来空前的繁荣时期,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许多外族往来中原做起了生意,此刻的昭武人更加活跃。他们不仅来这里定居、经商,有的还进入军营身居要职。

而坚守在中亚粟特地域的昭武诸国在唐玄宗时期,开始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并表示归顺唐朝。在唐朝的支援下昭武诸国苦苦抵御,但后来渐渐被唐朝的权利分解,没过几十年,就彻底消失不见。

他们大多迁入唐朝境内,也有小部分没有迁徙,不过在岁月的洗涤,他们渐渐被汉族同化,真正的成为了汉人。

当然,这几个姓中有些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纵然有些朋友是这些姓,我们也无法推断他们是不是当年的昭武人。不过从外貌上或许也能瞧出一丝端倪,与汉人是否存在差异。不管是真是假,权当开个玩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