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具有画面感的故事,你得了解镜头语言(四)

 长沙7喜 2017-05-20


▲一代宗师

这是压箱底的干货,一旦建立起这些认知,你在电影语言这一块应用,可以多一些写故事的维度,对将来自己学习短视频创作有很大帮助。

话说回来,还记得我们在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6个要素告诉你答案有个小Tips吗?动手写故事前,先找出故事的主导意念。从人物开始的诉求和之后的诉求变化找,我们当时虚构了老王的创业故事,主导意念是:贪恋稳定让我生活陷入动荡,创业给我人生带来自由

如果这个剧本送到我们手里,有机会主导这部影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镜头语言表现主导意念呢?比如,在影片开始阶段,老王贪恋稳定,没有要改变自己的动力,用俯拍镜头,使人物看上去缺乏自信,有点懦弱。当老王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开始追寻时,镜头就要调整到稍稍仰拍的角度,表现人物自信心得到提升,态度有所改变。这一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获得恰当的画面,来反映我们对故事的观点。

用电影镜头意识去架构一个故事,会更有画面感。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镜头景别。

大特写

希区柯克曾向特吕弗分享过一条极其简单,但相当有效的构图法:画面中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当时故事中的重要程度直接相关。可以用来制造紧张感和悬疑效果。

白话就是,通过大特写展示某一细小物体,或演员的某一细节,说明这些细节对叙事内容存在重大意义。

《一代宗师》主要讲传承,宫二说自己这一辈子见自己、见天地,却见不到众生,见众生的任务就交给叶问了。最后叶问香港授徒,传灯无数,李小龙也是叶问的徒弟。影片里会出现好几处点火的大特写,叶问夫人点灯等叶问回来,叶问向李存义请教二十四手,李存义划火柴的大特写,都具有象征意义,有灯就有人,点灯传承。


宫家的佣人将宫二的头发灰给到叶问,就给了盒子一个特写,说明这个物件很重要。

写故事时,可以多次对细小物体,或演员某一细节进行大特写描述,来增加叙事和象征意义。

特写

特写最重要的功能是让观众看清角色细微的动作,和面部表情。一般会被用在故事的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时,或发现某样东西具有重要意义。

宫宝森和叶问在金楼交手时,关键时刻,镜头给了宫二特写,她紧张、担心父亲失败的情绪很好地展现出来。

写故事时,通过与大特写镜头结合,来呈现人物的面部表情。

中特写

中特写镜头,拍摄到人物从肩膀、胸部位置以上到人的头部。一般会用在远景或中景的切换中,《一代宗师》里宫二和叶问对话,用了一个中景,当宫二说完,习武之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时,镜头给了叶问一个中特写,以展示叶问的反应,强化这一戏剧时刻,增加观众对影片的投入程度。


写故事对白,有了镜头概念,可以更好描述两人的反应状态,就算写不出来,也能懂得欣赏。

中景

中景镜头,是从腰部以上拍摄一个或多个人物,同时还包含部分周围环境。这样可以让观众看到周围的环境,获取到人物的身份信息,同时可以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宫宝森在隐退仪式上就用了中景。

中全景

中全景有一个或多个人物,从膝盖位置入画。可以同时展示肢体语言、部分面部表情和周围环境。中全景经常和景别小一点的镜头组合使用,来拿捏观众的情感投入程度,在关键时刻切到中特写或特写。

全景

全景镜头包括人物全身和大面积的背景环境,看不到人物脸上的表情细节。全景镜头一般不能切特写,会显得太跳,给观众造成不适感。切中全景或中景会更自然。一线天干掉军统追杀的马仔,就用了全景镜头。

大远景

大远景强调环境的广大,人物一都比较小,主要展现的是环境本身。也被称为建置镜头,用在影片的开头,主要告诉观众故事发生在上面地方。大远景经常用来表现一场战争,呈现多个人物之间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了解故事的景别,在创作故事时,确定好故事的主导意念,从镜头的角度去写,俯视还是仰视,人物占到画面三分之一还是二分之一,中景还是特写,可以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状态,让故事有画面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