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毅刺 2017-05-20
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X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医学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技能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和人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因此,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地充分地继承先贤们的理论和经验,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即是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下大功夫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中医学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包括各个部分的全息性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性。中医学以整体思维来研究人体,认为任何一个部分的机能都是整体机能的反映。按照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来研究人体某一具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功能,是由整体到部分的研究思路。
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中医学属自然科学,当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理论。即在明确某一理论和概念之内涵的基础上,抓住某一点或某一环节进行细致的深层次的微观研究,探讨其内在的机制或机理,对某一理论或概念作出科学的阐释。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筑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或解释性模型来说明人体脏腑经络及精
气血津液的作用和功能的,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就目前而言,它们仍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其合理的内核、科学的精髓以及方法学方面的作用,仍有继续深入发掘的必要。在发掘传统思维方法的同时,开展微观、局部、逻辑、系统等思维方法的研究,构建中医学新的方法学体系。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只用传统的思维方法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和发展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局部的、形态的、微观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在70年代已经提出,医学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已经融合了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身心医学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也融有大量的社会学知识。中医学整体思想的建立,强调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但中医学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应在吸收古代哲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古今中外人文科学中的精华,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在以继承性研究确立中医学某一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内涵,以及以现代科学手段对该理论和概念的内涵作深化研究的过程中,科学的假说和新的理论就可能产生。体质病理学说、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多种情志交织致病说、毒邪说等新理论或新假说的提出,对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