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篇文章读懂内容营销(一)

 长沙7喜 2017-05-20


内容营销这么火,想深入了解这块知识。买了一本书《首席内容官》,读完后有点忧桑,充满了正确的废话。作者提出了内容营销的4P法则:

规划( plan) ;制作(produce);推广(promote);完善(perfect)。

试问,做什么产品不是这个步骤呢?然后用大量案例阐述这四个步骤,45块钱不能就这么白花掉啊,总算归纳了一点有用的。

内容营销要由心而生,要带给人们意义,提供连接,满足大家娱乐,渴望挑战、受教育的目的。

提炼后,内容营销要形成自己的小社群。这本书最有用的就是这一句话。

继续探索,专门看了一本书《内容营销》,讲有价值的内容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这本书用一句话总结:生产对客户有价值的内容,通过音频、视频制作,在多渠道分发;要懂得数字营销的基本知识,做seo优化。

这短话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增长骇客(growh hacking),将技术和营销结合,低成本获取流量。到这里,内容营销的概念就清晰了。

内容营销=有价值的内容+社群 +增长骇客。

有价值的内容

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呢?我们从三个概念着手,需求、稀缺、作品,层层推进下,最终会得出答案

需求

经济学有个原理,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不是成本。举个例子,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记录,吭哧吭哧的生产内容,付出了很高的时间成本,却没有人看,就只能自嗨,赚不到钱。想要赚钱,就得生产对大家有价值的内容。

有了需求,如何生产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呢?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 价值定位,通过什么样的解决方式,帮助你的目标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得到》app,通过音频形式给知识焦虑的青年,终身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的知识服务;《插座学院》通过线上课程,线下大课的形式给新媒体从业者、创业者提供新媒体领域的专业知识;《凯叔讲故事》通过音频的形式代替家长每天给小孩子讲一个故事,陪伴孩子入睡。这些产品通过清晰的价值定位,获得细分领域的成功。
  • 行动呼唤,给产品一句打动人心的slogan。西蒙·斯涅克在《黄金圈法则》讲过一个段子,如果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方案」 ,你能想象是什么效果吗?客户不只是买你的产品,而是你的梦想和传递的信念。最高级的营销是说出用户内心的声音,激励他们突破自我。耐克的Just do it,阿迪的Nothing is Impossible,苹果的改变世界等,这些slogan都是在传递价值观。
  • 风险承诺,最近看李笑来的全栈训练营网站,价值定位和行动呼唤都很清晰,激励那些想学编程的人们,好吧,也激励了我,价值定位和行动呼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线上的价格要2万块了,考虑到投入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万一学完后觉得不值,也挺郁闷的。如果有一个风险承诺作对冲,打消疑虑,就可以增加报名人数。

    稀缺

《卧底经济学》提到一个观点,没有稀缺就没有商业,商家甚至要故意制造出稀缺感。

这里有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我对快速阅读是报有怀疑态度的,它一定是有条件的,跟读书的人和读的书有关。读书的人知识渊博,理解力强,那他读书自然就快;书籍如果是一些口水书,普通人也能快速阅读。我将贩卖快速阅读的人跟卖大力丸的归为一类。

可是,我买了大力丸却不后悔。

事情经过是这样:xdite发了一篇文章讲极速阅读,文章尾部放了一个小密圈,365元一年讲极速阅读。厉害的招数来了,她说满100人涨100块。看到这我先讲下xdite是何许人也。她是李笑来从台湾请来的全栈营老师,线上编程课是15000块人民币3个月学习,上次提到的一个朋友对这个课程评价很高。

这不是制造时间的稀缺,时间稀缺是确定的,而人数是不确定的,造成你的决策时间非常短。我打开文章是89阅读量,中间纠结了一次,大脑迅速找参考依据,线上编程课近两万块,大牛,朋友推荐过她,好了,决策下单。过了大概半小时,就到456了,现在涨到556了。?
讲极速阅读的人不少,内容谈不上很稀缺。一般人的玩法是在数量、时间上制造确定性的稀缺,给了大家观望的时间,没有融入场景的紧迫感。


这次事件给我的一个最重要领悟:最高级的内容营销是制造不确定的稀缺。不确定的稀缺让你的内容更有价值。用户会在小密圈一边看数量,一边看时间,数字变化好快,人数破80了,那种紧迫感,逼着用户迅速做决定。

作品

人作出的每一个选择,很多时候是听了一句话,明白了一个概念开始行动的。我三个月前开始写作,居然能坚持下来,就是一个概念的影响。

网络生命体。

听起来玄乎,其实很简单。在生活中,大家或创业,或在公司上班,都有一个固定或租住的地方,有身份证等一些标志。可是在网络空间上,大部分人都是一片空白,根本搜索不到。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人们在网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线下,线上没有地域、边界的限制,创造的财富将会远高于线下。

构建网络生命体的第一步是有一个网络ID,开个公众号、简书、今日头条、自己的网站等等,通过这些喇叭传递自己的想法。

李笑来在一次知识闭门会议上说:

未来十年,个人品牌升值一定比房价升值快10倍,房价再怎么涨跟个人品牌都没法比。

他讲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其实本质是他打磨了一件件的作品,构建了自己的影响力。《托福21天核心词汇》、《把时间当成朋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块听听》等,真厉害,这么多的作品。

你看出来了吗?作品的积累,可以打造个人品牌,让你从网络ID转变成IP,成为有影响力的网络生命体。

普通人如何打造自己的作品呢?对我自己,需要持续做的有三点。

  1. 将工作中做过的项目进行复盘,输出,形成对别人有用的知识。碰到同样项目时可以少走弯路,也方便自己对下一个项目的复制,节省时间;
  2. 进行主题阅读,主题写作,持续输出某一领域的知识,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3. 将主题知识打磨成音频,视频,提升交付能力,方便大家在不同场景下学习。

现在流行说,一定要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其实,你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你的故事,作品越多,故事越丰富。

小结下:有价值的内容,就是发现市场的稀缺性需求,将需求输出成一件件作品,构建自己的网络IP。

社群

《内容营销》引出一个社群的概念:

由心而生,带给人们意义,提供连接,满足大家娱乐,渴望挑战、受教育的目的。

小密圈基本满足了上面所说的,在连接方面还只是弱连接,弱连接的作用仅限于传播信息,缺乏信任感,很难形成项目合作。

未来的新型社群模式,王煜全在《藏富于社群的未来》文章中,分析的很到位。大意是,社群不能止步于弱连接,还要强连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项长板,大家按项目组团打怪。

如何形成强连接呢?需要有一个人对你进行信任背书,你才能加入。有了强连接,再加上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就会形成一个新型的未来社群。

新型社群的好处是什么呢?

  • 大家连接更紧密,协作生产内容,速度快,产量高;
  • 小v变大v,可以进行资源互换,增加传播渠道;
  • 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总结下:社群是你的根据地,从这里建立强连接,强连接,强连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