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249季【青春语文】一字立骨见灵动 传统教学显沉稳

 昵称37088996 2017-05-21

卷首语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传统的教学是抓住题目中的“始得”,而李艳芳老师却独具创新地抓住“异”,将柳宗元前后两次到达西山的心情、行为、见到的景象,以及人生态度作了深入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这座怪异特立的山水让柳宗元实现了灵魂的进化与自救。

《卖油翁》一课,葛婧老师把康肃公和卖油翁的形象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用核心的问题撬动对文本的赏析,始终让学生紧扣文本解读,体现了传统课堂的沉静踏实。

两类课堂各有优势,传统课堂沉稳如山,使用工序式教案,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创新课堂灵动如水,使用板块式教案,伸缩自如,高峰体验多。但“众溪奔流终归海”,不管哪类课堂,都要确保课堂的整饬和高效,尤其要站稳传统课堂——它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是无可回避、无可超越的驿站。欢迎走进本期的青春课堂——

     

            “一字立骨”法解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李艳芳


学习了陈晓东老师的“一字立骨法”后,我审视自己的课堂,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我找到了一个字“异”。具体分析如下。


原文中作者说“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即与众不同。作者之前是到过西山的,为什么这次感觉到西山的与众不同呢?有下面几点原因:

一、心情异

之前到西山,“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日,即天天,他们每天入深林,穷尽溪流,其目的就是寻访幽泉怪石。以探幽寻奇为目的。只是用眼睛去感受,没有用心灵去感受,“上、入、穷”这几个字可以看出作者一刻也不让自己停下来。这次到西山,作者“坐法华西亭”行走的脚步慢了下来,脚步慢了下来,即心情就慢了下来。心静了,看到的景物自然就不一样了。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你看到的景物,实际上只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折射。

二、行为异

之前到西山,是“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jiào)而起,起而归。”

“披、倾壶、醉、卧、觉、起、归。”这几个动词连用,可以看出作者放浪形骸的姿态。“披”拨开,拨开草就坐于地上,完全不顾及自己士大夫的形象,“倾壶而醉”是典型的借酒浇愁,以手中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醉则更相枕以卧”相枕,即相互枕着,作者作为一官员,枕在自己随从的腿上睡觉,足见他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觉(jiào)而起,起而归。”作者根本没有认真去欣赏过西山的美,从他一系列的行为来看,看似放浪形骸,实则是借酒,和身体的劳累来麻痹自己,浑浑噩噩地度日。这次到西山,“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 箕(jī)踞,是把腿叉开,像簸箕一样,看出作者慢了下来,开始欣赏西山。于是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西山。 他开始“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然就醉”“引觞”而不是“倾壶”,“觞”,小酒杯,用小酒杯来品,而不是倾壶来倒,品酒,说明现在的心态开始静了下来,透露出一股安逸和享受。“就醉”不是“大醉”。“就”是接近,是似醉非醉的陶醉。

三、西山异

在这种不同的心情和行为之下,看到的西山自然是不同的。之前看到的西山,是“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只是为了寻访幽泉怪石而已。而这次看到的西山,是“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 ”变化的是西山吗?显然不是。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变化的是作者的心灵境界。

四、人生态度异

之前到西山,作者一开始就交代“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僇(lù)人”,被贬谪之人,看出作者在仕途上遭受了重大的挫折,而“恒惴栗”恒,说明他常常战战兢兢,可见这个事情给他造成了如此大的精神打击,让他每天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贞元十九年,由蓝天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仕途一帆风顺的柳宗元遇到人生道路上第一次贬谪,而且是一贬再贬,比贬谪更痛苦的是未来的不可预知。自己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恐惧。

在这种情形之下,他每天“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漫无目的地行走,只为了消磨时光,排遣恐惧。而这次到西山,在西山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西山上,他找到了答案。他“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其实是和自己的和解,是在巨大的世俗和思想的斗争之后,对自己的定位,是文人的一次精神的坚守。他与特立独行的西山,达到了精神上的契合。那就是永远保持自己刚直的操守。

柳宗元的刚直,是有由来的。其父“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号为刚直。”不为权贵的压力屈服叫做“刚”,敢真正讲话叫做“直”。他要在独善其身的处境里去完成自己,他沉浸于山水诗为了平衡自己在现实世界里巨大的悲痛。当他找到人生的定位之后,他开始“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他第一次开始发现西山的美,他在大自然中给自己开启了新的旅程。

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一文中说:“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甚至在最艰险的情况下,他也有选择人生态度的自由,这就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当一个人领悟到生命存在的含义和存在的目的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无穷力量。”

所以在后面的永州八记里,柳宗元以一颗不染尘埃的心去欣赏永州的山水,才写得如此空灵而澄澈。

作者简介:李艳芳,山西省晋城市矿区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从教13年,青春语文的追随者,语文湿地的栖居者,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将跋涉而行。最喜欢的阿瑟·克拉克的一句话:“我从未长大,但我从未停止成长。


《卖油翁》教学实录


执教:葛婧

时间:2017.4.26

地点:福海县初级中学录播室

师:今天,我们学习《卖油翁》。这是一篇简洁生动的笔记小说,也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欧阳修,北宋文学领袖。

(大屏幕显示)作者简介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件上红色划线的部分,并把注解中没有的内容批注在课本上注解一的旁边。

师:请大家坐正身体,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要求声音洪亮,遇到困难可以看课下注解。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将你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音批注的文中,并且听好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与语气。

(大屏幕出示生字新词)好,看看这些字词,你都认识了吗?(指名认读,解决字音的认读和字义的理解)

师:我们来再读课文,这一遍要求在声音洪亮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得顺畅。(教师点评)

师:故事牵涉到两个人,一个是康肃公,一个是卖油翁。卖油翁显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而这个陈康肃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屏幕出示陈尧咨的背景资料)这样,一个是性情刚戾的大官,一个是走街串巷的商贩,这两个人之间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结合注解,与同桌商讨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会儿,我请同学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生:合作交流。

师:你来讲。我提示一下,如果你能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人物的语气来讲这个故事,将会很精彩。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讲的有没有疏漏或错误之处。好,开始。

(生听故事)

师:有没有听出什么问题来?

生:释担而立是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他说成挑着担子了。

生:乃取一葫芦,沥油的葫芦那么大,应该是放在担子里,不应从口袋里取出。

生:睨之是斜着眼睛看,他只说是看。

师:他讲的很生动,大家听得也很仔细。 不过,老师有一个疑问:课文完全可以从“尝射于家圃”开始,欧阳修这个提倡文风简洁的大师为什么还要写开头的一句话,这是不是多余的一笔呢?

生:不是多余之笔。这句话交代出人物的身份,特长及性格特点,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

师:解读的很到位啊!课文只有133个字,却塑造出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陈尧咨和卖油翁,他们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所欣赏的人物形象

生:(按教师要求活动起来)

(大屏幕显示)出示句式:我欣赏___,从课文的 ___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___的人。

师:好,请举手发言。

生:我欣赏陈尧咨,从课文的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资聪颖,技艺超群的人。

生:我不同意,陈尧咨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他太骄傲,而且十分傲慢。相比,我更欣赏卖油翁,从”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覆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以看出卖油翁倒油技术娴熟,技艺高超。

师:有道理。你这么佩服他,这句话应该满含着钦佩与赞美之意来读啊,重读“取,置,覆,覆 ,沥”,你试试!

生:我欣赏卖油翁,他面对这个文武双全,性情暴躁的大官,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十分了不起。我从“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朴实谦虚的人。

师:读这两句在语速和语调上怎么处理?大家试试。

(生练读)

师:你来读读,语速要慢些,语调要低沉,读出人物的谦虚与自信来。

(指名读)

师:有进步,我们继续来欣赏。

生:我欣赏陈尧咨,从“笑而谴之”这个神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错就改,十分明理的人。

师:这一处找得好。这也是本文人物描写传神的一笔。这个笑是尴尬的苦笑,是自我解嘲的笑,也是心服口服的笑,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错就改,令人可敬的陈尧咨。

师:还有吗?

生:我欣赏卖油翁,从课文“有卖油翁释但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可以看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奇,我想他必定是一个身怀绝技之人,而且他并不像陈尧咨那样自大,十分低调。

师:同学们的发言有理有据,十分精彩。请大家继续思考:在作者的心中,陈尧咨和卖油翁,他会更欣赏谁呢?大家觉得有困难,可以小组再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认为主人公是卖油翁,因为课文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卖油翁。

师:你们是从文章的剪裁来说,详写卖油翁,略写陈尧咨,不错。

生:我们组也认为主人公是卖油翁,因为文题就是卖油翁,而不是陈尧咨。

师:题目往往是文眼,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或是主旨,你们找得很准。

生:我们组也认为主人公是卖油翁,作者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比,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即使有长处也不值得骄傲。

师:这组同学预习很到位,说的也很有道理。这篇文章作者正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个大道理,这种写法叫做借事说理。

(大屏幕显示)小故事大道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即使有长处也不值得骄傲。

师:大家把这个道理记在课题的下边。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坐正身体,我们一起轻声的试着来背诵一遍课文。

(生背诵) 

师:最后,让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对联,结束本课的学习。老师出上联: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你们对下联:

生:卖油翁酌油过钱不湿

师:真好!横批就是:熟能生巧。下课!

教师简介葛婧,新疆福海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爱生活,爱语文,流连于丰美的语文湿地,努力生长,且歌且行!

青春课堂:一字立骨见灵动  传统教学显沉稳 

策划:青春课堂编辑部@语文湿地

编辑:刘文文 于修影 周忠玉     

美编:刘晓灿

终审:陈晓东

制作:金凤


欢迎赐稿:tougao@yuwenshidi.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