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暴力作业”? 来自凯叔讲故事 00:00 09:30 凯叔说 kaishushuo 不少人学生时代被罚过超量写作业。没有预习课文,抄写文章段落20遍;英语单词写错的,回家抄写50遍;数学题马虎做错了,回家抄写100遍……岁月流转,现在不少的孩子也过上了这样的日子,作业成了戒尺。 这叫“暴力作业”。 面对这情况,孩子不知怎么办,家长是成年人了,应该会处现的很好吧? 并不是。 这篇文章讲了一位妈妈的应对之道。不说教,有办法。 (另外,我也推荐你有空看下挫折教育相关的一些专家课。) 作者| 诺曦妈妈 主播 | 萱萱 01 如果从幼儿园算起, 一直到大学毕业, 即便不留级的话, 我们的整个求学生涯也长达19年。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 我们接触最多最权威的人物, 就是老师。 在老师面前,所有学生都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绝大多数老师都有爱且有责任心, 但也有极少数老师的心理和性格没那么健康, 处事偶尔有失公平, 教育孩子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手段, 比如布置各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暴力作业”。 作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讲到:
类似的事情,我相信许多人都曾经遇到过。 网友A说:“我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事,会手抓两支笔同时写两行应付了事......” “如果孩子遭遇暴力作业,你会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见解。 有妈妈说: 我会问孩子写错的字现在记住了吗? 让他写一个给我看, 会写了我就在他作业本上签字说已经会了不用写了。 也有妈妈认为, 家长签字就代表跟老师的对抗,不如跟老师沟通, 看看是否有其他原因,能否取消暴力作业, 实在无法取消,便只能由家长代写。 还有妈妈建议给报社/电视台/教委/校长办公室 等部门打电话, 以取消并杜绝今后继续出现暴力作业。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 暴力作业不是针对少数几个人, 并且电话一定要匿名。 虽然大家的办法各有不同,但看法却是一致的: 暴力作业对孩子有害无益! 家长处理的时候,要考虑老师的不同情况, 以及自家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 02 慧慧是个品学兼优的四年级女生, 每门功课都稳在班级前三名,兴趣广泛, 当班干部责任心强,组织能力不错。 可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孩子颇受打击。 老师让班干部“好带差”, 所以慧慧的同桌是个成绩在班级垫底的男孩, 他时常不写作业,上课爱讲话,小动作特别多。 那天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 同桌不写作业不看书, 还不断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打扰别人。 慧慧作为班干部,并且是老师指定的“管理者”, 她提醒同桌:“你写作业吧,不要再说话了”。 好巧不巧的是,这时正好数学老师进来了, 她看到慧慧正和同桌说话,非常生气。 这位脾气一向不好的老师立即怒了, 当众批评慧慧, 说她身为班干部不遵守课堂纪律, 竟然带头讲话。 虽然慧慧站起来向老师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旁边也有几个同学小声地帮她证明, 老师还是宣布了惩罚决定: 慧慧和同桌各抄300遍“上自习课不说话”。 男同桌平时被老师惩罚惯了,大大咧咧无所谓。 可是品学兼优的慧慧却倍觉委屈, 放学回家跟妈妈哭诉。 妈妈听完孩子的描述后,心里也替孩子鸣不平: 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管理”任务, 不但得罪同桌,还被老师当众批评, 更要接受“暴力作业”的处罚。 03 慧慧妈冷静下来想,孩子最难过的, 不是多写两千多个字的作业, 也不是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 (同学基本都知道她是冤屈的), 而是她认为老师处事不公。 老师,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是知识的化身,象征着权威和公正。 孩子面对老师的处事不公, 就好比我们面对法院的裁决不公, 那种委屈和无助是相似的。 慧慧妈觉得这件事虽然令人气愤, 却也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机会, 可以让孩子明白几个道理: 这个社会总会有不公平的事; 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你好; 老师也是人,有不同的脾气和性格, 有时会有坏情绪,有时也可能会处事不公。 因此慧慧妈跟孩子说: “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同学,她知道你没有错, 可是为了教育其他同学,只能连你一起罚。” 慧慧心里还是觉得委屈, 但她同意抄写300遍“上自习课不说话”。 妈妈便又补充说: “我也觉得这个处罚不是很合理,所以我会帮你一起抄。” 最后的结果是慧慧抄了十几遍之后 就忙着写作业去了, 妈妈帮她把剩下的全部抄完。 用孩子的作文本,每个格子一个字, 抄了满满五六张纸,并按照老师的要求, 每一遍之间用数字标出,以便老师核查。 04 我问慧慧妈为什么没有想过联系老师, 了解情况并协商解决。 慧慧妈说这位数学老师处罚孩子一向简单粗暴, 性格急躁,对学生不太有耐心,态度也不好, 偶尔还有体罚学生的情况。 老师40多岁了,改变她的可能性比较小。 “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那个老师。 假如我去和老师吵,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的孩子。 我女儿在她的班上,一定会被穿小鞋。 老师请不走,孩子转学和换班级的可能性也极小, 不得不在这位老师的班级里读到小学毕业, 那么一些小委屈也只有受着了。” 罚抄事件过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其他的事情, 也是这位数学老师对慧慧做出不公的处罚, 慧慧照例委屈生气。 至此, 慧慧妈觉得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已经没有可能, 而这个年龄段孩子, 常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迁怒他所教的那门科目, 这一点正是妈妈最担心的。 因此她告诉慧慧: “你可以讨厌数学老师, 这没什么关系,我也不喜欢她。 但是最狠的讨厌方式不是你从此不学好数学, 恰恰相反,是你每次都考得很好, 让老师没有办法讨厌你!” 从此,慧慧更加努力学数学, 几乎每次都考全班第一, 她用这种方式来“报复”自己不喜欢的老师!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 慧慧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变强了。 05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公平的对待, 能争就去争,能躲就躲开。 假如争不到,也躲不开,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能忍就忍吧。 不论我们原本是多么坚强勇敢, 当有了孩子后,我们立即就有了软肋, 处理任何事都不能凭一时意气。 一旦与老师或学校发生冲突和纠纷, 哪怕很小的一点儿波澜, 其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伤害, 孩子首当其冲。 作为父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在我看来,与孩子有关的事, 除非牵涉民族大义、 关系家国律法等大是大非的问题, 其他一切事情,在迫不得已的时候, 该认怂就认怂,谁让咱们有软肋呢! 慧慧妈面对老师的不公平事件, 采取很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赞同 (即使努力模仿,老师应该还是能看出前后笔迹不同的吧), 又维护了老师的面子。 同时,她告诉孩子社会一定会有不公, 要学会正确理性地看待老师等等,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挫折教育”, 让孩子明白了许多道理。 同时,她转化了孩子心中的委屈 和对老师的厌恶等负面情绪, “化气愤为力量”,努力学习,效果显著。“ “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一件很过分的事, 我女儿主动跟我说这些都是小事。 我觉得应该感谢这位老师,挫折教育都让她帮我完成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素材, 事事皆可作为教育案例。 唯有真正用心的家长, 以一颗父母仁爱之心, 从大局出发,目光长远, 才能因势利导,信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 凯叔问 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对“暴力作业”的看法吧。 作者:诺曦妈妈,华东师大教育学硕士,二胎全职妈妈,专注分享幼儿的性格和智力培养、二胎、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经验。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诺曦妈妈(ID:nuoxi-mama) |
|
来自: 昵称39692952 > 《儿童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