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Qzone微信2.5-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

 zhuxrgf 2017-05-23

从成人的角度看两岁半至三岁半的孩子,会觉得他们真的好可爱,而且很好玩!可是,对于长时间与这段时期的孩子相处在一起的父母,甚至是保母或幼儿园、托儿所的老师而言,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不只是看来可爱、好玩,还有更多表现值得观察与期待。2.5-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变化太大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且学习有关孩子各个阶段发展的需求与特征,充分明白孩子他们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改变?如何才能帮助两岁半到三岁半的孩子平稳的度过这段成长时期?家长应该要有什么样的认知与因应对策,才能使家长脱离紧张与不安?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蜕变有哪些?正在经历些什么?又正在准备迎接些什么?

两岁半到三岁半孩子的身心发展特质

两、三岁的孩子逐渐从一岁半大时的冲动、莽撞、错误百出中,蜕变而出。

发展情形如下:

●在情绪方面,孩子怡然而满足的时候较一岁以前多。

●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用夸大的行为来宣泄紧张的情绪,所以孩子吸吮大拇指的机会可能会增多,并且也许会有暂时性的口吃。

●对「一致」很要求。他要每一件事总是一样的,不只事情的顺序和方式要一样,连地方也要一样。两岁半的孩子会替自己设下一些详细的、有趣的或是恼人的规矩,好使自己不越轨,并可满足他对「一致」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他避免必须做选择时的内心冲突。他的「地方」意识也包括了路线的一致,一致的路线能带给他信心和安全感,时间也必须安排好,他才会觉得放心。

●孩子热衷于用双眼来观察周遭的世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无论什么东西,他都会去接近、去触摸、去体验。他不但使用触觉去探索,而且还用味觉和嗅觉辅助。

●孩子喜欢让同样的事情日复一日的发生,他喜欢那种规律的感觉。所以,「还要」是他经常重复的要求。即使是吃东西,他也喜欢重复,因此,饮食的种类上容易有特殊偏好的状况产生。

●行动上已经俐落多了,并且可以灵活的转动门把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唱反调。出于这种本性,这个年纪的孩子明明希望「是」,却选了「不」。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会明显增加。

以下是我们针对两岁半到三岁半孩子的身心发展特质,说明其各项能力表现与发展:

肢体动作

●持续玩积木叠高游戏,可以成功的越叠越高。

●接近三岁时,会玩单脚站立及双脚跳游戏。

●喜欢模仿别人书写的笔划,用色笔画出圆或直线。

●可以开始训练白天自行控制大、小便。

●会握着汤匙吃饭。

●尝试自行上下楼梯,但仍然双脚一次一阶。

●可以单独伸出食指,学大人用手指握笔,不再用手掌,且还能画出直线、交叉线。

●喜欢模仿大人刷牙的动作,此时可以开始培养孩子刷牙的好习惯。

●会大步跑,但如途中转弯,容易难以控制重心而跌倒。

●能从床上、椅子上、台阶上跳下来、用脚尖走路,玩的活动游戏种类更多样。

●会弯腰捡起地上的玩具、向前大力踢球,并且很快变换站或坐姿。

●能把汤匙中的食物送进嘴里,但还是经常将饭粒洒满地。

●会一页一页翻书,只是爸妈仍要避免孩子用力不当,而撕破自己心爱的书。2.5-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变化太大了!

认知发展

●明白数字的意义,可以玩数数游戏。

●「时间」与「先后」的概念萌芽。

●可以认出一些颜色。

●能够分辨自己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个体。

●开始发展相对的概念,体验因果的关系。

●开始会分类。

●喜欢辨识与指明物品,知道实物与相片的关系。

●慢慢知道两性之间一些生活行为差异。

●开始理解家庭关系,知道每个人的家庭角色有所不同。

●爱玩想像游戏,表示认知能力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某种思考限制。

●也可以明白某些物件之间的关系,像是餐巾和刀叉,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

●认知发展远超过身体的成长速度,孩子可能想做一些高难度的工作,却受限于自己的肌肉控制能力而无法达成。

●开始喜欢问:「为什么」,孩子似乎知道,每种现象情境背后,可能都会有一种理由、原因,或是期待有一种解释说法。

语言发展

儿童教育学家认为,两岁左右孩子的自言自语是属于自我训练的语言行为,其部分是来自孩子未能区分字眼所代表的意义,使言语变成了另一种活动。心理学家维高斯基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孩子透过大人告知「这样做」、「那样做做看」等,而对自己发出「我要如此做」的语言,这种「外在语言」的形式,便是学习使用自己的语言来统整、掌握自己行动的开始,往后便会逐渐发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深具发展意义的。2.5-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变化太大了!

●字汇大量增加,以日常生活名词最常见。

●可以组成一些不完整的短句,通常说得很慢。

●对语言的文法组合还在摸索,同时说话器官尚未发育完全。

●会尝试用否定字,但语法规则还不是很熟练,像「爸爸坐、不要」。

●已经会用小名称呼别人,但当别人问他的名字时,会用全名称呼自己。

●两岁半之后,会开始喜欢问问题,并和人轮流对话沟通。

●自己一个人时,也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开始使用「你、我、他」,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的情形逐渐减少。

●会用形容词形容「很多」、「几个」等复数概念。

●会说别人的全名。

感官知觉

●听觉的发展和大人差不多,也能更精准的辨认声音来源以及距离。

●开始喜欢看远方的东西,也因此比从前容易分心。

●开始了解「眼光」可以代表某些意图,像是指示方向、表达情绪,但距离感还不是很准确。

●喜欢用手感觉实物,所以凡是引起他好奇的东西,他会趋近并伸手摸摸看、操作看看。

情绪与社会能力发展

●对挫折忍受度以及纾解的能力,尚未发展。

●总是强调︰「这是我的」、「自己的」,十分固执任性。

●很霸道,每件事都要自己来,要每个人都听他的意思,否则就大发雷霆。

●另一方面,却又常常因为要离开爸、妈而害怕焦虑,十分黏人。

●易产生不安全感,害怕一些东西及现象,例如:怕独自一人睡觉、怕打雷,甚至抗拒周围事物的改变。

●必须先发展出所有权,才能进一步慢慢了解「分享」、了解「别人所有权」的意义。

●孩子仍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但已经能够延伸自己的感受。会想知道并体贴别人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慰别人等,是同理心激发的开始。

社会互动

●两岁时,小孩之间的互动形态仍属「平行游戏」,例如:喜欢加入许多小孩之中,但只是在旁边看着别的小孩玩耍,或是在团体中高兴的自己玩自己的。

●到了两、三岁,孩子在游戏中会逐渐使用有限的语言来建立和维持协调性的关系,但仍缺乏合作的本领,只是试探性的注意对方,以寻求一起玩耍的方式,像是互相追来追去、边跑边笑这类简单的游戏。

●三岁以后,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需求增强,交谈机会自然就增加了,因此父母不必过度担心。

●另外,这个年纪的孩子会彼此做许多身体上的探索,例如:打一打、摸一摸或拉一拉别人的头发。这是此时期孩子最自然,同时也是最擅长的接触方式。

心智能力发展

●渐渐知道有关过去的时间名词。

●会使用许多不同的空间词汇。

●会使用「别的」、「大」、「小」或「多」这些字眼,来帮助了解数量、比较数量。

两岁半到三岁半孩子的生活常规特质

1.饮食习惯的特质

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靠饮食行为与习惯的配合,良好的饮食行为需要协调的动作、好的咀嚼、消化能力及不错的食欲。对两岁半起的孩子而言,所能达到的能力有:

●一手扶碗、一手拿汤匙。

●会尝试使用筷子。

●学习餐桌礼仪。

●可以自己进食。

2.睡眠习惯的特质

●接受睡前仪式(如:说故事)。

●接受睡前不做兴奋、激烈的运动。

●接受以渐进的方式独睡。

附带一提,若是孩子在您要求他独睡,而有恐惧情绪时,家长应以同理心方式处理,千万不要取笑或责备他,让他产生抗拒。

3.清洁习惯的特质

●会自己洗手。

●孩子越来越有兴趣「帮忙」自己洗澡。

●孩子如需大、小便时,会正确的告诉别人,且在夜晚已可逐渐不需换尿布。2.5-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变化太大了!

与两岁半到三岁半的孩子相处技巧:

●技巧一 订规矩

●技巧二 接纳他对「一致」的需求

●技巧三 接受他寻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技巧四 把重要的东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技巧五 避免不留余地的指令

●技巧六 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技巧七 避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技巧八 让他自己说他想怎么样解决问题

●技巧九 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

●技巧十 把计划事先告诉他

●技巧十一 让生活处处充满音乐感

●技巧十二 不理会他的大哭大闹

●技巧十三 适当的给他机会做选择

●技巧十四 不要吝啬您的鼓励

给父母的提醒:

●不要总期望日常事务会顺利的进行,尽量放宽心胸。

●如果事先没有提醒或缓冲,不要突然改变任何常规,以免孩子无所适从。

●避免提出任何可以用「不」回答的问题。

●如果事关重要,不要让孩子自己选择。

●不要期望孩子会毫无问题的等待或轮流。

●避免对孩子说出极端、不留余地的话。

●避免因为孩子的要求和顽固而情绪激动。

●听了孩子的「不」或「我不要」的反抗话语,不要吃惊或激动。

●不要期望孩子会大方的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

●不要突然拿走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的毯子,或是他心爱的玩具,也不要表示看不惯,要给予尊重。

●如果您应付他一天下来常疲倦不堪,请不要惊讶。

●放慢脚步,告诉自己说,孩子他正在经过「这个时期」。

●别担心孩子的智商。

●不要沉溺在孩子依赖的「妈妈做」、「爸爸做」撒娇声中,而昏头转向。

●如果你想帮孩子,而他却想要别人帮,不要难过,放手让他试试看。

●不要老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会有所谓的个别差异产生,其原因可能是受到遗传、成熟、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孩子们发展上的快慢及稳定性的差异。本篇文章只是一个指引,希望它能够帮助所有的父母,更进一步去了解、去欣赏你亲爱的孩子的各项发展及各种能力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